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岛内检调从南到北接连不断地搜索蓝营各县市总部,并对多位罢绿委领衔人声押禁见。面对绿营明目张胆地办蓝不办绿,蓝营被外界形容为软柿子,其龙头朱更被上下质疑,众蓝委更是轰其反应太慢、太软,战斗力不足。直到台北市主委黄吕锦茹被带走,朱才如梦初醒,终于强硬起来,号召4月
岛内检调从南到北接连不断地搜索蓝营各县市总部,并对多位罢绿委领衔人声押禁见。面对绿营明目张胆地办蓝不办绿,蓝营被外界形容为软柿子,其龙头朱更被上下质疑,众蓝委更是轰其反应太慢、太软,战斗力不足。直到台北市主委黄吕锦茹被带走,朱才如梦初醒,终于强硬起来,号召4月26日上凯道表达不满,朱更是拉上蒋万安和张善政等大咖,围住北检。然而,这场被蓝营定义为存亡之战的行动,却被外界质疑是否为朱巩固龙头地位的保卫战。尤其包括新北市的侯、台中市的卢秀燕等重量级地方大咖都缺席,让外界嗅到不一样的气氛。而更让外界大感意外的是,平时给人温文儒雅的蒋万安态度日趋强硬,这次更是带头喊出「倒阁」,被视为蓝营2028年大位潜在人选的蒋,提出倒阁案可以提升声望和积累资本,然而,若倒阁案失败或引至蓝营四分五裂,蒋前途也会随之受挫。
近期岛内大罢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而为了达成联署目标,各种乱象丛生。岛内相关部门指出,目前发现多起好几份联署书疑似同一人笔迹的造假事件,其中15案为罢蓝委案、17案为罢绿委案、8案为罢绿市民代案,于是向检调告发。然而令人诧异的是,目前检调大动作搜索、约谈、声押、交保的全部都是那17个罢绿委案,倾向性相当明显。在高雄,新北和台北等多地,一大串罢案领衔人、备补领衔人、召集人、蓝营志工遭检调声押禁见,多位罢绿委领衔人的住家遭搜索,而身为蓝营台北市总部主委的黄吕锦茹更是被带走送检方复讯。如此大规模的搜索行动,明眼人一看就是「用大炮打小鸟」,不符比例原则,处置明显失衡。依正常的思维逻辑,如果发现好几份连署书疑似同一人的笔迹,那就应该去找那个写字、「伪造」文书的人,怎会是去找罢案的发起人、领衔人?
检方动用如此庞大社会资源,拿大炮打蓝鸟,对「罢绿团」极尽所能下重手,就是希望制造寒蝉效应,此举也招来外界对绿营的痛批。而4月16日,当蓝营新北市总部被搜索时,蓝营召集人马赴新北地检,然而非北部的蓝委根本不知情,到场人数仅约50人。有蓝委指未见朱出面整合方各人力与资源,大叹有力量却没有地方打。更有蓝委指朱扫街连署和宣讲活动太过温和,战斗力明显不足。目前绿营出来的弊案不断,这其中任何一件弊案如果发生在蓝营身上,绿委早就闹翻天。有蓝委更不以为然地表示,朱太过佛系,现在扫街的动作根本没用,必须穿上草鞋站出来,才能凝聚和展现基层民众的怒火,而不是被当做软柿子捏。蓝委徐巧芯在接受广播专访时就表示,蓝营现在最需要的是团结,但是现在有点群龙无首的状态,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希望方向能更清楚,让他们知道怎么做。
而到了17日,绿营变本加厉,不仅大动作搜索蓝营台北市总部,还将主委黄吕锦茹带走。被讥为软柿子的朱,这次再也按耐不住心中怒火,立马召开紧急记者会,包括蓝委罗智强、徐巧芯、王鸿薇、赖士葆、李彦秀、许宇甄一字排开。朱强调,此时是岛内最黑暗的时刻,检调从南到北,将大刀挥向在野的蓝营,就是要灭掉蓝营。朱更强调,为了正义,蓝营要站出来,没有任何闪躲空间,每一位蓝委都要站出来,今晚北检见,蓝营接下来有一系列的大动作。他也表示,要直到赖悔悟,愿意回归公平正义,否则蓝营一定战到底,并吁请支持者一同「为正义站出来」。朱随后与台北市蓝委以及组发会,研商晚上活动与后续因应策略。蓝营人士称,对于赖前所未见的方式,蓝营目前难有反制措施,可说是人人自危。他研判,赖动作不会停下来,后续还会有其他的蓝营总部被锁定搜索。
从罢绿对罢蓝一阶段35比0开始,到现在未见强烈动作,朱持续被自己人质疑反应太慢、太软,战斗力不足。而在台北市总部遭搜索,主委黄吕锦茹被带走之后,朱的态度开始转趋强硬,他立即下达命令,要在晚间前往北检,并宣布将于4月26日下午3时集结凯道,诉求为罢赖。核心人士指出,由于一般民众顾生活都来不及,普遍对于案议题冷感,真正在第三阶段票决时,还是会回归蓝绿基本盘对决。但由于蓝营支持者有不少是隐性偏冷,可能不出门参与票决,在不少基本盘双方相近的区域,蓝委会处于不利的态势。面对内外不利因素,这位人士称,蓝营诉求强烈危机感,同时透过更为强烈的大动作,一方面要让支持者情绪有一个出口,另一方面则是要催出隐性的支持者,投下赞成罢绿和不支持罢蓝的票。台北市「地动删瑶」团队即表示,这几天的连署更加踊跃,不会有寒蝉效应。
朱迅速在17日晚间动员,带领一众蓝委及支持者连夜赴北检,台北市的蒋万安、桃园市的张善政等人现身力挺,蒋万安更当场提出倒阁建议,试图将事件升级为朝野对垒的焦点。 然而,新北市的侯友宜与台中市的卢秀燕未到场,引发外界揣测。卢秀燕18日上午出席活动后受访,针对北检事件发表看法。她回顾2020年绿发起的罢韩,连署资料同样存在不实联署,但当时地检以罢案发起人无查核身份能力为由未予诉。她质疑:「为何今天对蓝营的罢案连署却重法侦办、重金交保?」卢秀燕呼吁绿营适可而止,悬崖勒马。卢秀燕虽未亲赴北检,但表示对民众的勇气感到感动,强调应公平公正。 对于是否支持倒阁及缺席的原因,她仅以不同方式表达带过,显示其谨慎态度。 蓝营人士透露,卢秀燕的缺席可能反映对朱策略的不完全认同,特别是在压力下,她更倾向谨慎应对,以免被卷入风暴。
新北市的侯18日明确表态将参与426凯道活动,强调法律应保护而非欺负民众。他批评近期检调「选择性」侦办,呼吁朝野停止对立,召开会议以团结应对内忧外患。云林县的张丽善则更直接号召乡亲上凯道,质疑对蓝营连署采取双重标准,并批评绿营无法稳定经济与民生,却一再对在野争议下狠手。张丽善指出,罢案联署中的不实资料最终会被删除,不应成为大规模搜索的理由。她认为,绿营的处置方式已引发民众反弹,北检外自发赶来的民众,正是对绿营不满的展现。 她呼吁:「4月26日一起上凯道。」而17晚亲自出席活动的桃园市大家长张善政则是率领牛煦庭、鲁明哲、万美玲、涂权吉、邱若华共5位蓝籍桃园市民代,在摄影机前面大喊「桃园队加油」,试图提振士气。他表示,在野遭到一连串大动作的刻意侦办,他这次亲自出席,就是为了表达反对的态度。
此后朱连同蓝委谢龙介及发言人杨智予被要求到案说明,并依法移送。蓝营回应:「要移送就移送!」同时痛批绿营双标。 谢龙介更强硬表示:「我认!」强调未来相关活动将更加频繁。由于蓝营龙头选战即将开打,朱的连任之路早已面临巨大挑战,有分析指出,朱因此对罢战改变战略,进入热战,更喊出4月26日上凯道,但内部各山头意见不一。战斗蓝发起人赵少康首先婉拒:「我是媒体人,所以媒体人我的界限很清楚,我可以评论,我可以去演讲,但是我不会参与实际的活动。」而另一头,被多方劝进选龙头的台中市的卢秀燕,对于是否现身凯道,卢秀燕没正面表态:「每个人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回应似乎留下伏笔。蓝营内部对此行动的成效与风险存有疑虑。有人认为,这是朱的一次豪赌,若能成功动员支持者,或许能稳固其地位。但若动员失败,可能进一步削弱其威信。
过去以暖男形象示人的蒋万安,立场相对温和。 然而近期他的言行显示出明显转变。从力挺北一老师区桂芝、舌战绿籍民代简舒培,到反呛绿营,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强硬姿态。此外,他与北北基桃联合举办美商品采购会,巧妙回应绿委吴思瑶嘲讽,显示其语言的犀利与应对能力。而这次蒋万安站出来支持黄吕锦茹时,公开提出「倒阁」主张。他表示,与其让绿以不公不义的手段让岛内民众过不好,不如由议事机构推动倒阁案,对赖进行不信任票决。 这一言行迅速引发各界关注,特别是在当前蓝营面临罢案的危机时刻。倒阁说瞬间抢了朱带队赴北检的风头,比蓝营双北总部被搜索更具有话题性。蒋万安这种形象转换与倒阁议题的提出并非偶然。有相关人士认为,蒋万安此举可能是在为未来布局铺路,特别是在蓝营内部结构与罢案的双重压力下,他需要展现更强的魄力与决断力。
当前,蓝营正面临大罢危机。据统计,蓝营有35名民代进入第一阶段罢案连署,进入第二阶段的数量尚未明朗。 然而,台北市作为蒋万安的辖区,却成为罢案重灾区。台北市的蓝委徐巧芯、王鸿薇、罗智强均被高度锁定,而绿委吴沛忆与吴思瑶也在蓝团的罢黜名单中。若蓝委在台北市成功被罢,而绿委安然无恙、甚至连二阶都不了,蒋万安作为蓝籍的台北市大家长,责任将无可避免。赵少康在17的一场记者会上直言,蓝营罢绿委的成功率有限,预估仅4至5人能通过二阶段连署,而蓝委被罢的风险却高达20人以上。在这种防守困难、进攻不易的情况下,蒋提出倒阁案,或许是试图以进攻代替防守,转移罢案焦点。倒阁案的提出可能是蒋在向朱与傅昆萁表达立场,同时争取基层支持。然而,绿委吴思瑶质疑蒋万安是否与朱傅讨论过,显示此举可能并未取得蓝营内充分共识。
然而,蒋万安的倒阁提议并未获得蓝营一致支持。 蔡正元就发文,直指蒋的倒阁主张「没脑筋」。他提出三点质疑:首先是成本效益不划算,由于倒阁成功仅换掉卓荣泰,但蓝白民代需全面重选,等于「一桶鸡腿换一块鸡肋」。柯案导致白营元气大伤,现在重选可能导致白营席次减半,蓝营也难保现有席次,恐让绿重新成为多数。朱对于倒阁案表示,任何对岛内有帮助,让绿悔悟的方式,都没有排除,总目标就是让绿受到该有教训,过程中随时检讨,也会跟其他在野商讨。战斗蓝代表的赵少康直言,倒阁虽具战略性思维,但实际作困难,不分区立委与未被罢免的立委可能反对,难以形成共识。至于在白营方面,双方还没谈到这一题,目前朱也只讲不排除也还没有跟进。从白营角度来看,今时不同往日,在目前支持度低迷的困境下,一般观察,此时改选对民众党并为不利,不会支持。
绿营对蒋的倒阁提议采取冷处理态度。干事长吴思瑶表示,蒋以北市大家长身份提出倒阁「无比奇怪」,并强调倒阁不应沦为蓝营救罢的工具。她进一步指出,绿营不会针对倒阁论进行讨论,也不会「随机起舞」。她认为,当前焦点应该放在罢案而非以倒阁上。在今年的一月份,针对倒阁案,卓荣泰的说法是「倒阁,我敢! 蓝白敢不敢?」。而现在他的回应是,没有评论,但发展到今天民众是否同意,这是一个重要议题。时隔三个月后,对照卓对倒阁的说法,态度上已有明显的不同。而绿总召柯建铭则使出激将法,要蓝营不要缩、赶快提。外界分析,柯建铭之所以对倒阁表示欢迎,是因为一旦倒阁,韩国瑜就必须解职,接着绿营只要在在重选之中取得过半数席位就可重夺龙头宝座。而绿委郭国文断言,害怕重选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蓝营的朱,另外一个就是白营的黄国昌。
来源:铮言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