摘要:它涉及道德伦理、传统观念和现代法律等方方面面,才使得公众很难在认知上达成统一。
近年来,内地最具争议的性丑闻,莫过于山西大同订婚强奸案。
一个女孩刚订完婚,接过戒指,却在次日报警说遭未婚夫强奸……
此事自曝光以来反复冲上热搜,引发热议。
如今,案件终于有了新进展。
4月16日,山西大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宣判。
维持一审原判,即被告人席某某因强奸罪获刑三年。
不过,即使尘埃落定,舆论还是相当撕裂。
有人为受害女性的遭遇愤慨,认为判决公正。
也有人同情男方,认为司法程序存在瑕疵。
这其实也反映出案件的复杂性。
它涉及道德伦理、传统观念和现代法律等方方面面,才使得公众很难在认知上达成统一。
因此,这也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社会新闻,背后藏着太多被忽视已久的问题。
今天,鱼叔也很想和大家聊一聊。
电影《绿夜》中有一幕。
范冰冰饰演的女主回到家后,被醉酒的丈夫不断拉拽,强行按压到床上。
她几次挣扎,请求丈夫停止,但无济于事。
只能发出断断续续,忽强忽弱的哭声。
片中没有一句台词解释发生了什么。
可每个看的人都知道——这是强奸。
但,现实中发生类似的事,人们往往很难看得分明。
就像这桩山西订婚强奸案。
2023年初,这对年轻男女经婚介所相识。
不久确认恋爱关系,很快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口头约定彩礼18.8万元。
5月1日,双方举行了订婚仪式。
男方支付10万元彩礼和一枚戒指,承诺婚后一年在婚房房产证上添加女方名字。
次日,回门宴后,两人来到婚房休息。
男方提出发生性关系,女方拒绝,表示希望婚后再说。
但男方不顾她的反抗,强行发生了性关系,并将其困在房间里。
女方情绪失控,拉扯床帘、纵火。
趁对方取水的机会,逃出房间求救,但还是很快被拽回,直到女方母亲打来电话。
当晚,母女俩报警,指控男方强奸。
随着司法程序推进,当年12月,一审法院以强奸罪判处男方有期徒刑三年。
男方当庭上诉。
今年4月16日,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裁定: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梳理下来会发现,案件事实并不复杂,处理也相对顺利。
但,公众反应极大,态度两极。
一边是,不少人表示男方罪大恶极,判得太轻了。
另一边是,很多人质疑女方为了彩礼骗婚,辱骂她「装贞洁烈女」。
之所以引发如此大争议,不只因为它触及性侵这一社会敏感话题,更因为它踩中了大量当下社会中尚未厘清的灰色地带:
订婚关系能否构成性同意?
彩礼是否意味着某种权利的转让?
性同意到底如何界定?
证据到底够不够「确凿」?
一审判决后,质疑声就不小。
主要集中在三点:
一,很多人认为,医学检测女方处女膜没有破,DNA也没有在体内检测出精斑,所以不能算强奸。
二,人们觉得,男方刚付了彩礼,女方就报警,是蓄意讹人。
三,关键录音证据中,男方的「嗯」被认为是承认强奸,但后来他说是「应付长辈」的辩解被忽视,男方母亲也指出其中有误会,以此为证仓促批捕,对男方并不公平。
在质疑过程中,围绕女方的污名化运动也在展开。
她的大量隐私信息被公开,学历、婚史、就业状况都遭审判。
甚至传出她在婚房留下文胸这种暗示意味明显的谣言——后来被证实其实是眼罩。
而随着司法铁锤的落下,近日,法院做出了详细回应。
首先,最需要明确的是,构成强奸案的最关键因素是,是否违背妇女意愿发生性行为。
与有没有收彩礼,是否订婚、结婚都没有关系。
其次,处女膜的完整与否,并不构成性侵事实的判断依据。
实际上,「处女膜」这一说法本身就存在争议,越来越多人倾向于叫阴道瓣、阴道口膜。
此外,其形态本身存在很大个体差异。
医学上存在未发生性行为但阴道瓣已破损,或多次性行为后阴道瓣仍完整的案例,甚至很多女性天生没有。
所以并不能作为司法证据。
而且这一点属于个人隐私,本不该向公众披露。
对于最常被提及的「证据疑点」,并不属实。
审判长表示,因为这一案件属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很多事实证据并未向公众披露。
实际上,这一案件中,证据链相当完整、确凿:
有受害人陈述:事发当晚被害人哭得泣不成声的报警通话录音,被害人和母亲的通话。
有嫌疑人供述:男方不止一次承认事实,写了悔过书,也承认女方在订婚前就表示不接受婚前性行为。
也有现场证据:行车记录仪中男方与被害母亲的谈话承认强奸;被害人身体的伤痕;现场床帘被拉扯和点燃的痕迹。
以及,受害人被拖拽的电梯监控,现场床单上也测出男方的精斑和被害人的DNA。
充分证明存在性行为事实,女方反抗意愿明显。
此外,还补充了两个关键信息。
一是法院对男方的量刑原本不会这么重,考虑过社区矫治。
然而,男方在承认性侵的前提下,却拒不认罪且不接受改造,迫使法院作出了较严厉的判决。
二是,相对于女方选择谢绝所有媒体,完全信赖法律的态度。
男方家庭有意操纵舆论,接受媒体采访,在网上传播不实信息,甚至泄露女方隐私,遭到法院训诫。
像女方离过婚,之前也是因彩礼闹掰的说法完全是无中生有,实际上女方没有婚史。
说女方在几天后才报警,实际上当晚就报了警。
还有说女方拒不退还彩礼。
实际上,女方早就退了彩礼。
只是男方家庭迟迟不接受,法院甚至还多次从中协调,催促男方领回。
还有「女方文胸落在婚房」「处女膜完整」等说法,也都是男方母亲传出的……
这些谣言导致女方在舆论场上始终处于不利位置。
也因为扩散太广,造成了无法逆转的伤害。
借此更进一步了解详情后,鱼叔也是看得五味杂陈。
受害女孩是幸运的,报警及时,证据确凿,司法跟进。
她也是不幸的,被网暴、被污名,被扒得体无完肤。
这一闹得沸沸扬扬的案件,以这样的结局收束。
除了受害女子的坚持和勇气,也体现了这类案件在法律制度层面的可执行性和规范性。
长远看,无疑是值得庆幸的。
更何况,在明确性同意边界,推动社会观念转变方面,这一案件的判决必然有着里程碑意义。
它势必让更多人认识到,性同意不因关系的亲密程度自动赋权,性始终是双方达成的自愿行为。
虽然判决结果击碎了质疑,抚慰了受害人和为之揪心的网友们。
但,想必很多人和我一样,仍不能完全松口气。
毕竟,大多数性侵案并没有这么「幸运」。
很多时候,证据不足、语境复杂,亲密关系中的「灰色地带」都会让案件难以立案,难以定罪。
此次事件中,受害女生已有极强的法律意识,但在被性侵后第一反应还是去洗澡,破坏了证据。
如果最后没能在床单上测出精斑,走向也是不堪想象。
让人想到今年上映的《初步举证》。
女主自己作为律师,却也在被性侵后,出于本能和羞耻感,立即去洗了澡。
丢失了可能用于举证的关键证据,也成了她在后续法律程序中遭质疑的原因之一。
又何况,受害者面对的不仅仅是强奸犯及其家庭,更有根深蒂固的社会观念和性别偏见。
很多人也注意到一个细节。
警方最初试图调解,当作民事纠纷看待。
女方母亲第一时间也是希望私下和解,还催促男方准备结婚。
可想而知,整个案件在推进过程中,受害人所面对的阻碍比我们想象中更多。
这也不免折射出,另一种让人悲哀的现实可能。
太多女性会在受到性侵害后,挣扎、犹豫许久,还是咽下伤害,选择沉默。
这种情况在婚内性侵中更常见。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梅湘南遭受安嘉和的殴打、控制、性侵后,有过离开或求助的念头,但周围人大都认为是夫妻的家务事,一味劝和。
梅湘南也内化了这种观念,沉默、隐忍被迫成了常态。
还有《我的天才女友》中,莉拉也在婚内遭丈夫强奸,却没人觉得这是问题。
此外,对于山西订婚强奸案,一直有人认为是交易、骗财行为。
而这几乎存在于大多权力关系不对等下的性侵事件中。
像法国电影《同意》中,未成年女孩和知名作家发生关系,人们认定女孩是为了名声,他们不过是各取所需。
同样的例子在娱乐圈、职场、学术界等都屡见不鲜。
而这一案件中最值得庆幸的是,受害女孩始终头脑清醒,意志坚决。
要知道,现实中多的是哪些无法发声,也不知怎么发声的受害者。
比如未成年受害者、残障人士,还有很多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对性和法律正确认知的人。
之前曝出过不少可怕的新闻,像未成年女孩遭父亲性侵,哥哥性侵妹妹却被父母包庇等。
电影《房间》就取材于兽父囚禁、性侵女儿的真实事件。
再看看当下的舆论。
当看到很多人依然为女方是否为了钱争执不休,看到性同意的概念在订婚、彩礼、婚房这些传统词汇面前如此苍白时。
我们就知道,这场胜利不过是漫长战斗的起点。
终审落下帷幕,但对更多人来说,现实中的那扇门,仍旧上着锁。
来源:独立鱼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