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国防学府,拥抱星辰大海‌——西安市航天中学航天后备人才基地班走进西北工业大学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9 10:25 2

摘要:为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厚植家国情怀、锚定科技报国志向‌,4月17日,西安市航天中学组织高一、高二航天后备人才基地班全体同学走进西北工业大学,开展"寻梦国防学府,拥抱星辰大海"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科普体验、校园文化参观和工程实践互动,学生们在行走的课堂中收

寻梦国防学府

拥抱星辰大海‌

西安市航天中学航天后备人才基地班

走进西北工业大学

为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厚植家国情怀、锚定科技报国志向‌,4月17日,西安市航天中学组织高一、高二航天后备人才基地班全体同学走进西北工业大学,开展"寻梦国防学府,拥抱星辰大海"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科普体验、校园文化参观和工程实践互动,学生们在行走的课堂中收获成长。

‌逐梦启程:奔赴科技盛宴

“晨曦破晓绽华光,学子求知意气昂。”上午8时,活动在西北工业大学"空天探索"主题科普展中正式拉开帷幕。

四重科学艺术的交响渐次绽放:《探空序章》的全国科技馆的辅导员代表们勾勒出航空事业的壮丽轨迹;西北工业大学的学子们在航天日国防军工文化科普活动中展现出时代工匠身上的家国情怀;《数·筑未来》的小朋友们用稚嫩的声音奏响了现代与科技融合的旋律;《红光·厕所实验室的传奇》生动再现了科研人员在简陋的“厕所实验室”里攻克燃料配方难关的感人故事。

随后,西北工业大学李华星教授、中国科学院杨元喜院士分别以《蓝天鹰击中国飞机总设计师的成长之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与应用》为题,为大家作了精彩的报告。两位专家以深入浅出之姿,娓娓道来航空航天领域的基本概念、漫漫发展历程,以及当下前沿技术。从飞机精巧的设计原理、奇妙的飞行原理,到航空航天材料的创新研发与多元应用,再至太空探索的最新成就,以及定位与导航技术的更迭发展,每一个知识点皆如熠熠星辰,令同学们眼界大开。

学生感言

从悲痛到崛起,从屈辱到自强,我们用科技的力量守卫和平、用创新的翅膀托起尊严。烈士的英雄永存,我们的脚步永不停歇。二十年的丹心铸剑,一洗耻辱。

——高二1班宇烁铜

这些钢铁铸成的武器无一不是破云巨剑,只有拥有了这些,我们才能在世界上拥有话语权。

——高二1班王梓清

我们也许不会出名,不会被世人所皆知,但是我们所扛着的是不甘落后的担当,我们为报效国家可以奉献自己的一生。

——高二1班杨斐翔

知行合一:触摸“为国铸剑”‌

“午后清风拂人面,研学脚步未曾闲。”校园内,那座著名的“为国铸剑,隐姓埋名”雕塑,宛如凝固的诗篇,凝结着西北工业大学的立校之魂。它以一位勇士形象为依托,勇士头部深埋于地下,双手却奋力高举一把锐利宝剑,生动诠释着默默坚守与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李发元部长在与同学的互动中告诉大家,要有高远的目标,也要有脚踏实地的能力,更要有报国的情怀。

“校史馆中寻旧忆,精神传承映初心。”随后,大家移步校史馆。在这里,透过珍贵的历史影像与实物展陈,同学们仿若翻开一部宏大的史书,深入了解西北工业大学的光辉过往,深刻体悟“西迁精神”与科技报国的深邃内涵。

“停机坪上展重器,国防力量铸心间。”最后一站,众人来到军工素质教育实践中心户外停机坪。其中,直-5、歼- 6甲、轰-6、歼轰-7等战斗机静静陈列,它们虽已退役,但机身之上斑驳的痕迹,却如同历史的烙印,默默记录着它们曾经的辉煌与荣耀。一架架飞机宛如沉默的卫士,向同学们讲述着我国航空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

‌学生感言

西工大好像在此时不只是操场大学墙上的一员,而是像东门的“为国铸剑”雕像一样,清楚记得它和它的“脊梁”。或许我不会进入西工大深造,但在以后人生中我会记得“挺起脊梁”。

——高二1班陈墨

纵使“抛头露面”,在被埋藏在心里的一张脸却格外清晰。纵使对外隐姓埋名,但一张张从心底映射的充满爱国情怀的面庞永远清晰,永远闪耀。

——高二1班童嘉希

这尊雕塑,一眼惊艳,忠诚的将士将宝剑奉献给祖国,脸深深地埋在地下,脊梁高高地立起,他可以是任何人,千千万万个隐姓埋名为国铸剑的勇士。

——高二1班贾文雅

看到编程,做手工,调试的西工大学长们,想到曾经在学校通用技术室做立体名牌的自己,希望有朝一日我也可以成为他们的一员。

——高二1班李天睿

‌薪火相传:播撒科学火种‌

活动尾声,丁宝林校长为西北工业大学教务部(工程实践训练中心)材料工程教学部李发元部长颁发"科学副校长"聘书。这一仪式标志着两校将深化科教融合,通过院士专家进课堂、课题共研等方式,持续为青少年搭建科创成长平台。

未来,学校将持续推进航天品牌建设,以多元实践教育赋能学生全面发展。

来源:西安中考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