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关注司法公正的小博主,怎么会关注网红圈?今天我在今日头条刷到了一个10万+的直播间,在干什么?在带货!这个直播间就是前一天时间网络关注比较大的某一热点事件的当事人母亲的账号。
一个关注司法公正的小博主,怎么会关注网红圈?今天我在今日头条刷到了一个10万+的直播间,在干什么?在带货!这个直播间就是前一天时间网络关注比较大的某一热点事件的当事人母亲的账号。
近年来,随着网络自媒体的发展。许多网络热点事件,持续进入公众视野。如寻亲、家庭暴力,这些事件通过网络发酵和传播,得到了社会关注。一部分当事人通过事件发酵,收获了关注度,粉丝也涨上去了。成为了事件网红。这些网红随之而来的是网络直播的变现途径。
笔者不反对网络直播。笔者还关注了几个娱乐直播。但对面对流量这一泼天富贵,笔者认为这些网红应该敬畏!前几天,有粉丝让我聊聊号称上亿资产的事件网红网络直播带货的问题;我是有些想法的。都上亿了,还搞直播带货?我想起了一句古训:伐冰之家,不畜牛羊。
事件网红的流量来自于公众对事件关注的本身,应该说是一种公共资源。对这种公共资源的过度消耗,无疑会削弱公众对后续类似事件的关注度。就比如作者曾经关注过,并评论的某网络募捐事件,过度消费社会善意受伤害的是后继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劳而获,会滋生许多人在社会热点事件隐瞒真相,放大事件,获取流量,走网络变现的渠道。在某家暴事件中,就走的这个路数。这也是为什么作者对此类社会热点话题避之不及的原因。
有些网络事件中的当事人,号称都上亿的资产了。儿子、妹妹、老子、母亲都成为了网红,在获得流量后,都无一例外的开启直播,获得公众的打赏和卖货。但同时对事件本身及这一群体,为了变现却选择了淡化。对于类似事件网红的选择;作者既不嫉妒,更不眼红;也不道德绑架。只是觉得他们没有敬畏流量,没有敬畏公众朴实的善意。在撰写文章过程中,作者曾有单篇上百万阅读量的有好多篇建,曾全网粉丝也有几十万。有人建议我开直播,想了几次,也有过开直播的想法,但终究没过自己心里的那道坎而作罢。如果选择了流量变现,就有流量焦虑;为了流量,文章的主线就会脱离事实而选择追逐流量。这可能就是心中的那道坎!
这些事件网红,开启直播进行流量变现。不违法,但缺乏对流量和公众善意的敬畏。公众对此也有些说词。
来源:网评需谨慎笔下有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