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高考还差考两科时,我妈去世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9 11:06 2

摘要:直到有一天妹妹悄悄告诉我:「姐,我听到爸爸在手机里和一个阿姨聊天。」

第一章:母亲死后继母进门

高考还差考两科时,我妈去世了。

班主任脸上十分纠结:「就差两科了,如果放弃……」

我眼中有一圈水在打转,对着他说:「我要回家。」

到家时,弟弟妹妹在妈妈灵前哭得撕心裂肺,爸爸在一旁默默流泪。

我以为他和我妈多年来鹣鲽情深。

直到五个月后,他从外面带回来一个女人。

1

自从我妈走后,家里的姑姑伯母就上赶着给我爸张罗对象。

我爸虽不是富甲一方的老板,却也在村镇是个有名望能赚钱的好人。

我妈的病拖了二十多年,我爸就给她治了二十几年。

村里人都说:「像俊文这样的好人,打着灯笼都找不着。」

我一直以为,我爸和我妈感情深厚,我爸绝不可能再找。

直到有一天妹妹悄悄告诉我:「姐,我听到爸爸在手机里和一个阿姨聊天。」

我起初不信,说她肯定听错了。

妹妹收了收被冻得皲裂的手,低声问我:「姐,如果爸爸不要我们了怎么办。」

我闻言蓦地怔住。

说实话,我没想过这个问题,我一直觉得,爸爸不是这样的人。

我摸了摸妹妹圆圆地脑袋,把她的手放在我的棉袄里。

「不会的,爸爸不会不要我们的。」

她“哦”了一声,就不再说话。

当天晚上,爸爸和我们围在火堆旁边烤火。

外面的雪一直下着,农村的冬天格外的冷。

坐了很久,爸爸才缓缓开口:「爸爸给你们再找一个妈妈怎么样?」

弟弟和妹妹同时看了我一眼,我一时喉咙像是被哽住,发不出声来。

妹妹抬着头,对着爸爸说:「我们不要新妈妈。」

「你才十岁,弟弟才七岁,找个新妈妈来照顾你们。」爸爸说。

我的手掌在板凳上不断摩挲,最后终于发了言:「爸,妈才走不到半年,你现在找是不是有点早了。」

三个孩子,没有一个支持他,他终于发了火:「你爸又不是那些老古董,你妈走了,爸爸才四十几岁。」

「你们想过,往后的几十年,我要怎么过吗?」

说的也是。

我的心里有些动摇,可我此刻心里十分酸涩。

原来,二十几年朝夕相伴感情,是抵不过往后的孤独寂寞的。

后面的几天里,大姑小姑接二连三地来劝我。

「你爸还年轻,你们不能这么自私……」

「你爸为你妈苦了大半辈子,现在也要为自己考虑了……」

「大人的事,小孩不要多嘴……」

「你妈那病,没有你爸,早死不知道多少回了。」

……

真可笑,我妈生前帮了她们多少忙。

死后没见她们掉两滴眼泪,如今物是人非,却都来谴责我们姐弟和我妈。

2

我没有阻止我爸另娶,因为说了也没用。

况且他们说得对,我爸需要一个陪他说话的人。

那个女人来的那天,穿得非常朴素,身材样貌都不及我妈。

我十分不解,给我爸介绍对象的人那么多,他为什么会挑一个这样的呢?

后来我知道了,原来,她叫曹小梅。

我妈,叫唐小梅。

真讽刺。

曹阿姨有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年,在外面打工。

她虽然长得不好看,却十分勤快。

冬天的水冷,我抱着自己和弟弟妹妹的脏衣服准备下河去洗。

曹阿姨拦住我:「给我吧,水冷。」

我礼貌地拒绝了,可她最后还是把那堆脏衣服抱走了。

我们喜欢吃饺子,曹阿姨踩着单车去集市上买饺子皮和肉回来。

那时我爸叫我复读一年,穷人家的孩子。

只有读书,才是最便捷的出路。

我见曹阿姨对我们这么好,我去读书,她应该也会对我弟弟妹妹好的。

所以我答应了。

去复读的前一晚上,妹妹抱着我笑:「姐,你放心去吧,我会好好读书的。」

我也笑了:「涵涵,你在家和小风好好的。」

后来我们抱在一起睡着了。

去学校前,我问我爸:「爸,曹阿姨有孩子,你也有孩子,你们不会再生了吧?」

我爸连连摇头:「我们双方都有孩子,我何必再自找苦吃。」

我得到回答,点头后上了车。

第二章:一切都变了

3

开始的两个月一切正常,我回家的第三个月,发现涵涵变了。

她从前虽然文静,可她喜欢和我说话,这次回来,她变得沉默寡言。

她就坐在那里,呆呆的。

我正准备问她发生了什么事,我爸就一脚把门踹开:「喊你切洗个衣服,你甩什么脸色。」

「养你这么多年,洗个衣服委屈你了?」

我一脸茫然,我爸从前从不这样对我们姐妹三人这样。

虽说涵涵已经十岁了,可以帮忙做家务,可什么事,都该好好说吧。

我站起身,对我爸说:「爸,我去洗。」

他看了我一眼,转身走了出去。

妹妹木木地看着我爸的背影,最后抿了抿嘴。

我端着脏衣服准备下河时,曹阿姨刚从外面回来。

她见到我,脸上堆满了笑:「小洁去洗衣服啊,我那衣服贵得很,你洗的时候不要用刷子刷。」

我不可思议地看着她。

这才多久,这人怎么变成这样了?

我心里大概知晓妹妹为什么会变成那样了。

可我还是朝她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我端着一盆湿衣服回家,累地上气不接下气。

4

到家的时候,妹妹正在炒菜,弟弟在帮忙洗马上要下锅的白菜。

我只觉得脑袋嗡嗡的响,我的弟弟妹妹,以前可是妈妈宠在心尖疼的啊。

曹阿姨站在我妹妹身旁,一脸不耐烦:「这菜不是这样炒的,你怎么这么笨啊!」

我妹妹没有回应她,只是一如既往地盯着锅里。

曹阿姨见状,立马生气起来:「说你两句你就摆出这副样子,给谁看啊!」

我将那一盆洗干净的衣服放下,大步走到曹阿姨面前:「你在跟谁这样说话啊?你有什么权利对涵涵颐指气使?」

曹阿姨被我的话气得够呛,瞪了我半天,不忿地上楼去了。

我把妹妹拉开,拿起锅铲炒起菜来。

妹妹在一旁站了很久,最后去拿了衣架去帮我晒衣服。

饭桌上,气氛非常诡异,没有人说话。

只是爸爸一个劲儿地在给曹阿姨夹菜,曹阿姨时不时地抬眼看我。

我不知道她想说什么,大概是想说我爸被她拿捏得死死的。

晚上我爸单独找到我。

今晚的月亮很圆,很圆满的样子。

他坐在木凳上,看着我说:「你曹阿姨怀孕了。」

我惊讶地看着他,心里一阵凉意袭来。

他继续说:「我们打算生下来。」

我十分不解:「可你已经四十七了,曹阿姨也快四十了不是吗?」

他闻言叹了口气:「你曹阿姨想要个保障。」

我冷冷笑了起来,原来,生个孩子就是有个保障了。

「可你答应过我,你们不会生的。」我十分平静的说。

我并不害怕,反正我已经成年了。

我只是觉得,他们真的有了孩子,我的弟弟妹妹怎么办?

爸爸还会爱他们吗?

睡觉的时候,妹妹突然攥住了我的手:「姐,曹阿姨不是好人。」

我知道,可我对她说:「涵涵,曹阿姨不是亲妈,姐姐不在家,你们尽量顺着她,除非她真的很过分。」

她突然哭起来:「姐,我听见曹阿姨对爸爸说要给你介绍对象。」

「那时候爸爸叫你去复读,其实,是想让你不要阻止他们生孩子。」

「姐,你不能听他们的,你一定要读书……」

我当时躺在床上浑身一颤。

我不敢相信,我的爸爸,十里八乡的大好人,会这么对自己的孩子?

第三章:妥协

5

我去学校前,我爸给了我200元,做生活费。

我震惊地看着他:「爸,你是不是搞错了?我的生活费是400。」

我爸想了很久,解释道:「给你妈治病,爸爸已经花光了积蓄,现在你曹阿姨怀孕了,也要用钱。」

我鼻头一酸,只好点了点头。

好在,他没让我就待在家里,放弃读书。

或许,曹阿姨还没有说服他吧。

我在学校节衣缩食半个月后,只剩下20元钱,还有半个月才能回家。

最后,我只能放弃早餐,中午和晚上在食堂里买两个馒头填饱肚子。

说实话,我很讨厌吃馒头,一点味道也没有,难吃极了。

后来班主任找到我,说我爸打电话来了。

家里出了事,让我回家。

我手里仅剩五块钱,刚好够车费。

回到家,我才知道,我家果然发生了大事。

曹阿姨的儿子要买车,找曹阿姨要钱。

她哪里有呢?于是算盘就落到了我爸头上。

曹阿姨笑得很假:「你一个女娃子,干脆别读了,结了婚还能有一笔彩礼钱。」

我爸始终低着头,只字不说。

不说话,就是赞同。

涵涵不知道从哪里跑出来:「凭什么不让我姐姐读书?你儿子又不是我爸的!」

曹阿姨闻言脸色一脸,我爸急忙呵斥我妹妹:「小孩子家家懂什么,出去。」

「我不!」妹妹抬起稚嫩的脸,一脸倔强。

曹阿姨笑了起来,对着涵涵道:「你和你姐姐,只能有一人读书,你让你姐姐读,你就不能读了。」

我妹妹瞪着她:「不读就不读!」

曹阿姨和我爸同时一愣,大概没想到妹妹会倾力护我。

我心头一热,把妹妹拉在身侧:「你们不让她读书,是犯法的。」

她咯咯笑起来:「你要去告你爸吗?」

我爸此刻也抬起头看我,许久,我闭上眼:「好,我不读了。」

6

很快,家里给我安排了相亲。

我爸告诉我,叫我多要点彩礼,到时候他好添点让我带回婆家。

可男方坚称只能出八万八,无奈之下,我爸答应下这门婚事。

我爸没有给我办席,给我的陪嫁,只有亲戚送的几床被子。

我就这样被婆家的人接走了。

好在陈帆人老实勤快,我们婚后还算过得和谐。

就是婆婆时常埋怨我爸卖女儿,我只是笑笑不说话。

我婚后四个月,怀孕了,我怀孕两个月的时候,曹阿姨生了。

她给我爸添了个儿子。

陈帆带着我买了些礼品回娘家。

我妹妹正端着一碗鸡汤急急忙忙往厨房跑。

我问她:「你不去读书吗?」

她默了片刻:「爸爸说,叫我请一个月假,等曹阿姨坐完月子。」

我忍了又忍:「那爸呢?」

「爸爸出去打小工了,等曹阿姨出了月,爸爸就要带着他们出去福建打工了。」

我又气又恼:「那你和小风怎么办?」

我妹妹看了我一眼:「爸爸说,到时候把我和小风送到你家去。」

我不禁冷笑,果然,没妈的孩子,相当于父母双亡。

我从她手里接过鸡汤,转身进了厨房。

撕开一包盐,足足倒了三分之一进鸡汤里。

我把汤端到曹阿姨面前,笑着递给她。

她接过去,毫无防备地喝了一口,被咸得不行,扬手就把那汤摔在地上。

她恶狠狠地瞪我:「你这贱胚子,想齁死我?」

我白了她一眼:「想喝好的,自个儿去做啊。」

她被气得不行,却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

第四章:薄情的父亲

7

曹阿姨出了月,我爸特意来我婆家找我。

我把他请了进去,给他泡了杯茶。

他说:「我和你曹阿姨就要出门了,涵涵和小风两个在家,你这个做姐姐的,应该带着他们。」

我笑着说:「你这和遗弃孩子有什么区别?」

他脸色一变,就要抬手来打我。

我站在原地,狠狠地挨了他一巴掌。

我婆婆突然从外面走了进来,对着我爸阴阳怪气:「哟,卖女儿的来打女儿了?」

我爸气得脸色潮红:「我教训女儿,关你什么事。」

我婆婆本就对我爸不给陪嫁的事耿耿于怀。

我爸这样一开口,我婆婆更是怒气冲天:「从你把她卖了那天起,你还有脸说她是你女儿?」

「你们白家,是靠卖女儿维持生计?」

我爸气个半死:「我生她养她这么多年,这点钱是我应得的。」

多么可笑。

生养孩子,就是为了长大了可以卖点钱。

有的人,并不是觉得那是一条生命,只是他用来换钱的物件。

仅此而已。

8

我爸真的把我妹妹和弟弟扔在了家里,带着曹阿姨娘俩出门了。

他们走后,我回了趟娘家。

我早就想好了,如果爸爸真的不管妹妹和弟弟,那我就回娘家来,总不能让他们小小年纪就自生自灭。

弟弟已经八岁了,上着二年级,妹妹十一岁,正在上五年级。

他们都很懂事了,面对爸爸出门,他们表现地异常平静。

妹妹看着我:「姐,你不用担心我们,我们自己在家,可以的。」

她才十一岁啊。

我眼里进了沙子,摇摇头:「没事,我来陪你们。」

陈帆家离我家有些远,骑电动车要骑三个小时。

隔天,陈帆就带着婆婆来找我。

我以为婆婆会极力让我回去,可我没想到,她看到我弟弟妹妹时眼睛也红了起来。

「这天杀的老子娘,只管生,不管养。」婆婆骂道。

后来我们商量好,我留在娘家照顾弟弟妹妹,陈帆每月过来看我两次。

妹妹上了初中后,爸爸不知道从哪儿弄到了我的电话。

他第一句话不是问我们过得好不好,而是问妹妹的成绩。

我冷笑一声:「涵涵成绩很好,名次一直在年级前三十。」

爸爸那边如获至宝,声音都洪亮许多:「我就知道,这孩子,不差的。」

我敷衍几句,挂断了电话。

陈帆抱着两岁半的孩子走进来,朝我笑了笑。「是谁打得电话?」

「我爸。」我说。

他显然有些惊讶,却不再问我任何话。

第五章:感恩和不懂感恩

9

这两年多来,陈帆一直默默支撑着我们,包括妹妹和弟弟的学杂费。

后来,妹妹上了初中,陈帆就让弟弟就跟着我们回了婆家。

我们虽然是相亲结的婚,可我很是感激他。

初二暑假时,爸爸和曹阿姨回来了。

可是并不是为了看我们。

曹阿姨的大儿子谈了个女朋友,怀孕了,一家人急着回来办婚礼。

爸爸打电话让我带着弟弟妹妹回趟娘家,虽然很不情愿,我还是带着弟弟妹妹去了。

曹阿姨手里抱着个男孩,比我女儿小雪大点,曹阿姨走过来叫我女儿喊他小舅舅。

小雪别过了头,被吓得哇哇大哭。

曹阿姨皱起了眉:「真没出息,这就哭了,我家浩浩就胆子大得很,以后是有大出息的。」

爸爸打开天窗说亮话:「你曹阿姨的大儿子要结婚了,女方要十万彩礼,你帮忙想想办法吧。」

我嗤笑一声:「她儿子结婚,关我什么事?」

我爸一愣,随即义正辞严:「你曹阿姨的儿子,也是你的哥哥。」

「你这个时候不给我我们帮帮忙,我们什么时候才指得上你?」

我看了他一眼:「没钱,帮不上。」

我确实没钱,这些年赚的钱,都是和陈帆开小卖部赚的。

要拿来贡献给别人,我做不到。

曹阿姨闻言立马撒泼:「你这个没良心的,你爸养你那么多年,就这点事,你都不愿意帮他,你想让他去偷去抢吗?」

「如果他想,也不是不行。」我淡淡开口。

10

最后爸爸东拼西凑,终于凑足了了十万。

小姑打电话给我:「小洁,你爸养了你这么多年,怎么出了你这个白眼狼?」

「当年要不是给你妈治病,他早就发财了。」

我皱着眉头按下了挂断键。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后来和爸爸一起出去打工的伯伯告诉我,这些年爸爸赚了不少钱,可都被曹阿姨拿去接济她那两个儿子了。

我默然,早就该猜到的。

果然,死了爹,还有妈,还有爱。

死了妈,就什么都没了。

没了。

曹阿姨的儿子结婚后,他们又打算出门了。

我送妹妹去学校的时候,刚好撞见爸爸。

他从包里抽出一百块钱,伸手递给妹妹。「涵涵,读书费脑子,拿着去买点好的吃。」

妹妹抬头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不用了,我有钱。」

妹妹的回答让他有些窘迫,手里的钱收也不是,递也不是。

可最后他还是收回去了。

我爸走后,我盯着妹妹:「姐姐这辈子怕是没指望了,可你,一定要好好读书,活出个人样来。」

妹妹重重地点头:「姐,你和姐夫对我的好,我永远记在心里。」

我朝她挥了挥手。

我想跟她说:我不用你记得这些,只要你有出息,可以飞出这深山荒林。

以后,能有更多的选择。

当天我就接到大姑的电话:「你这孩子,一点都不晓得感恩,你爸给你们钱,咋还不接?觉得给少了?」

「你爸苦啊,现在老了你们还这样对他……」

我黑下了脸。

是的,我就是不懂得感恩。

爸爸去福建过后,加了我的QQ。

每每在空间里发悼念我妈的文章,好多亲戚都说他念旧,心好。

可我只觉得恶心。

他不过是想赚些同情和别人的敬重罢了。

第六章:打脸

11

我把我爸拉黑删除了。

妹妹初三那年,学业很紧张,她选择了寄宿在学校,以后都不回家了。

我很支持她的想法。

婆婆抓了一只老母鸡来杀,叫我炖汤拿去学校给妹妹吃。

「二女子马上要考高中了,拿去给她补补。」

我眼里发烫,连连点头:「诶,诶,谢谢妈。」

她瞥了我一眼:「谢莫子,你们没得妈,我是你婆婆,就是她的妈。」

那一瞬间,我好像回到了我妈在世的时候。

如果我妈在世,大概也会像她这样吧。

可是,我妈不可能回来了……

我把炖好的鸡汤装好,坐了中巴去妹妹的学校。

到时刚好下课,所有人都去吃饭了,只有她一个人埋头题海。

她写得专心,丝毫没有注意到我。

我在她身旁坐下,她才抬起头来看我。

她又惊又喜:「姐,你咋来了?」

「我来看看你。」我笑着,取出口袋里的食盒。

以前的鸡汤味道很浓,很香,还没打开就已经飘香四溢。

妹妹期待地看着我:「姐,你放心,我一定会考上高中的。」

我打开食盒:「你有这个心就好,不要太累了。快吃吧。」

她点点头,叫我和她一起吃。

我说:「家里有呢,你吃吧。」

我回去时,妹妹喊住了我:「姐!」

我转过身,看到她身后的一片晚霞,她就站在那晚霞里笑着。

「姐,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我要把你的那份儿也读了!」

我笑中带泪:「好,姐姐等你的好消息。」

12

妹妹中考后回家,所有人都对这次考试闭口不提。

唯恐她有什么心理负担。

爸爸和曹阿姨也回来了,听说爸爸赚了点钱,准备把老屋翻修一下。

爸爸给我发QQ消息,才发现我把他删了。

大姑小姑对我口诛笔伐,说我不孝,是个祸害,白眼狼。

我都置之不理。

出成绩那天,爸爸就开着曹阿姨二儿子的车,想要把弟弟妹妹接回去。

弟弟一个劲儿地往后躲,妹妹的手一直攥着我的衣角。

爸爸看着妹妹,笑得和蔼:「涵涵,你中考考得怎么样?」

妹妹还没说话,曹阿姨就先打了岔:「你未必觉得她能考上一中?憨憨的,哪像读书的苗子?」

「我看啊,白家以后有出息的,只有咱的小儿子。」

我弟弟立马不服气了:「你那小儿子,快四五岁了,连句完整的话都不会说吧。」

她咬了咬牙,狠狠瞪了我弟弟一眼。

我取手机看了看时间,对着妹妹道:「应该可以查成绩了。」

妹妹点点了头:「可以的。」

妹妹接过电话,拨通了班主任的号码。

还没等妹妹开口,那头的班主任喜笑颜开:「白涵,恭喜你,以630分的成绩考上一中了。」

那年中考,满分700。

妹妹乐极生悲,喜极而泣。

我给她竖了个大拇指:「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可以的。」

曹阿姨满眼的不可置信。

我挑衅地看着她:「看来,你们的小儿子得努力了呢,毕竟630这分数,不是谁都能考得起。」

她撇了撇嘴:「考得上又怎么样,她读得起吗?有钱读吗?」

妹妹突然僵住。

是的,考上高中,就说明有一笔很大的开支。

我抓紧妹妹的手:「别担心,砸锅卖铁,姐也供你。」

第七章:弟弟辍学

13

这些年靠着婆家,我一直将弟弟妹妹送读到现在。

其实我心里不仅感激,还很愧疚。

我和陈帆商量好,这次,我要亲自供妹妹上学。

我把小雪交给妹妹看,自己去镇上找了份买水果的工作,一个月有400块。

白天卖水果,晚上我就做些糍粑,拿去镇上卖。

起初生意不好,后来渐渐好了起来。

很多熟人来照顾生意。

我算了算,够了,学费1000,一个月给妹妹400生活费,应该够了。

高中开学的前一晚,妹妹来找我。

她眼睛有些肿,对我说:「姐,要不,我不念了。」

我突然觉得头晕目眩,睁大眼睛看她。

她继续说:「其实,读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确实,读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可读书,是穷人有出路的最快最便捷的方式。

我第一次朝她发了火:「我不管你在想什么,这个书,你必须去给我读。」

她也动了气:「你不是我,你以为读书那么简单?随随便便就能读出来吗?」

我一时说不出话来,看着她转身离去。

后来我让陈帆去劝劝她,我婆婆也知道了。

涵涵坐在床边,吊儿郎当地抖着腿。

婆婆摇了摇头:「小涵,听你姐的没错,读书,才能正经地活出个人样。」

妹妹转头看了看我,依旧固执:「阿婆,读书是要靠天赋的,我没有天赋,我都是靠日夜苦读才得到这个成绩。」

「上高中,我没把握,一定能上大学。」

婆婆皱了眉头:「你这样对得起谁,你姐辛辛苦苦去镇上帮别人卖了几个月水果,这些年我们大家都盼着你能考上一中,你现在说不读就不读?」

「我可是听说,当年,你姐可是为了你,才放弃读书的。」

伤心的回忆被无意勾起,终于激起了妹妹堕落谷底的心。

她立刻转头看我:「姐,对不起,我读,我去读。」

我知道,她不是不想读,只是不想再连累我。

14

为了让妹妹安安心心读书,我决定把小雪和弟弟交给婆婆,我外出打工挣钱。

婆婆和陈帆起初不同意,后来我据理力争,他们最后只同意我在镇上找工作。

我糍粑卖的好,后来干脆做起了糍粑生意,连带着其他手工食品。

婆婆带着小雪上街来帮我卖货。

很快,就有了些许收入。

妹妹在学校的表现也很好,我每次打电话给老师,老师都夸她聪明,有悟性。

妹妹读书越努力,我工作就越有动力。

她上高二的某一天,妹妹的班主任打电话给我。

妹妹疑似得了抑郁症。

我如闻晴天霹雳。

我们坚持这么多年,怎么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得了这种病。

听取老师建议,我把妹妹带回了家。

她初初不爱说话,对我的话视若无睹,成天围着小雪转。

我问她:「你努力这么多年,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委屈和心酸席卷了我全身,我做那么多,就是为了让她不要放弃。

以后好飞出大山。

可她这样子,明显是不想努力了。

她过了好久才反问我:「姐,为什么别人有爸爸妈妈,而我们没有?」

我想告诉她:就是因为咱没有爸妈,所以才更得努力。

可我忍住了,我对她说:「妈妈正在看着我们呢,她无处不在。」

妹妹突然哇一声哭了出来。

我没崩住,和她一起抱头痛哭,弟弟牵着小雪进屋,脸上隐忍又悲伤。

他说:「二姐,去读书吧,我不是读书的料,我初三毕业,就出去打工赚钱,供你上大学。」

第八章:醒悟

15

妹妹还是不愿意去学校。

同龄人每个周末都可以借老师的手机和父母通通电话。

每到这时,她就觉得无比失落和委屈。

我决定带着她去县城里逛逛,自从妈妈走后,我们几乎都没进过县城了。

她读书读那么久,可能真的太累了吧。

可她完全提不起兴趣,一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自言自语。

县城里,我们遇到了舅舅。

他一眼就认出了我们,非要带我们去吃一顿饭。

饭桌上,他得知妹妹得了抑郁症,一时也不知说什么。

只是好言劝她一定要读书。

饭后,他把我叫了出去,从口袋里取出1000块钱。

「这些年,舅舅没帮上忙,这点钱,就当是我拿给涵涵买些营养品的钱。」他说完把钱硬塞给我。

弟弟提前辍了学,瞒着我们偷偷去福建打工。

我甚至不知道他在哪里有的出门的车费。

后来他工作找到了,才给我来了电话。

「姐,我找到工作了,在鞋厂上班,一个月有800呢。」他高兴地说。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才多大就辍学?」我生气极了。

他在那头犹豫一会儿:「姐,这些年给你和姐夫添麻烦了,我真不是那读书的料……」

「你好好劝二姐,让她好好读,以后出息了,我还要沾她的光。」

他匆匆挂了电话,刚好妹妹站在门外。

她全听到了。

我让她走过来,对她说:「我和你姐夫商量了,打算送你去看看心理医生。」

她不可思议地看着我。

去看心理医生,可是要花好大的钱。

她摇摇头,泫然落下泪来:「姐,不用了,我去读书就好了。」

我看着她,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她朝我笑笑:「虽然我没有妈妈,可我有姐姐啊。」

我含泪点头:「早该这样想的。」

16

弟弟每个月都会寄一部分钱回来,说拿给二姐读书用。

后来爸爸和曹阿姨不知道从哪里知道弟弟出去挣了钱,频频找我要电话骚扰他,

曹阿姨在电话那头阴阳怪气:「你不给我们说你弟弟的电话,是怕他不给你寄钱了吧?」

我冷笑一声:「关你屁事。」

我爸在电话那头大吼:「听说你们自己在做生意,供你妹妹读书绰绰有余。」

「既然这样,就把你弟弟的钱交出来,正好老幺要上大班了。」

我叹了口气:「爸,你在外面挣的钱不够老幺上学?老幺是你的儿子,我们就不是你的孩子了?」

曹阿姨气急败坏:「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后来我得知,曹阿姨的大儿媳,孩子生下来就卷钱跑了,留下的孙子得曹阿姨带。

后来老幺自己淘气,把一缸开水打落在地,烫了一身疤,爸爸赚的钱,全让老幺住院治疗霍霍没了。

如今,还得靠爸爸一人养着那好几口人。

他偶尔会给我发短信,说他太累了。

一个人上班,养五六个人。

我那时想,现在后悔,早就来不及了。

第九章:妹妹考上大学

17

妹妹沉浸在学习中,鲜少回家。

好几次我去看她,她都一个人在教室里埋头刷题。

婆婆叮嘱我,越是关键时刻,就越不要去打扰她。

所有我每每给她带了吃的,都放在她的座位,要么让她同学帮忙递给她。

我就在远处,远远地看着她吃完东西,继续埋头苦干。

越临近高考,许多学生就越想放松,她们都在教室里嬉笑打闹。

只有涵涵和少数几个同学,两耳不闻窗外事。

妹妹高考完,爸爸又打电话回来了。

我告诉他,妹妹考得很好,过几天就会下成绩。

他立马笑着应我:「成绩出来了,记得给我报个信儿。」

曹阿姨语气嘲讽:「就她那样,还指望她考得起清华北大么?别做梦了。」

清华北大确实很难,但并不代表毫无希望。

成绩出来那天,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成败与否,就这这一天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12点,我也不敢轻易让妹妹去查成绩。

后来,还是婆婆拿着手机给妹妹。

「二女子,快,查查看。」

妹妹颤颤巍巍接过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所有人聚精会神,屏气凝息,唯恐听不清楚。

电话那头终于接通。

语文118,

数学132,

英语120,

理综250,

总分620。

电话挂断,所有人都沉默了。

过了几秒,小雪抬头问我:「妈妈,620,可以上很好的大学吗?」

可以,当然可以!

620,除了清华北大,大部分大学都是可以填报的。

我们大家喜极而泣,婆婆擦了一把泪:「太好了,二女子,我们就知道,你是个好苗子。」

18

爸爸得知涵涵考上了大学,带着曹阿姨一家回来了。

他脸上掩不住的喜悦:「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曹阿姨立即换了嘴脸:「以后有出息了,可不能忘本哟。」

妹妹翻了个白眼:「当然,这些年,我姐和弟弟供我读书可太辛苦了。」

我摇摇头,我想说,不辛苦的。

曹阿姨和爸爸皮笑肉不笑。

后来大姑和小姑也来了。

大姑看了我们一眼,对妹妹道:「没有你爸爸,哪里会有你。」

是啊,有些父母亲戚,是惯会道德绑架的。

你伸手要钱的时候,巴不得立刻跟你断绝关系,你一有出息,立马上赶着沾亲带故。

我朝他们笑了笑:「大学是考上了,可学费贵着呢。」

妹妹站了出来,将在座的人都环顾一遍:「爸爸,姑姑,我上大学学费还差5000,你们谁好心,出点呗。」

众人本来脸上还笑笑呵呵,一听要钱立马变了嘴脸。

「上个大学要那么多钱,还不如不读了。」大姑首当其冲。

曹阿姨也来补刀:「有这5000,我们可以买多少好东西啊。」

爸爸和小姑低着头,不说话。

看吧,多现实。

只要涉及到各自利益,那肯定是都要将人拒之门外的。

可他们哪里知道。

其实,妹妹上大学,学费早就攒够了。

我和弟弟多多少少存了些,舅舅也悄悄拿了2000块钱。

大姨也出了1000。

第十章:好日子

19

后来妹妹被燕京外国语大学录取。

她临走前和我道别。

我装了一袋手工糍粑,让她带去学校吃。

她去大学后两周,给我打来电话。

也是这个电话,让我的人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姐,告诉你个好消息,我把带来的糍粑分享给我的同学,你猜怎么着?」

我在电话里笑:「夸我做得好吃呗。」

她笑了:「不仅如此,我同学家里在燕京开了食品公司,想和你合作呢?」

我一时分不清现实梦境,重新问她一遍:「你说啥?」

「我同学的父母觉得这糍粑不错,想要和你长期合作呢。」她又说了一遍。

当天,我就和陈帆商量好,抓住这个这个机会。

陈帆和婆婆哪里会不同意,纷纷说好。

陈帆抱着我:「还是要去外面,外面才有机会。」

我们连续做了五六天糍粑,大概有个几百斤,全都寄去了燕京。

妹妹半月后给我回了话,合作方希望我们举家北上,方便合作。

还寄了3000块钱过来。

就这样,我们去了燕京。

20

到燕京过后,一路顺风顺水。

短短两年,我们就在燕京开起了手工糍粑分店。

另外,和合作方一起经营食品分厂,生意红火得不行。

很快,我们就在燕京买了房子。

妹妹每个周末都会回家帮小雪辅导功课。

她告诉我,爸爸又给她打了电话。

因为我早就把他拉黑了,所以对他的生活一无所知。

听妹妹说,曹阿姨的大儿子在外面出了车祸,二儿子因为曹阿姨拿不出钱给他买房子和她断绝了关系。

她现在一个人,又要服侍车祸的大儿子,又要照顾疤子老幺,日子过得是鸡飞蛋打。

我问她:「那爸呢?」

妹妹顿了一会儿:「这些年,爸爸为他们一家人呕心沥血,现在被查出了肝硬化……」

曹阿姨卷着他的钱,不管他了。

我点了点头。

我主动给我爸播去了电话。

「我我」我沉默片刻:「你过成这样,完全是咎由自取。」

他被我的话堵住。

我说:「我会给你寄一笔钱回去,你请个保姆吧。」

说完我挂断了电话。

陈帆领着一个熟人走进店里:「姐,我就知道,你早晚会过上好日子。」

我猛一抬头,是小风,好多年不见,他已经长成了大人模样了。

我点了点头。

以后,咱们全家,都是好日子。

来源:快乐的阳光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