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写世界史》后记:中国当今两大学术思潮值得关注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9 11:22 2

摘要:茶陵的山水养育了我。茶陵的重峦叠嶂、松涛天籁,让我生活在一幅幅无比壮观的图画中,生出最初的审美心。犹记初中时,在家乡热火朝天的夏天劳动之余(俗称“双抢”),背诵唐诗三百和楚辞离骚,还曾在少年伙伴贺飞家里工工整整抄写杜甫的诗歌。那时起就热爱上了中国古典文化,觉得

中国当今两大学术思潮值得关注

枕戈

孔子说,四十不惑。我四十有余,出版我个人的第一本学术著作,也算是心中无大惑而无碍,察识人心看清世事,涉猎百家略有所得。

茶陵的山水养育了我。茶陵的重峦叠嶂、松涛天籁,让我生活在一幅幅无比壮观的图画中,生出最初的审美心。犹记初中时,在家乡热火朝天的夏天劳动之余(俗称“双抢”),背诵唐诗三百和楚辞离骚,还曾在少年伙伴贺飞家里工工整整抄写杜甫的诗歌。那时起就热爱上了中国古典文化,觉得读书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尤其相比酷暑季节的田中劳作。

望着那铺向天际的悠远的山峦,心中发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后以中考第一名的成绩考上茶陵一中。初中老师周晚珠、赵小勇、谭海波、肖志理、刘厚德等老师给了我很多关照和鼓励,让我迈出了“乡关”。

高中时,喜欢上了现代诗歌,郭沫若《女神》中的激情澎湃鼓舞了我,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感染了我,但我最喜欢的诗人是穆旦。穆旦在《赞美》中说:“走不尽的山峦和起伏,河流和草原,/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当我走过,站在路上踟蹰, /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 /仍在这广大的山河中等待, /等待着,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 /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这首诗歌写于抗战时,今天读来犹让人心潮澎湃,别有一番滋味。那时我就开始模仿着写现代诗歌,有一首《火箭》2000年发表在校友谭彦德主编的校刊《炎陵草》上,这是我第一次公开发表诗歌习作。

2000年,从茶陵一中考入千年学府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是湖湘文化学术的圣殿,更是湖大学子永恒的精神家园。第一学年,在校园里我遇到对我大学本科影响最大的师兄唐小兵,今已是华东师范大学知名的历史学教授。那时我认为自己喜欢的诗人穆旦就是中国最好的诗人,他却和我谈起了海子这个我听都没听过的诗人。我愤愤于世界上竟还有我没发现的天才诗人。后找了一大堆海子的诗歌朗读,我被海子的诗歌震撼了!因为一样的出生于中国贫困的农村,对乡村怀有刻骨铭心的爱与痛,对中国文化和中国这个古老民族的未来又怀有无比热切的希望和憧憬,所以对海子有最大的共鸣。后我写了《海子论》发表在2002年第一期的《书屋》上,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颇有影响力的书刊上发表作品,自然让我倍感鼓舞。

2001年,疯狂热爱诗歌的我和校友顾磊师兄创办了山楂诗社,并办了几期《山楂诗报》。2002年,认识了诗人泽婴,他组织我们创办了赤诗社,在网络上扯起了诗歌的革命大旗,一时八零后诗歌运动风起云涌,老刀、熊盛荣、丁成、谷雨、肖水、荒地、阡陌尘子等相继登台各领风骚。泽婴继承了一些海子的风格,但有所创新,堪称八零后一代诗人中的杰出代表。

2003年,我开始活跃在一个叫“新学院”的论坛上,从诗歌向学术转型了。在上面认识了龚刚、檀作文、阔言等70 后的兄长,重点讨论了新诗形式和汉语之美的问题,我写了一篇《在语言的废墟上重建诗歌的大厦》,被檀作文拿去发表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的刊物上。很多人还以为我是教授至少是个博士,能对汉语之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当时湖南大学文学院的院长郭建勋老师时常拿这事作典型,激励文学院的学生从事学术研究。而这篇文章还帮了我大忙,让我在英语不合格的情况下于2005年继续留在湖南大学读研究生。离开湖大日久,还时常念想文学院的郭建勋、刘再华、杨永峰、胡遂、罗宗宇、李阳春等老师,感激湖南大学尤其是文学院以最宽容自由的风气,让我度过八年的大学青春时光。

2003年,我又到了海裔(今北京大学的章永乐副教授)主持的“朝圣山之思”,网站上赫然写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期间又常上“中间思想文化论坛”,遇到80 后的别人、羽戈、姚伟、刘晨光和姐姐等,以及70后的萧武、张晓波、韩立勇、陈愚(陈璧生)、萧敢、石勇等人,皆一时之俊杰。

接着又进入一个对我的学术思想起着关键作用的“汉语人论坛”,遇到了夏可君、柯小刚、陈赟等诸位老师。夏可君说:“汉语人名字之提出,乃一命举,乃一起事,乃源于对中国政治社会,汉语传统之文化和现代汉语思想之本质之重新思考,是对汉语、汉语言说和汉语思想之可能性的重审和再思。”“汉语人乃一生成和期待之中的共通体,一临时的政治神学意义上的共通体,也将是非政治和超政治的、超越了一切社会学意义的共通体。”“汉语人”对我的影响,就是让我大学时从盲目崇尚西学,转向重新诠释中国经典,同时又吸纳西方哲学的方法,走向打通中西、中西合璧的一种经典诠释之道路。本书的第三卷《从风雅到风骨——中国诗歌的大传统和小传统》,是我的硕士论文,即是受这影响的一个结果。

2005年,在湖南大学继续读研究生的同时,我开始编辑《印象•湖大》杂志。这本古色古香的土黄色杂志,因其内容又颇具自由精神独立思想的理想色彩,一时冲击了大学校园和湖南的文化艺术界。正在北京大学读研的谭彦德认为“比北大同类杂志办得好”,当然是对这本杂志的谬赞。当时的湖大宣传部唐珍名老师亦感动得为该杂志作序《四月的感动》。依托于这本杂志,我和蒋海松、张天杰、龙李强、曹萍波等才子才女还办了一个湖南高校印象读书会,在岳麓书院等地举办了不少文化学术活动。童发根乃一民间义士,前后张罗,出力不少,成为我们这个群体不可或缺的特殊人物。为办杂志我广结人缘。2006年,岳麓书院创建1030周年暨湖南大学定名80周年之际,认识了湖大校友谢民学长和伍继延学长。两位学长支持我办杂志外还资助我读完硕士。

2008年大学毕业后,我被伍继延学长“从湘军、湘政到湘商”“湘商再创湖湘文化的第三次荣光”的宏大湖湘历史叙事所吸引,加入了他的杂志团队开始第一份工作,为湘商的崛起鼓与呼,美其名曰“为湖南人找一条新的出路”:难道湖南人就只会读书喂猪(所谓“耕读传家”),当兵打仗,握拳从政,就不会经商?过去,湖南人打出了“湘军”的赫赫威名,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商业资本攻城略地的今天,湖南人就不能以经世之精神,手握经济利剑纵横天下,再创今日湘商之辉煌,主导世界大势?我和他共同完成了那份湘商理论的纲领性文件《崛起湘商:一个全新思想的商业群体》。工作时,遇到了同样对湘商崛起感兴趣并对湖湘历史颇有研究的周行易老师。他给我讲“五千年前的湖南并不是蛮荒之地,而恰恰是中华文明的中心”,于是就有后来的“湖南中心论”。

2012年9 月1日,在北大才女邹红艳律师和时任湖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杜钢建教授的支持下,正式创办大同思想网,至今已走过12年多的风风雨雨。杜教授写有《大同思想网风雨苍黄十二年》,我写有《从“湖南中心论”被批判,到央视播放“湖湘一万年”》,黄守愚写有《枕戈大难不死,必有使命》,对大同思想网十二年的历史进行了回顾。

风雨苍黄十二年。这十二年是中国大变而世界亦巨变的十二年。尤其经历大疫三年,经济萧条又流行全球,不管是中国和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还是东西方的势力消长,抑或世道人心、学术思潮,都发生了剧烈变化,也正酝酿着变革气象。大同思想网在这十二年特殊的历史时期,参与也推动了一些学术思潮的发展。这十二年中,能够称得上“学术思潮”,在媒体和社会产生广泛影响而确实也改变了世人思想观念的,我以为有两个是值得关注的:一是大陆新儒家的思潮,二是重写世界史(包含西史辨伪),也可以称之为“新古史辨”的思潮。此二种思潮,关乎中华文明主体性的重建。一个是经,一个是史;一个是义理,一个是叙事。经史不分,寓义理于叙事。

大陆新儒家思潮最早由杜钢建和蒋庆等学者倡导,在20 世纪的90 年代遭到湖南人方克立的批判埋下伏笔,却在21世纪经由国学复兴热潮的推动,在公众媒体获得热烈讨论而几成显学。在这个儒学复兴热潮中,有一部分学者主张回到原教旨主义的儒学,比如蒋庆就有这样的倾向;更多儒家学者主张传统儒学与现代政治的自由民主等理念结合,而产生了儒家宪政或儒教宪政的政治主张。在这个过程中,大同思想网相继采访了台湾新儒家林安梧、大陆新儒家陈明、曾亦、杜钢建、杜文忠、秋风、伍继延、刘强及儒商校友谢民、湖南学者陆魁宏等,部分文章收录到大同思想丛书第二辑《大陆新儒家与文明起源》中。

大同思想网刚创办的时候,我们就设置了栏目“文明源头”,目的是通过追溯文明源头来还原世界上古历史,梳理世界各大文明和族群的来龙去脉。我们一开始的定位就是“还原上古史,重写世界史”。2017年12月《文明源头与大同世界》出版,我在封面上开宗明义写上如下推介语:这是第一本由中国人撰写的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将颠覆世人对古代历史、文明和我们世界的认知。后来该书果然震惊了世界。在探索文明源头的过程中,外界戏称我们的学说为“湖南中心论”,岂料该论渐成气候,刘俊男、周行易、黄石、阎朝科、流波、王佩良、宋炼钢、伍继延、黄守愚、肖赢谋、刘玄奇等诸位先生,为该学说的“成立”和扩大影响做了大量工作。甚至岳麓书院郭伟民教授、中山大学郭立新教授等考古学专家亦有此倾向,对湖湘大地厚爱有加。湖南权威媒体“新湖南”对“湖南中心论”作了正面肯定的报道。是非功过留待后人评论。

2017年10 月21日,大同思想网举办了“古希腊文明虚构?抑或中国移民创造”的主题活动,《虚构的西方文明史》作者诸玄识、《文明源头与大同世界》作者杜钢建、《虚构的古希腊文明》作者董并生等作为嘉宾出席,被外界看作“西史辨伪”群体和“湖南中心论”群体的一次“合流”,产生很大影响。大同思想网也被外界看作“西史辨伪”的重要阵地。2019年3 月5日,“西史辨伪”学派的代表人物诸玄识和董并生、孟晓路等,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东西方关系中心开展讲座。大同思想网发表该讲座的内容《西方伪史论轰动京城:法、英、德语都源于欧洲方言和汉语雅言的结合》,震惊了学术界。近几年,在金灿荣提出疑问“亚里士多德这个人可能不存在”后,“西史辨伪”思潮愈演愈烈。虽然这个过程不免有些过激的民粹行为,比如有人主张“古希腊罗马子虚乌有”,但毕竟这个思潮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培养了国人独立自由的批判精神,为“先破后立”重写世界史打下基础。本书第二卷“古史新辨世界史”反映了这个思潮。

风雨苍黄十二年,也是中国的文化学术风起云涌的十二年。在这个过程中,无数文化志士给予大同思想网的发展以热情而无私的帮助,也有很多富有责任和爱心的企业家给予我们以慷慨大方的支持。如:

谢民学长是我一生的贵人,不但资助我读完了硕士,而且自始至终就支持我办大同思想网和出版大同思想丛书,并甘愿屈居丛书“副主编”,前后张罗筹措资金,还撰写相关文章。

创办“熬吧”的孙麟兄长是我的贵人,他一直乐善好施、低调不图名,是个富有智慧的好人。他给予大同思想丛书以很大的支持,而且在我去年大病面临生死考验的时候,帮我渡过难关。

袁隆平的学生、在菲律宾推广杂交水稻大获成功而被誉为“杂交水稻之子”的张昭东教授,身材魁伟,相貌颇似毛主席,自居为毛主席的好学生,一心一意为农民服务。此次听说我个人出版学术专著,第一个慷慨资助。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他的人物传记《非常稻》。

湖南省政协委员、中国湘菜领军人、龙牌酱油掌门人汪峥嵘女士,为复兴湘菜老字号品牌、推广湖湘美食不遗余力,虽然我和她只有一面之缘,听说我要出版个人第一本学术专著,她只说了一句“必须支持”,体现了湖湘巾帼企业家独特豪放的风采。

湘江新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刘宁益是我的好兄长,他说只要大同思想丛书出版下去,他就会一直支持,说到做到,信守承诺。

东阳书院李育新院长与我俱是茶陵李氏始迁祖李余的后裔,血缘相通,且对于弘扬“茶陵诗派”创始人李东阳的传奇故事及其大儒精神有共同追求。他不但支持我出版新著,且商定一起筹划出版《李东阳传》。

湖南大学黄国和学长是水汽能的发明利用者,水汽能被称为“反向蒸汽革命”,是一种颠覆性的清洁能源。而我提出“一阴一阳谓之道”涵括了全部人类科技史,“阳化气,阴成形”就是蒸汽机的科学原理,我相信水汽能也能从阴阳原理获得科学解释,并造福于全人类。

著名律师胡勇平先生,也是一位激情澎湃的诗人。10多年前他出版过《信用战争》,向一切老赖发起“信用战争”,体现了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南人精神。信仰民主法治,与我志同道合。

民建中央信息技术专委会副主任李云峰兄长从2019年始极力推动西史辨伪思潮的发展,认识到廓清世界历史迷雾尤其西方历史之伪的重要性,主张重建中华历史文明的主体性,助力华夏崛起,真乃热血义士。

瞿建波兄长是我们原来“袁隆平丛书”的核心人物,也是湖南省国学践行俱乐部最早的发起人之一。我特邀他担任大同思想丛书的策划,他很乐意为我出谋划策,继续推动“国学走进生活”运动和“国学与生活”丛书出版。“袁隆平丛书”团队中的另一位核心人物方志辉及湖南碧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征听闻后,亦热情参与支持丛书出版。他们既是隆平精神的弘扬者,也是国学文化的实践者。

感谢企业家尤明才董事长、颜卫彬董事长、刘健董事长一直以来对大同思想丛书的支持。感谢茶陵一中高中同学刘祥鹏、王婧、彭夏元、陈滔、黄学源、陈威、周志敏、杨文、谭煜、谭凌对我事业的支持,并在我去年大病时给予无私帮助。感谢多年好友侯佳林对大同思想事业的支持。感谢邹红艳女士为大同思想网在背后默默付出。最后,感恩我的父亲李毛喜抚养我们三兄弟长大成人并陪伴至今,感恩资助我读完高中的“再生父母”李伟文、肖冬兰及姐夫尹伟元、姐姐李鑫李晶等一家人对我长期以来的关照。

关于大同思想网:大同思想网是由青年学者枕戈、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邹红艳律师等发起创办,于2012年9月1日在湖南长沙成立。网站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实践法治中国为当下目标,弘扬王道文化、中道思想、大同理想,并希冀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在中华文化复兴的大潮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势中,大同思想网主要关注儒释道为主的传统文化复兴及与西方文化比较和融合的大文化观,比如大陆新儒家和儒家宪政的议题等;关注重新书写世界历史和反思西方中心论背景下西方历史话语霸权的大历史观,比如世界文明源头和西史辨伪等议题。同时关注国内国外的时政局势,特设置“时政观察”栏目,体现国学人士不尚空谈重经世致用的特征;关注近世和当代的历史人物,因“道以人传”,人物列传是史家之传统,特设置“人物春秋”栏目;另有文艺诗歌类的好文,亦欢迎各方人士赐稿。

来源:大同思想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