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本挨骂到清北,985被嘲笑,看不起海归:学历已经不值钱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9 07:33 2

摘要:“学历挨骂对照表”的图片火了。从高中以下到清北出国,每个学历层级都被贴上了刻薄的标签:

“学历挨骂对照表”的图片火了。从高中以下到清北出国,每个学历层级都被贴上了刻薄的标签:

高中以下是文盲

民办本科:三本也算本科

985高校:人家现在只看研究生学历

博士出国:国内混不下去才镀金吧

清北学霸:卖国贼,赚够钱就跑

好家伙,这哪是“学历对照表”,简直是花式骂人指南!

无论你学历高低,总有一款嘲讽等着你。评论区里不少人边骂边对号入座:“我就是三本,但我觉得自己挺努力啊”“985的招谁惹谁了”

不得不说:学历鄙视链已经卷到“无人生还”的地步了,它成了衡量一个人价值的硬通货,甚至已经演变成了人身攻击的武器。

01

学历贬值?不,是焦虑贩卖机开足了马力

现在随便刷个社交平台,满屏都是“985毕业月薪3000”“博士送外卖”的新闻,搞得好像高学历就是一张废纸。

但是仔细想想,这些案例真有代表性吗?多数人还是靠学历拿到了更好的工作机会。问题不在于学历不值钱,而是一些人非要把学历和暴富、人上人划等号。学历从来不是点石成金的魔法,它只是块敲门砖。但如今,连砖头都要被骂不够镶钻

02

鄙视链的真相:自卑与优越感的畸形共生

从“专科做销售”到“清北卖国贼”,这张表的每一句话都在挑动对立。就连985内部都能分出守门员、中9、华5三六九等。这哪是讨论学历?分明是拿学历当借口,光明正大搞身份霸凌! 最可悲的是,很多人一边骂着学历歧视,一边又偷偷对照自己是不是站在了这链条上游。

为什么我们热衷于用学历互相伤害?说白了,有些人需要通过贬低别人来确认自己的高级。

骂三本的人,可能是二本,怕自己被归为底层 ;嘲讽清北的,可能是没考上名校,用爱国掩盖酸葡萄心理; 连博士出国都要被骂镀金,难道科研必须困死在国内才光荣?

这种逻辑就像“螃蟹效应”:一只螃蟹想爬出桶,其他螃蟹会拼命把它拽下来。我们不是讨厌学历,而是害怕自己被比下去。

03

出国=镀金?留在国内=穷?非黑即白的逻辑该停了

最恶毒的莫过于对留学党的攻击。出国读书的,要么被说水硕,要么被骂卖国;留在国内的,又被嘲讽没钱出国。合着怎么选都是错。有些人根本不在乎事实,他们只想找个靶子发泄情绪。路径不同而已,哪来高低贵贱!

04

学历不等于能力,更不等于人品

职场里多少“高学历废物”纸上谈兵,生活中多少低学历者逆风翻盘

马云杭州师范毕业,黄峥浙大本科,他们需要靠学历标签证明自己吗?

深圳流水线上的“厂哥厂妹”,可能比某些白领更早买房买车;

清北毕业生卖猪肉、当保姆,只要合法赚钱,凭什么被骂“丢脸”

用学历给人贴标签,暴露的是思维的懒惰。真正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文凭。

05

最惨的是普通人,谁在制造焦虑?

这张图最毒的地方,就是让所有都人陷入永无止境的比较:

焦虑的源头,是有人把学历变成了生意。考研机构、留学中介、职场培训班,巴不得你永远觉得自己“不够格”。而普通人呢?花光积蓄卷学历,还被说学历没有用

05

跳出鄙视链,人生不是通关游戏

学历鄙视链的本质,是用单一标准衡量复杂的人生。但现实是:

有人名校毕业却抑郁失业,有人中专学历直播带货年入百万;有人出国为了科研,有人留守建设家乡,选择不同而已。尊重别人的赛道,专注自己的成长。

你们被学历鄙视链伤害过吗? 如果重来一次,还会拼命卷学历么

来源:笑一笑,好运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