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活动中,青年干部紧扣“用好资源发挥优势”这一主题,立足岗位实践,碰撞思维火花。聚焦“资源+”模式,结合我市生态禀赋与资源优势,积极建言献策。青年干部围绕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借力区域协作和数字经济突破地理限制、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建设吸引培养留
“建设大山里的深圳”大讨论
第一期 青年干部专场
近日,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联合团市委组织我市60余名中青年干部,开展“服务支点建设 建设大山里的深圳”大讨论活动。
活动中,青年干部紧扣“用好资源发挥优势”这一主题,立足岗位实践,碰撞思维火花。聚焦“资源+”模式,结合我市生态禀赋与资源优势,积极建言献策。青年干部围绕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借力区域协作和数字经济突破地理限制、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建设吸引培养留住青年人的“强磁场”等核心议题,探寻发展新路径。
市委巡察办 程时琴
以中国南水北调博物馆为核心会址,打造国家级“中国水论坛”,构建“论坛+产业+数据”三位一体平台,强化“水都丹江口”IP:1.定位升级。聚焦“水安全、水经济、水文化”,联动部委设立主论坛,配套水科技展洽会、水产品博览会及文旅招商会。2.全链展示。以博物馆为主会场,设“南水北调企业贡献展”,分论坛延伸至“水工业走廊”,组织参观农夫山泉、燕京啤酒、一轻等企业产线,串联水源保护、加工、品牌、供应链全链条。3.科技融合。联合武当云谷大数据中心、水质保障指挥中心发布智慧治水方案,设数字化水产业展区。4.长效运营。策划“丹江口水品牌之夜”、环库马拉松等,以水经济研究院推动定制联名,线上线下融合推广,打造“中国水产业达沃斯”。通过平台集聚产业链、强化科技赋能,确立全国水经济标杆地位。
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 张丹
针对不同时段特征设计差异化产品组合。工作日重点开发银发康养与企业团建两大市场:面向老年群体推出“武当养生”主题产品,包含太极晨练、中医药膳调理、森林疗愈步道等康养项目,配套医疗机构合作的健康监测服务;针对企业客户设计团队拓展套餐, 开展“南水北调工程探秘”实地考察、楚文化沉浸式剧本杀、农家协作厨艺挑战赛等特色内容,通过协议价和定制服务提升工作日利用率。周末则聚焦武汉、襄阳等3小时交通圈城市客群,开发“亲子+青年”双线产品:亲子线打造“南水北调生态课堂”,串联库区水质监测体验、湿地观鸟望远镜租赁、柑橘园自然教育等研学项目;青年线推出“丹江口极限周末”品牌,包含环库公路骑行挑战赛、无人机摄影大赛、星空露营啤酒节等潮玩活动,配套开发“运动装备租赁+短视频打卡”的增值服务。
六里坪镇人民政府 柳娜
一是打响区域品牌。梳理我市已初步有市场效应并具有特色的绿色产品品类,统一产品名称,如“丹江好物”“丹江有礼”等;精心设计产品外包装,借鉴“张飞牛肉”食品品牌的设计理念,如,“丹江鲌”外包装可印制丹江口大坝、移民文化等元素,“武当贡柑”外包装可印制武当景色、武当功夫图解、贡柑故事等,让包装富有文化色彩。二是深挖文化附加值,打造文化IP。挖掘产品(神仙凉粉、丹江鲌等)背后的传统技艺和文化故事,如丹江鲌名字的由来源于永乐皇帝朱棣南巡武当山的历史传说等,以文化赋能提升溢价空间。三是创新营销渠道。依托《全国绿色农产品直播销售中心》等官方背书直播平台开展线上推广,拓宽区域销售范围;积极参加博览会,拓展市场知晓率,可邀请知名餐饮师、知名食品主播现场推介,让参展者沉浸式互动体验;探索在综艺活动中嵌入广告的形式,如可将丹江鲌等绿色食品嵌入《中餐厅》《打卡吧!吃货团》等美食类综艺节目。
浪河镇人民政府 王陈成
一是建设政务服务综合体系。借鉴山东沂水制定《沂水县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集成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经验,为丹江口的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服务。大力推行类似 “三零一送” 的服务模式,即企业开办零材料、零费用、零跑腿,并送上政策大礼包。打造丹江口特色的 “企业之家” 和 “市民之家”,全面推行 “双休日、节假日不打烊” 服务,以及午间错时、延时、预约、上门服务和 24 小时自助服务。简化营业执照申领、社保登记、银行开户、涉税服务等流程,将办理环节整合为1个,办理时间压缩至 0.5 个工作日,以此降低企业开办门槛,激发市场活力,吸引更多企业来丹江口投资兴业。二是培育专业服务人才。与相关高校或职业院校合作,开设酒店管理专业定向培养班。为丹江口的酒店、民宿等旅游接待产业培养具备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人才,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力。同时根据丹江口产业发展需求,还可在旅游导游、餐饮服务、电商运营等领域开展专业人才培育。在旅游导游方面,培养熟悉丹江口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的专业导游,提升旅游讲解服务水平;在餐饮服务领域,培养专业厨师与服务人员,提升本地特色餐饮的品质与服务;针对电商运营,培养能够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广销售本地产品的专业人才,促进本地产品的线上销售与品牌推广。
浪河镇人民政府 杨新茗
丹江口市环武当山的乡镇可围绕“环武当、为武当”战略,从五方面融入武当山发展:一是空间协同,将环武当乡镇纳入规划,以“大武当”理念构建全域旅游环线,承接武当山游客外溢需求,依托环丹江口库区生态资源,开发环库马拉松等差异化项目,与武当山形成“山上养心、山下养身、库区动感”的立体体验。二是文化活化,挖掘道教文化、移民文化等资源,打造“水脉-文脉-绿脉”三脉交融的黄金旅游走廊,设计“水文化研学”“道教养生”等主题线路,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如VR展示南水北调工程、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复原均州古城历史风貌、开发道教文化主题剧本杀,让游客在实景解谜中领悟道家智慧,深化文化感知;在官山、浪河等乡镇建设道医康养基地、武术学校;完善文旅消费链条,大力发展“武当蜜桔”“丹江鲌”“神仙叶”等地理标志农产品礼盒,形成“一镇一品”特色 。三是完善交通,加快环武当山公路、水上快捷通道建设,开通景区间旅游巴士专线,构建“1小时交通圈”。四是品牌共建,借势世界武当太极大会,在乡镇设立分会场,举办道教论坛、养生节等主题活动,共享客源流量。五是探索“景区带村”模式,引导村民参与旅游服务,实现生态与富民双赢 。
六里坪镇人民政府 王贵
一是文旅资源“沉浸化”。构建全域文旅数字孪生系统,运用5G+AR技术打造武当山元宇宙体验馆,开发丹江口水利枢纽数字孪生研学课程。通过虚实交互技术重现沧浪文化场景,推出“南水北调VR科考”等特色产品,实现文旅资源的数字化活化利用。二是文旅服务“无感化”。搭建“一码游丹江”智慧平台,集成AI行程规划、碳足迹追踪等功能。推行景区“数字分身”认证,实现刷脸入园、无感支付、智能导览全流程贯通。建设文旅大数据中心,通过游客画像分析实时优化服务供给。三是文旅企业“智联化”。构建“全域文旅神经元网络”,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搭建智能综合集成平台,实现景区、酒店、交通等与文旅服务相关的数据实时交互,推动文旅企业接入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客流预警、能耗调控、应急响应自动化。
凉水河镇人民政府 王迎双
一是在桔乡最高位置建设装配式海岛风格灯塔,外观辅以米白或橘黄等明快色彩搭配,构建爱琴海风格场景,设置网红打卡观景平台。二是改造桔园游步道及园外栅栏,树下种植野豌豆,确保既能赏花又具备环保效益,还便于采摘。三是将部分老化品种更新为爱媛、纽荷尔等适宜本地生长且成熟周期晚的品种,延长采收季。四是与北京一轻合作,通过VR实景等多种形式,打造“北冰洋桔子汽水‘一颗武当蜜桔的奇妙旅程’”体验式场景展馆,以达到宣传环保理念、普及工农业知识的教育意义。五是收购桔乡民居,改造为新中式四合院,为游客提供接待餐饮场所。
蒿坪镇人民政府 李丝雨
一是建立一支科技服务队。引进技术人才组成科技服务队,为农产品种植、养殖等环节提供技术指导与创新支持,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与产量,从源头上保障绿色农产品的高质量发展。二是建立一个产品服务专班。整合多部门力量,围绕绿色农产品的加工、包装、储存等环节,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助力农产品顺利输出。三是搭建一个产销对接平台。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产销对接平台,精准对接农产品生产端与市场需求端,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绿色农产品快速输出到全国各地,提升本地绿色农产品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和知名度。
三官殿街道办事处 刘浥婷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一是推行涉企执法领域“统筹执法+扫码入企”。探索使用“行政执法监督码”,以“统筹联动、分时匹配、双向预约、扫码入企”为总体思路,统筹安排考察调研、入企帮扶、执法检查等入企事项,实现“进一家门、查多项事”,有效减少企业迎检负担。二是严格落实“安静生产期”制度,建立“双预约”及“入企日”机制。充分发挥社区、产业园区等基层力量,提前预约企业开展执法服务。由企业主动预约各部门“点单”提需求,部门“接单”送服务,实现“企业需求与入企计划”高度匹配,将“扰企日”变为“服务日”。
丁家营镇人民政府 刘雅婷
一是渠道拓市场。与京东、盒马生鲜共建“南水北调水源地旗舰店”;在十堰高铁站设“丹江鲌”“武当贡柑”等农产品体验店,联合神农架、恩施打造农产品特产展销区。二是文创增溢价。设计丹江特色IP形象,与B站合作推出道教文化科普视频,开发文创产品(冰箱贴、盲盒等),设计祈福礼盒(含丹江鲌鱼干+武当山祈福卡),与武当山景区联名销售,提升文化附加值。三是营销网格化。通过“标准+渠道+文化”三驾马车,布局“线上云仓+线下体验店”立体营销体系,打造本土网红和电商直播基地,策划“丹江鱼宴”“贡柑采摘节”等文旅融合产业,通过品牌矩阵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高效转化。
来源:莫谷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