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茂名是全国最大荔枝产业基地,仅高州的荔枝种植面积就近60万亩。每年3月至4月,漫山遍野的荔枝花肆意盛放,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花香。今年4月初,在高州的一处蜂场中,景旭养蜂合作社成员朱小雪和妻子忙碌着采收荔枝蜜。他们轻手轻脚地打开蜂箱,熟练地拿出满载花蜜的巢框,琥
茂名是全国最大荔枝产业基地,仅高州的荔枝种植面积就近60万亩。每年3月至4月,漫山遍野的荔枝花肆意盛放,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花香。今年4月初,在高州的一处蜂场中,景旭养蜂合作社成员朱小雪和妻子忙碌着采收荔枝蜜。他们轻手轻脚地打开蜂箱,熟练地拿出满载花蜜的巢框,琥珀色的蜜汁在摇蜜机中缓缓流淌,馥郁的芬芳扑面而来。
“茂名荔枝全国闻名,产出的蜂蜜品质也很好,我们年年都盼着这个时候来。”朱小雪笑呵呵地说,他们从广西来到茂名,觉得这里不仅交通便利,茂名人更是热情好客,让他们倍感舒心,仿佛回到了第二个家。像朱小雪夫妻这样的“追花人”,在茂名的荔枝林间经常可见。
朱小雪与妻子将满载荔枝花蜜的蜂巢放入摇蜜机
蜂农抱团共致富
荔枝蜜成抢手货
高州根子元坝村蜂农、景旭养蜂合作社负责人吴星亮翻开手机里的全国花期地图,介绍道:“1月我们前往云南繁育蜂群,3月就转战高州采荔枝蜜,之后一路采到广西,再继续北上……我们就如同候鸟一般,追着花期四处奔波。”身为当地蜂农与合作社带头人,在吴星亮心中,荔枝花期是全年采蜜的关键时期,而高州是他们采蜜途中至关重要的“停靠站”。每年3月,他都会密切留意荔枝花开和果农打药的情况,依据花期组织合作社成员入场,精心安排蜂场位置,精准确定最佳采蜜时机。今年,在他的统筹安排下,合作社成员们前往分界、根子、泗水等镇的荔枝林间安营扎寨,投入到采蜜工作中。
吴星亮介绍,景旭养蜂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目前有23名固定社员,既有像朱小雪这样的外地蜂农,也有本地蜂农。“以前单打独斗时,蜂蜜总被收购商压价。现在合作社统一销售,收入稳定多了。”吴星亮算过一笔账:过去蜂农养蜂,年收入大概六七万元,如今合作社社员的纯收入都超过十万元。“特别是这几年政府宣传力度大,茂名荔枝名气越来越响亮,我们的蜂蜜也跟着受益,荔枝蜜成了抢手货。”
吴星亮介绍合作社养蜂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合作社还捕捉到了新的商机,”吴星亮说,“以前很多顾客买蜜时会询问有没有荔枝卖,于是我们与当地果农携手合作,组织开展新鲜荔枝、龙眼的销售业务。”通过统一质量标准,助力高州鲜果迈向更广阔的市场,形成了“以果促蜜、以蜜带果”的良性循环发展态势。
深加工拓展市场
“甜蜜事业”再升级
产业循环效应,持续为高州的“甜蜜事业”注入新动能。近年来,高州荔枝产业蓬勃发展,为果农带来丰收希望,也为蜂农提供了丰富的蜜源,促使当地养蜂产业蒸蒸日上。据官方统计, 2024年高州市年产蜂蜜、蜂蜡等蜂产品5000多吨,年产值超1亿元。
满载荔枝花蜜的蜂巢
为提升“甜蜜事业”的产业附加值,高州市已成立54家养蜂专业合作社,为产业发展搭建优质平台,并持续探索蜂产品深加工路径。广东养蜂协会副会长、茂名市蜜蜂协会会长、高州市百兴养蜂专业合作社社长曾振华介绍,百兴养蜂专业合作社先后推出了蜂蜜水、蜂蜜酒及精制蜂蜜等系列产品,均通过SC食品生产标准认证,品质上乘。
其中,蜂蜜水采用“水蜜分离”技术,开盖即饮,方便快捷,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对于便捷饮品的需求;蜂蜜酒则开发了发酵蒸馏和直接泡制两种工艺,口感丰富,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现在,深加工产品打入更多消费市场,不仅带动了蜂农增收,还为传统养蜂业转型升级开辟了新路径,让高州荔枝蜜以更多样的形式呈现在消费者面前。
在销售渠道拓展方面,曾振华也有着清晰的规划。“我们将积极借鉴同行经验,计划带动更多蜂农亲自做直播带货。”他表示,现在市场竞争激烈,网络销售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更多的蜂农需要紧跟潮流,大胆尝试。未来协会将着力搭建电商体系,通过内容营销与品牌建设,让“真材实料”的优质产品突破价格壁垒,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正宗的茂名荔枝蜜,把这份“甜蜜”送到千家万户。
“当下,高州养蜂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但想要实现进一步突破,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谈起对高州养蜂产业的展望,曾振华说,希望政府能牵头完善养蜂标准,强化技术培训与新设备推广,加大金融保险扶持。同时,推动养蜂与荔枝、龙眼等水果产业协会数据共享,畅通全流程信息,助力传统养蜂技术升级。
产业协同促发展
生态经济获双赢
养蜂产业与荔枝产业具有天然的互补性,两者相互依存、共生共赢。
一方面,蜜蜂授粉能显著提高荔枝座果率,使果实更加饱满,助力果农增产增收;
另一方面,荔枝花为蜜蜂提供了优质蜜源,让蜂农得以酿造出香甜可口的荔枝蜜。在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这种产业协同效应得到充分体现,养蜂与荔枝种植逐步形成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
小蜜蜂在花间采蜜授粉
柏桥村“两委”干部邓林生介绍,为促进两大产业协同发展,今年2月底至3月初荔枝花期前,村委会组织干部对18个自然村开展进村入户宣传工作,向果农着重强调了花期科学用药的重要性,宣传蜜蜂授粉对提高荔枝结果率的关键作用,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果农讲解生态知识,促使蜂农和果农的合作愈发紧密,为提升荔枝品质和蜂蜜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些扎实有力的前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柏桥村蜂农莫水汉对此深有感触:“3月中旬荔枝花期时,我把蜂群迁回村里,就发现村干部已经提前做好了充分准备。”他表示,村里对花期管理的重视,不仅让蜂农们能够采到优质荔枝蜜,还能帮助果农提高荔枝座果率。既保障了蜂农利益,又促进了荔枝产业发展,实现了双赢。邓林生表示,下一步,柏桥村将持续优化花期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蜂农与果农的对接机制,逐步探索产业协同发展的具体举措,为高州“甜蜜事业”保驾护航。
如今,在高州的荔枝林间,一幅“蜂采蜜、蜜促果、果养人”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当地立足资源优势,将养蜂产业与荔枝种植深度融合,打造出一条“甜蜜产业链”——依托蓬勃发展的荔枝产业,培育兴旺的养蜂产业,在品质上精益求精,在特色上推陈出新,促进生态效益与经济价值的双赢,带动更多当地果农、蜂农走上共同富裕之路。随着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相信高州的“甜蜜事业”将结出更丰硕的果实,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