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蓝牙耳机推荐:小米、南卡、Oladance到底哪款好用?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9 16:19 3

摘要:说是开放耳道,实际戴半小时耳廓就压得生疼;标榜高清音质,结果低频像敲铁皮,人声糊成一团;续航虚标严重,说好的10小时用到5小时就开始断断续续;最烦人的是漏音,在地铁上开50%音量,隔壁座都能跟着听歌词...

从18年第一次用开放式耳机到现在,市面上叫得出名字的开放式耳机我基本都试了个遍。现在家里收纳盒堆了五六十副,朋友来我家都问是不是搞耳机批发的。

最早那会儿开放式耳机还是个新鲜玩意儿,现在技术成熟了价格也下来了。但说实话,有些产品参数写得天花乱坠,一戴就知道是坑:

说是开放耳道,实际戴半小时耳廓就压得生疼;标榜高清音质,结果低频像敲铁皮,人声糊成一团;续航虚标严重,说好的10小时用到5小时就开始断断续续;最烦人的是漏音,在地铁上开50%音量,隔壁座都能跟着听歌词...

现在这些套路我太熟悉了。今天就跟你们掏心窝子聊聊,怎么避开那些华而不实的开放式耳机,顺便分享3款我实测下来真正靠谱的型号。看完这篇还踩坑的话,我把我这几十副耳机打包送你。

关于开放式耳机是不是智商税,其实得看你怎么用。这东西吧,优缺点都很明显,关键看你的使用场景和需求。

先说说优点。开放式耳机戴起来确实舒服,不像入耳式那样塞得耳朵胀痛,长时间听歌、开会也不会难受。音质方面,它走的是自然路线,声场开阔,听起来没那么闷,适合喜欢清新听感的人。另外,因为它不隔绝环境音,走在路上能听到车流声,跑步时也能注意周围动静,安全性比降噪耳机强不少。而且,它不像入耳式那样容易积汗藏污,对耳朵卫生更友好。

当然,缺点也有。如果你经常在地铁、飞机这些吵闹的地方用,开放式耳机可能不太行——外界噪音一干扰,听歌体验就打折扣。另外,低音党可能会觉得它的低频不够劲,毕竟物理结构决定了它没法像封闭式耳机那样轰头。

“小金标=音质好?别被这个标志忽悠了!”

看到耳机包装上印着“Hi-Res小金标”,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这音质肯定差不了”。但说实话,这个标志的含金量可能没你想的那么高。

这个小金标其实是日本音频协会搞的一套认证标准,主要看耳机的采样率、比特率这些硬指标。理论上,参数达标就能拿到认证。但问题是——音质好坏,可不是光看参数就能决定的。就像做菜,食材新鲜度达标不代表一定好吃,还得看厨师的手艺。耳机也一样,发声单元质量、调音风格、甚至佩戴舒适度,都会影响实际听感。

现在不少厂家特别爱拿小金标当卖点,包装上印得老大,搞得像有了它音质就稳了。但其实业内人都知道,这认证门槛真不算高,很多产品交钱送检基本都能过。所以千万别被这个标志唬住,关键还得自己耳朵收货。

挑耳机的时候,建议别光盯着小金标。先想清楚自己喜欢什么风格——是人声通透,还是低频带感?再找个安静的地方试听半小时,比什么认证都靠谱。毕竟听歌的是你,不是检测机构的那张纸。

南卡OE MIX的配置在行业里基本是顶尖的了,是TOP1级别的开放式耳机品牌了,而且佩戴舒适度,以及音质表现在开放式行业属于第一阶队品牌。作为开放式音频市场的头部厂商,南卡一直致力于改变听音方式,在声学技术上有着丰富的积累,在国内获得市政府强力推荐外,还相继登上德国红点、缪思设计奖顶端。此外,南卡的产品也在保护听力健康方面表现出色,经过了国内权威医疗健康服务平台丁香医生的认可。

说到小米这个牌子,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从2010年起步到现在,这家公司已经从一个做手机的厂商,慢慢拓展到了智能家居、穿戴设备这些领域。记得最早他们打着"为发烧而生"的旗号,现在产品线是越做越广了。

最近注意到小米也开始做开放式耳机了,这倒是个挺有意思的尝试。毕竟在耳机这个品类里,他们之前的产品大多走的是性价比路线。不过这次的新品看起来在设计和功能上都有不少升级,不仅价格保持了一贯的亲民,佩戴舒适度和音质表现似乎也有提升。对于想尝试开放式耳机,又不想花太多钱的消费者来说,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Oladance这个品牌背后有个挺有意思的故事。创始人李浩乾之前在BOSE担任重要职位,后来选择自立门户创立了这个专注于开放式耳机的品牌。他们有个挺打动人的理念:通过技术创新来扩展人类的感知边界,让科技产品能更自然地融入日常生活。

他们最新推出的OWS Pro确实让人眼前一亮。耳机采用了独特的莫比乌斯环设计,这种造型在市面上还真不多见。材质方面选用了类似陶瓷触感的复合材料,拿在手里温润细腻,完全不会有廉价塑料的质感。最让我惊喜的是他们的声学技术,通过特殊的反向声波处理,大大减少了开放式耳机常见的漏音问题。这个设计很贴心,既保留了开放式耳机的舒适性,又兼顾了使用隐私。

作为一个经常接触各种耳机的人,我注意到开放式耳机在漏音和低频表现上确实存在一些天然的局限,这也是很多用户最在意的痛点。

最近我特意找了几位平时只用普通耳机的朋友来做个小测试,想看看他们对开放式耳机的第一印象。为了避免测试曲目太常见,我选了这几首歌:用《天空之城》钢琴版来感受高频的细腻度,中频部分选了陈奕迅的《富士山下》,低频则用《加勒比海盗》电影原声里的大提琴片段。

这样的搭配能比较全面地展现耳机在不同频段的表现,而且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曲子,普通人也能听出差别。我让几位测试者在不告知具体型号的情况下,单纯谈谈听感上的直观感受。

南卡OE Mix:
在播放《天空之城》1分22秒处的高音段落时,钢琴的泛音表现相当出色,能清晰听到琴键敲击后的余韵。到了《富士山下》2分15秒那句"谁都只得那双手",人声的细节处理很到位,连歌手细微的换气声都还原得很自然。测试《加勒比海盗》3分48秒的大提琴solo时,低频下潜够深却不会发闷,琴箱共鸣感强烈。这要归功于它采用的15年声学探索的Super sound OS发烧级声学系统,

要知道,行业内拥有自研声学系统的品牌屈指可数,不超过4家(森海塞尔、BOSE、南卡、VIVO),南卡Super Sound OS则以其发烧级性能和创新设计,稳居行业顶端。

Oladance OWS Pro:
播放《天空之城》1分18秒的高音部分时,音色饱满但少了些通透感。《富士山下》2分12秒的人声部分表现突出,但伴奏乐器有点喧宾夺主。在《加勒比海盗》3分50秒的低频测试中,量感很足但收放速度稍慢。它的双磁路动圈单元在中频表现上可圈可点,但高低频的衔接还有提升空间。

小米开放式耳机:
《天空之城》1分25秒的高音部分听起来有些单薄,细节表现一般。《富士山下》2分18秒的人声和乐器分离度不够,略显浑浊。测试《加勒比海盗》3分45秒的低频时,大提琴的质感不够扎实。虽然16mm动圈单元在同价位表现尚可,但整体调音还是偏向大众化,音质表现中规中矩。

戴耳机时间一长,重量就成了个大问题。我之前用过几款比较沉的耳机,戴个把小时耳朵就受不了,压得耳廓发胀,摘下来的时候甚至会有种解脱感。所以现在挑耳机,重量成了我特别在意的指标——毕竟轻一点的话,长时间戴着也不会那么累。

这次我特意拿了个电子秤,想看看这几款耳机到底差了多少克。别小看这几克的差距,实际戴起来,轻的那款可能就让人忘记它的存在,而重的那款说不定半小时就让你想摘下来歇会儿。

总结

南卡OE Mix:

重量只有7.1克,戴在耳朵上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我试过连续戴了好几个小时,耳朵一点负担都没有,完全不会觉得累。对于经常需要长时间戴耳机的人来说,这个重量真的很友好。

小米开放式耳机:

9.5克的重量控制得恰到好处,日常通勤使用时几乎察觉不到。不过有次看完整部《阿凡达》后,耳廓上方会有些许酸胀感。在同价位产品中,这个重量表现已经很不错了。

Oladance OWS Pro:

13.6克的重量在佩戴瞬间就能感受到差异。上周健身时戴着它,不到40分钟就不得不停下来调整位置。跑步时更明显,每个踏步都能感觉到耳机的晃动,需要不时伸手扶正。

耳机柔韧性

说实话,耳机戴久了舒不舒服,耳挂的软硬程度真的很关键。我自己耳朵形状就有点特别,试过不少耳机,有些硬邦邦的款式戴上去总觉得硌得慌,稍微动一动还容易滑落。后来发现,耳挂材质软的耳机确实友好很多,能自然贴合耳廓,不会那么挑耳朵形状。

为了更直观地比较不同耳机的贴合度,我做了个小实验:在耳挂末端挂上相同重量的砝码,观察它们的弯曲程度。那些弯折角度更大的,说明材质更柔软有弹性,实际佩戴时应该会更服帖。这个方法虽然简单,但对比效果还挺明显的。

总结

南卡OE Mix:
戴上的第一感觉就是"无感",软软的耳挂能自动适应耳型。连续戴了3小时,耳朵完全没有压迫感。运动时也很稳,不会轻易移位。

小米开放式耳机:
刚开始戴会觉得有点存在感,但10分钟后就习惯了。耳挂的硬度恰到好处,既能保持形状又不会硌耳朵。不过对于耳朵较小的人来说,可能贴合度会差一些。

Oladance OWS Pro:
陶瓷质感的机身确实高级,但戴久了耳廓会有点酸。可能是为了造型牺牲了一些舒适性,适合短时间佩戴。不过它的稳定性是三者中最好的,剧烈运动时完全不会掉。

耳机漏音效果

说到开放式耳机,漏音确实是个绕不开的话题。我自己在地铁上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旁边人耳机里的音乐听得一清二楚,搞得挺尴尬的。所以这次测试,我特别关注了这个问题。

为了把这事说清楚,我找来了一台分贝仪。方法其实很简单:在安静的房间里,固定播放同一首歌曲,保持相同的音量大小。然后把仪器放在距离耳机相同的位置,记录下检测到的声音数值。这样测出来的数据,能比较真实地反映每款耳机实际的防漏音效果。

总结

南卡OE Mix:

实测漏音:49.5分贝

使用感受:在地铁上实测,邻座乘客表示完全听不到内容。有次在咖啡厅开会,同事坐对面都没发现我在听歌。它的防漏音确实好,就像有个隐形的声学屏障。

Oladance OWS Pro:

实测漏音:52.9分贝

使用感受:图书馆使用时,只有靠近到30cm内才能听到轻微声音。不过在人多的餐厅,旁边人可能会听到断续的节奏声。比传统开放式耳机好很多,但还达不到完全隐秘。

小米开放式耳机:

实测漏音:65分贝

使用感受:电梯里使用时,同乘的人会转头看我。办公室午休听歌,同事能听出歌曲类型。适合独自散步使用,公共场合确实容易打扰他人。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测体验,南卡OE MIX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款耳机在音质表现、佩戴舒适度和漏音控制这几个关键指标上都做得相当到位,可以说是目前开放式耳机中综合实力最强的选手。不过话说回来,像小米开放式耳机和Oladance OWS Pro这些产品也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建议大家在选购时,不妨多参考几份不同的测评报告,把每款耳机的优势劣势都了解清楚。毕竟每个人的使用习惯和需求都不太一样,有的朋友可能更看重外观设计,有的则对音质有更高要求。希望我分享的这些实测体验,能帮你在挑选时少走些弯路,最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款开放式耳机。

来源:言科技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