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酱酒行业缩量时代一个反向生长样本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9 15:41 2

摘要:近日,一支近50人的白酒行业研学团专程拜访今自在酒业。这支研学团队由金徽酒业、华山论剑西凤酒等全国各地知名白酒企业的管理层组成,他们此行的目的明确:实地探访这家“无历史、无背景”的酱酒新兵,为何能在一年半内实现从0到8000万销售额的突破。

红网时刻新闻4月19日讯(通讯员 荒一)近日,一支近50人的白酒行业研学团专程拜访今自在酒业。这支研学团队由金徽酒业、华山论剑西凤酒等全国各地知名白酒企业的管理层组成,他们此行的目的明确:实地探访这家“无历史、无背景”的酱酒新兵,为何能在一年半内实现从0到8000万销售额的突破。

研学团队参观今自在酒业。

在产业下行、渠道收缩的背景下,这样一场专注“向C端突围”的研学活动本身就透露出一个信号:行业正在焦虑,正在寻找出路。而今自在——一家用“用户倒逼”逻辑重构企业结构的案例,显然成了被集体研究的对象。

这不是神话,是反行业常规的必然。

春糖之后,酱酒的“伪C化”赤裸裸地暴露了

糖酒会历来是白酒行业的“风向标”。今年春季糖酒会,酱酒阵营整体“降温”,不再人潮汹涌的展厅、不再打鸡血的招商会场,反而让人嗅到了一丝凉意。而这正应了那句话——“最热闹的时候,其实已经见顶了。”

根据《2024—2025年度酱酒产业发展报告》,2024年中国酱酒产能同比下降13.33%,这是六年来的首次负增长。而利润增长也明显放缓,从2021年的23.8%跌到2024年的3.19%。表面数据虽仍可观,但行业已从增量博弈进入“存量肉搏”阶段。

但“转向C端”成了标配口号。而真正值得行业深思的,是那个始终没有被回答的问题——C化,是否真被认真对待过?

今自在:不是“创新”,是“改写剧本”

与其说今自在是酱酒行业的“异类”,不如说是这个行业多年未出现的“变量”。

在这次接待由金徽、华山论剑等酒企组成的50人行业研学团时,今自在创始人浦文立坦率地揭示了其模式背后的思维革命——不是“如何卖酒”,而是“如何让用户愿意为你的品质和趋用户化的企业价值链投票”。

今自在创始人浦文立研学现场分享。

这正是今自在之所以被称为“C化样本”的原因。

浦文立在春糖期间的演讲被评价为“太真实,甚至不合时宜”,因内容过于犀利,甚至被主办方建议连夜修改PPT和措辞。他不改初衷,最终赢得了掌声与追捧。讲完,台下数十家酒厂负责人追着要加微信。他们并不是真的不懂C端,而是过去太久没看到真正“以用户为锚点”构建出来的企业架构。

今自在的底层逻辑是——用用户的需求倒逼组织的生长路径。不是把用户当“对象”,而是让用户成为“合作者”。这不是品牌战略,这是运营哲学。

用户不是“接收者”,而是“决策者”

今自在自创立起,就干了一件业内少有人敢做的事:让用户定义酒体。

在酱酒这个仍由“专家审美”和“传统经验”主导产品开发的行业,今自在反其道而行之,用上万人次的盲评测试,用真实反馈不断优化配方、瓶型和工艺逻辑,才最终定型出他们的产品。

这不是营销噱头,而是一种真正的产品哲学:“用户的品质感知才是唯一的胜负裁判。”

“干净、协调、柔和,体感更轻松”——这不是广告语,是用户喝完酒后的真实反馈,也是今自在建立口碑传播机制的出发点。甚至在公开、公证人员在场的盲评擂台赛中,今自在最近几场胜率达到73%。这份“敢比”的底气,不是靠品牌叠加的滤镜,而是靠实验室数据和用户口碑一点点砌出来的。

今自在创始人浦文立与研学团队探讨交流。

在交流会现场,有企业代表提问,“盲评的胜率这么高,是如何操作的?”

浦文立回答说:“我们不操作,我们生比。”这句话很土,却很猛。中午的招待饭局,就来了一次这样的“生比”,三款千元价位产品摆在嘴巴很刁的研学客人面前,没有任何铺垫,7:4:1的结果很有信服力,盲评7个人选今自在。

用“品质+结构”双重对抗行业惯性

今自在还在做另一件行业不愿做、也不敢做的事——主动提高成本。

在众多酒企“节流、降本”的趋势下,今自在却砸下更高基酒成本,打造“1+1+N+N”模式。即:用短链流通(第一个1)节省中间环节,把钱砸在真正的高品质基酒构建上(第一个N),再配合用户参与(第二个N)形成完整闭环,最终实现与一线名酒品质匹敌但价格更理性的产品。

今自在模式介绍。

总之,今自在没有品牌溢价,只有品质实价。其“轻松体感”的表达也找到了科学支撑:在一份由今自在自掏腰包送检的酱酒检测报告中,其杂醇油含量仅为行业均值的52%。这一与“宿醉、辛辣、刺激”直接相关的数据背后,是消费者“边喝边醒、打圈不回头”的真实感知。

观察:不是突围,而是重构

今自在不是在“找路突围”,而是在“另起炉灶”。

在行业全面进入“缩量+洗牌”阶段的当下,今自在以“用户倒逼”为杠杆,撬动了酒业商业逻辑的根基。它不是更好地适应旧游戏规则,而是干脆自己写了新规则。

这是一个真正值得行业关注的样本。当许多企业仍困在“历史优先、传承优先、渠道优先、话术优先”的惯性思维中时,今自在坚持“做用户感知到的品质,构建用户参与的结构”,或许才是那个真正能带酒业穿越周期的答案。

来源:红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