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好书分享 | 董岩:心怀度众慈悲愿,身似法海不系舟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9 09:50 2

摘要:大师的勤奋与辛劳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他不眠不休经常写作到凌晨两三点,却最早出现在佛堂;短短一个多月里,奔波于四大洲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自带泡面从一个会场赶赴下一次演讲,平均每天行程一百六十公里。

作者: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1月

鉴真图书馆 阅览室索书号

B948-53/X602

董岩:心怀度众慈悲愿,身似法海不系舟

这是一本思路达观、圆融透彻的慧世语录。

《星云日记5》,收录了星云大师1992年6月16日至12月31日的一百九十九篇日记。

以《人生的层面》《梦中说梦》《竖穷三际》等十三个篇章,将他多年来弘法利生的缩影生动呈现:讲经、座谈、会友、演讲、开示、主持皈依典礼、接受采访、海外弘法⋯⋯

大师的勤奋与辛劳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他不眠不休经常写作到凌晨两三点,却最早出现在佛堂;短短一个多月里,奔波于四大洲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自带泡面从一个会场赶赴下一次演讲,平均每天行程一百六十公里。

苦行僧的生活,大师却甘之如饴。他说,弘法是家务,利生是事业。

这一年,大师六十五岁,佛光山开山二十五年。

僧腊五十三的大师,静身远俗却不忘人间。一生服膺于“给”的哲学,总是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比如帮助急难病困的旧友新知,出面为孙立人将军遗孀料理后事,等等。他还专程为车祸罹难家属开示,看到大家难过,大师也跟着难过,对于“我们的孩子哪里去了?如何化解思念的苦”这些疑问,他不厌其烦,一一解答。为的是让人们了解“因、缘、果”的关系,扫除心中阴影,少些痛苦。其慈悲之心跃然而出,令人动容。

日记还记录了大师的数次讲演、座谈和开示。立身熙熙攘攘、利来利往的纷繁世界,他谈心讲缘,说空论有,娓娓道来,淡然朴素,却暗藏玄机,意蕴深厚。大师说,修行要有平常心,不忘初心,不失正念。他说,心是一个人的主宰,善恶之心常在一念之间,只要心中有主,外界环境便无法动摇自我。他还发起“把心找回来”的活动,让人们把失落的爱心、慈悲心、孝顺心、公德心找回来。

他纵谈妙论,真言迭出,尽显机智与渊识,耐人寻味。比如:“忍,不但是力量,还是智慧。”“凡事不一定要将希望寄托于未来,当下即是。”“处事者,不以聪明为先,以尽心为急。智慧,是人生的透视,是微妙的颖悟,是经历的结晶。”“成见愈少,生命愈宽广。”“做人要有大丈夫的豪志,智慧可以不及人,但慈悲不可不及人。”“无常很好,让我们有机会改善现实,应好好珍惜。”

然此等大觉悟者的智慧和境界是从苦和忍中修来的。

大师生逢乱世,十二岁随母去南京寻父,却在栖霞寺出家,二十三岁至台湾。可谓行脚四方,阅尽人间疾苦。1967年佛光山开山,大师以此为基点,在世界各地建道场、办佛学院、捐建佛光希望学校、创办文化机构⋯⋯力将佛光大爱、欢喜与慈悲惠及世界,广利人天。

大师提倡人间佛教、生活佛教。他出家而不避世,主张给人快乐、拔人痛苦,鼓励僧俗不忧不惧,精进奋发。他说,佛教的复兴不在寺院的多少,不是僧数的有无,而是在佛教教育的普及。教育的方法在于先度后教,先信后悟,先福后慧,先修后学。

毋庸置疑,大师的佛学思想延承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杂糅各家的精髓,并赋以时代的精神。

欢喜观便是其一。

大师家境苦,生活苦,修行亦苦,却满是欢喜,是欢喜的苦行僧。我们不禁会问,大师的欢喜从何而来?他答,从内心而来,从思想中来,从相处里来,从感恩中来,从勤奋里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本性乐观的大师说,学佛不是受苦,学佛是解除烦恼,增长智慧。

鼓励大家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的大师,欢欢喜喜,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人生投入到无限的普度众生中。他说,将此深心奉给佛教,过一个随缘的人生。

去过佛光山的朋友不会忘记那扑面而来的欢喜和周到。僧俗一见面,说的是“吉祥”;大师写“一笔字”,常写的是“欢喜人间”。他说,我们到人间来,不是为了烦恼和斗争,是为了欢喜、友爱、融和。

他的人间佛教自然而然地散发着清明、吉祥、积极、包容的气息,充盈着自在、喜悦和爱。

被炎世灼烤,踯躅于人生未明之时,读一读他的书,聆听肩负时望、“以无为有,以空为乐”的一代宗师,不由得心生欢喜,满怀感恩,甚而物我两忘呢。

本篇作者:董岩

董岩

北京大学博士后

研究领域先后涉及历史、文学与哲学。

《星云大师全集》简体中文版由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新星出版社编制印行。约4千万字,包括:经义、论丛、教科书、演讲集、文丛、传记、书信、日记、佛光山、年谱、影谱、附录等十二大类。星云大师在这些著述中,系统地阐述人间佛教的思想、学说、理论以及实践结果。内容丰富全面,包含大量的经典导读、学术论文、主题讲说、佛门掌故、丛林规范、倡议评论、偈语格言、艺文创作乃至编着的教科书等,处处论述人间佛教,在在闪耀人间佛教思想的智慧火花。

《此岸彼岸-星云大师全集读后》

编者的话

启迪智慧的钥匙


2019年,《星云大师全集》简体中文版问世,被楼宇烈教授誉为一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佛学的百科全书。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好地阅读这套卷帙浩繁、包罗宏富的一O八册《全集》,特别邀请了一百位专家学者针对每一卷来为我们导读。
这一百位来自海内外的作者,年龄横跨老中青三代,专业涵盖学术界、传播界、文艺界、政界、佛教界。先睹为快的他们,敞开心扉,与星云大师的威德懿行和心声教诲“相印”,用简洁的文字勾勒书中的精髓,分享自己的感悟,导引读者看见大师、走近大师、认识大师及大师的“人间佛教”理论和实践。
这本书不仅仅是《星云大师全集》的读后感,更是一百篇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发展史认知的“答案”。每位学有专长的作者,分别依照《全集》十二类撰写其感悟,从第一册《六祖坛经讲话》到附录的第一O九册《读藏指导:佛经表解》,从多元的角度和层面,与大师著作进行不同主题的“交流”“接心”。沉甸甸一册在手,呈现在您眼前的是多种多样的心得感悟,字里行间,就像一滴滴晶莹的水珠,反射出大师给予的智慧与力量。
这一百篇回响书写方式包罗万象、精彩纷呈:有的引经据典,有的层次井然,有的缕析诠释,有的直指核心,有的旁征博引,有的直抒胸臆,有的追忆历史钩沉·····他们见解独到,畅所欲言。为便于集中阅读,特结集成《此岸彼岸-<星云大师全集>读后》,期望能作为《星云大师全集》每卷的导读,给读者一把把“启迪智慧的钥匙”,帮助大家打开《全集》这套百科全书的大门,跟随大师从此岸到彼岸。

来源:扬州讲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