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5日(下周五),国际大赛双料金奖得主朱凯源将来到上海大剧院“一个人的古典”,奏响他最擅长的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全集。
KEVIN ZHU IN SHANGHAI
4月25日(下周五),国际大赛双料金奖得主朱凯源将来到上海大剧院“一个人的古典”,奏响他最擅长的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全集。
这一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作品,到底有何魔力?朱凯源是怎样看待帕格尼尼与这部作品,如何参赛,又是如何看待音乐与生活?我们与朱凯源聊了聊。
参
赛
(马拉松般的挑战 )。
Q
还记得第一次参赛的感受吗?
我第一次参加大型比赛是2012年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这也是该赛第一次在北京举行。参赛的那年我才11岁,既紧张又重视。我的父母也很清楚这一点,他们和我的老师都给与了我充分的支持。
有趣的是,我的父母和当时的小提琴老师都在广州长大,对他们而言,来北京参赛不是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而更像是回家,见见亲友。
比赛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个要求即兴演奏的环节,这对参赛者的灵活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登台之前,比赛组委会会给你一小段音乐,大概8个小节。你必须在走上舞台后,用8种不同的方式即兴演奏4分钟。在那个年纪,我们几乎没有人进行过即兴创作训练,其他参赛者大部分在12-14岁之间,年纪都比较小。因此我们必须学习如何去做,用不同的旋律练习,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创造出小小的音乐创意。
那段时间,我和父母、老师都非常专注于比赛,没有花时间去观光旅行,更加深入地了解这座城市,但我对当时的场景依旧印象深刻。直至今日,我依然能记起下榻酒店的具体位置和酒店的模样,那是一段非常有趣的时光。酒店附近有一座小桥,桥对面是中央音乐学院。我们当时就在中央音乐学院里找琴房练习。哈哈,我甚至还能想起当时吃的东西。总而言之,印象非常深刻。
Q
梅纽因、帕格尼尼和伊丽莎白三项国际大赛有何异同?你在参赛时的心态、技术和音乐表现上变化吗?
就像我之前说的,所有比赛对于音乐家的灵活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许多比赛都有即兴演奏的环节。在决赛中,我们需要作为指挥的角色,去领导一个室内乐团。所以从小就需要去学习如何与人交流,这对演奏家而言非常重要。
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对灵活度的要求来自于需要掌握大量曲目。有6首帕格尼尼随想曲,还有最后一轮的帕格尼尼小提琴协奏曲。学习这种音乐是一种挑战,技术上非常困难,也很难记忆。有时候你练习了整整一天,认为自己已经取得很大进步,到第二天你的大脑就突然像是什么都忘了一样,因为曲中有太多的信息需要处理。因此,我需要思考如何让我的练习更有效率,如何让我的音乐更有说服力。
在伊丽莎白女王国际小提琴比赛的第二轮比赛中,你必须提供两套不同的曲目,直到演奏的前一天才会被告知演奏哪一套,可能要准备近3小时,几乎等同于整个赛程的长度。实际演奏只有准备的一半。
在决赛前,所有人都需要搬去比利时一个叫伊丽莎白音乐教室的地方。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音乐学校,有着悠久的历史。你会在这里生活一周的时间,没有电话,没有电脑,没有ipad,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让你和外界交流。你不能写信,也不能使用邮件联系任何人。在这一周里,你和所有的决赛圈选手一起生活,学习一首为小提琴和乐队创作的新作品,大约15分钟。然后你会想,这究竟发生了什么? 面对这首新作品,所有人的压力都很大,因为无法借助任何工具。
现在,我正处于人生的不同阶段。试想一下,如果我在参加这三项比赛时都只有11岁,那么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对我而言就只是试验和尝试。幸运的是,当时我已经年纪稍长一些了,17岁了,我会开始学会思考音乐构思、乐句和结构,以及我想表达的基本内容。17岁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时期。在参加伊丽莎白女王比赛时,我的年纪又长了一些,23岁了。因此,我在音乐的表达与创作上会感到非常自如,在舞台表现上也是如此。对我而言最大的挑战或许是如何找到平衡,我必须在庞大的曲目、音乐和技术挑战之间找到平衡。
但是,我也需要睁大眼睛,还有什么音乐一直在演奏,其他人在做什么,以便时刻了解外面的世界。
Q
你最喜欢哪一个比赛?
每一个我都很喜欢,每一个都是非常独特的挑战,这很难选择,我无法只选择一个。
Q
你很喜欢挑战,对吗?
(笑)是的,我的确喜欢挑战,或许这是我去参赛的一部分原因。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就像是马拉松,所以我喜欢它。
帕格
尼尼
( 充满想象力 )。
Q
你怎么看待帕格尼尼和他的24首随想曲?
我非常喜欢帕格尼尼的24首随想曲。首先,帕格尼尼的作品充满想象力,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帕格尼尼的精神,当然,演奏起来也是非常困难的。演奏这些作品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体验,就像是在跑一场马拉松或者是去冒险,这也是吸引我的地方。
我想,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中的每一首都是在向世界宣告,帕格尼尼是一位最有想象力的作曲家,不仅是因为他发展了几乎一半的现代小提琴技巧,还因为他有一种探索精神。他是当时非常著名的小提琴家,去过很多国家和城市,过着摇滚明星般的生活。他的音乐让人非常兴奋,永远充满着挑战,总是变换角色,在不同的声音中来回穿梭,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如此地吸引着我。
Q
哪一首对你最具挑战?
第四首。第四首是24首帕格尼尼随想曲中最长的一首,几乎等同于其他作品的一倍,近7分钟。
我认为这一首是技巧上难度最大,音乐上最具挑战的。它有很多双音,是非常棘手的音程,稍不留神就会从手中滑落。音乐上也非常有深度,就像一部非常宏大、富有哲理的作品,类似德国歌剧。
Q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曾说,24首随想曲“不仅属于小提琴家,它们属于整个音乐世界——是超越时代的伟大艺术。”你是否也这样认为?你怎样进入这套技巧与音乐都极具挑战的作品?
当然。事实上帕格尼尼创作这些随想曲是献给所有艺术家的。我认为,任何人、任何听众、任何音乐家都可以探索这套曲目,因为它为小提琴家提供了如此丰富的音乐内容,非常值得学习。
在学校里我们就被要求学习,试演,都是为了测试你在技术上的可能性。一旦你真正超越了对技术能力的考验,整个音乐的想象世界就会被打开。
在帕格尼尼的时代,他启发了许多音乐家、作曲家,他们用第24首随想曲的主题和变奏创作了作品,许多钢琴家也将一些乐曲改编成了钢琴曲和其他版本。这种影响持续了很长时间,许多人可能都受到了帕格尼尼的启发。
Q
这首作品有过很多经典演绎的版本,你比较喜欢谁的版本?
第一个映入我脑海中的是伴随我成长的版本,由我的老师帕尔曼演奏。现在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录音,在那个时代,它的问世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帕尔曼的演奏真的令人难以置信,他精力充沛,精神饱满,魅力四射,具有非常非常特殊的意义。
Q
那海菲兹呢?
这也是一个非常难以置信的版本,海菲兹几乎是创造了一个奇迹。此外,还有许多好的艺术家,他们在不同时期用不同的风格处理这些作品,比如克莱默,他的演绎极富想象力。24首随想曲本身就有着许多不同的可能性。
帕
尔
曼
( 慢慢练习 )。
Q
你跟随帕尔曼学习了很多年,他的音乐哲学和人生理念对你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我想到一句他最有名的话,或许也是他说得最多的—— “慢慢练习”。有时候你学东西很快,但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但是,如果你慢慢地学,花时间去处理,去消化,去吸收信息,那么这些信息就会在你的头脑中停留很长时间。这是我会认真对待的事,也几乎是我每天都要思考的问题。
Q
在跟随他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令你印象深刻的事?
我最喜欢他演示的时候,那是不可思议的时刻。他会用小提琴告诉你,他想要什么。他会展示一段非常迷人、非常独特,时机都恰到好处的音乐。然后你就会明白,无论你多么努力,无论你认为自己演奏得有多么好,总会有更好的。因此,你需要不断地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神奇的是,当他放下小提琴,轮到你在演奏时,几乎已经会用他的手臂来运弓了。你已经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了。然后,一切就开始变得有意义了。
Q
除了帕尔曼之外,你还有其他崇拜的小提琴家吗?
我想到的是海菲兹和奥伊斯特拉赫,他们都是音乐界的泰斗,拥有不同看待音乐的方式、音色、乐器演奏方法。这三位是童年时期对我影响最大的音乐家。
近年来,我开始真正欣赏和钦佩当今仍然活跃着的小提琴家,不同类型的演奏家,如奥古斯丁·哈德利希、吉尔·沙汉姆、宓多里等,他们中许多人都拥有看待音乐非常特别的方式,很不可思议。
生活
方式
(音乐是一种交流方式)。
Q
听说你很喜欢看书,也很爱写作。通常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在什么时候尤其有写作灵感?
有一本书我正在读,是《冷血》(In Cold Blood)。这是一本根据美国真实犯罪事件写成的小说,由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Truman Capote)所写。
它叙述了非常黑暗的故事,一个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大案。创作者试图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挖掘了当年的肇事者和周围所有人的故事,有亲人也有朋友。这本书非常有趣。
我还会去尽可能多地尝试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此外,我还非常喜欢诗歌,因为它可以用如此简单、如此少的文字来讲述一个故事,并找到其中的含义,每个短语都是非常深刻。
写作同样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它对我来说时好时坏,有时候我很喜欢,有时候并不是,这取决于我脑海中的想法。如果我有很多想法,有时会很难选择其中一个来专注。但是,当我专注、沉迷于其中一件事或一个想法时,我会试着把它写出来,并试图解释它。
Q
在西方,现在还有许多年轻人聆听古典音乐吗?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古典音乐。我认为部分原因是,很多人都在努力将古典音乐带给年轻人,几乎在我举办音乐会的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些与年轻人合作的举措。
他们会深入不同地方的学校,就像之后我在德国的演出一样。然后,我们会邀请一些学生来听排练和会做一些采访之类的事情。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将古典音乐带给更多的年轻人,我认为这已经得到了回报。
Q
现在,音乐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现在,我认为一切都与交流有关,与人有关,音乐同样如此。
音乐可以帮助人们讲述一个故事,说出一些事情,让人们思考。它总是与人们如何聚在一起,以及如何相互交流有关。
上海大剧院艺术课堂·特别活动
时间: 4/25(周五)18:15-18:45
嘉宾:朱凯源
主持:毕禕
扫一扫即可报名
帕格尼尼的《24首随想曲》被誉为小提琴界的“巅峰试金石”,是音乐史上的艺术瑰宝,它以魔鬼般的技巧与诗意的浪漫交织,挑战着每一位演奏者的极限。
演出当晚,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得主朱凯源和上海广播电视台编导毕禕将作客上海大剧院,一同聊聊这位在年少时就斩获两项国际赛事金奖演奏家的难忘经历,分享小提琴练习与演绎心得,现场拆解帕格尼尼的“魔鬼密码”,提前带领观众进入帕格尼尼的随想宇宙。
嘉宾简介
毕 禕
编导、导演
上海广播电视台编导,国家二级导演,音乐学硕士,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师从陶辛、沈旋、杨燕迪等教授。常年从事音乐会、歌剧、舞剧导播工作,多年负责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海国际艺术节相关演出转播工作。与国内外诸多知名音乐团体、音乐家有过合作,包括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纽约爱乐乐团、科隆歌剧院、德累斯顿管弦乐团、费城管弦乐团、克里斯蒂安·蒂勒曼、西蒙·拉特尔、古斯塔夫·杜达美尔等。
曾任沪上音乐评论电视节目《乐评四重奏》主持人,创制国内首个古典音乐脱口秀《音乐B超》。多年来活跃于音乐普及讲坛,并出版《简约主义音乐家》《巴赫的音乐宇宙》等多本译著。
演 出 推 荐
2025 season
“一个人的古典”系列演出
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得主
朱凯源演绎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全集
One-Man-Show Classical Recital Series
KEVIN ZHU PLAYS PAGANINI'S 24 CAPRICES
时间|Date & Time
2025/4/25(周五Fri.)19:30
地点|Venue
上海大剧院·中剧场
Drama Theatre, Shanghai Grand Theatre
票价|Tickets
¥100/180/280/380
官方授权渠道
✦ 曲 目 ✦
Programme
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
Paganini: 24 Caprices, Op.1
E大调第一随想曲,行板
No.1 Caprice in E major, 'L'arpeggio': Andante
B小调第二随想曲,中板
No.2 Caprice in B minor: Moderato
E小调第三随想曲,持续的-急板-持续的
No.3 Caprice in E minor: Sostenuto – Presto – Sostenuto
C小调第四随想曲,庄严的
No.4 Caprice in C minor: Maestoso
A小调第五随想曲,激动的
Mo.5 Caprice in A minor: Agitato
G小调第六随想曲,“神秘”
No.6 Caprice in G minor 'The Trill': Lento
A小调第七随想曲,沉稳的中板
No.7 Caprice in A minor: Posato
降E大调第八随想曲,庄严的
No.8 Caprice in E-flat major: Maestoso
E大调第九随想曲,“狩猎”,小快板
No.9 Caprice in E major 'La chasse' :Allegretto
G小调第十随想曲,活泼的
No.10 Caprice in G minor: Vivace
C大调第十一随想曲,“浪漫曲及塔兰泰拉舞曲”,行板-快板-行板
No.11 Caprice in C major: Andante – Presto – Andante
-中场休息-
Intermission
降A大调第十二随想曲,快板
No.12 Caprice in A-flat major: Allegro
降B大调第十三随想曲,“魔鬼的笑声”从容的快板
No.13 Caprice in B-flat major 'Devil's Laughter': Allegro
降E大调第十四随想曲,“进行曲”,中板
No.14 Caprice in E-flat major: Moderato
E小调第十五随想曲,庄严的
No.15 Caprice in E minor: Posato
G小调第十六随想曲,快板
No.16 Caprice in G minor: Presto
降E大调第十七随想曲,持续的-行板
No.17 Caprice in E-flat major: Sostenuto – Andante
C大调第十八随想曲,库兰特舞曲-快板
No.18 Caprice in C major: Corrente – Allegro
降E大调第十九随想曲,慢板-很快的快板
No.19 Caprice in E-flat major: Lento – Allegro Assai
20. D大调第二十随想曲,“牧歌”,小快板
No.20 Caprice in D major: Allegretto
21. A大调第二十一随想曲,“小夜曲”,温柔的-急板
No.21 Caprice in A major: Amoroso – Presto
22. F大调第二十二随想曲,清晰明朗的
No.22 Caprice in F major
23. 降E大调第二十三随想曲,“军队”,庄严的
No.23 Caprice in E-flat major: Marcato
24. A小调第二十四随想曲,主题与变奏-近似急板
No.24 Caprice in A minor: Tema con Variazioni (Quasi Presto)
**曲目及时长或有变动,请以现场演出为准***
***All information on programme and duration is subject to change. **
“一个人的古典”
2025春夏乐季
ONE-MAN-SHOW Classical Recital Series
2025 Spring/Summer Season
2019年诞生的新品牌“一个人的古典”系列演出,源自上海大剧院多年来的“青年艺术家系列”,邀请世界各地的新生力量和圈内大师,“以独奏、独唱、独舞、独角戏”等为主导,着力于挖掘高品质、高品位、有内容的“宝藏”艺术家和值得聆听、上演不多的曲目。
不止于名家名团,“一个人的古典”致力于为比赛获奖青年选手,圈内知名、但大众知名度有限的演奏大师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构建更开阔的演出市场,同时也让更多观众走进剧场,享受到高品质、低票价的演出,感受艺术带来的启迪。
海报 彭彭 | 执编 菲儿 | 责编 LEI
来源:上海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