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载见辟王,曰求厥章。龙旂阳阳,和铃央央。鞗革有鸧,休有烈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
诗经283-1载见押韵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i/o二象性,✤o的鼻音二象性、✜i的鼻音二象性)「」
1.载见辟王,曰求厥章。龙旂阳阳,和铃央央。鞗革有鸧,休有烈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
2.以介眉寿,永言保之,思皇多祜。烈文辟公,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
□□□◆,□□□◆。□□□◆,□□□◆。□□□◆,□□□◆。□□□□,□□□◆。ng
□□□●,□□●□,□□□●。□□□□,□□□◙,□□□□□◙。
附注:
1、本诗押韵较为规则,主体是偶数句押韵,也即,ABCB。
2、存在前后句押韵,也即,AA。
3、存在长短句,有的两两成句,有的三三成句。三三成句的,首句视为奇数句,其余两句视为偶数句。例如,福-嘏必然押韵,公处于奇数句,可以不押韵。
4、在编写《周音》时,我认为福为i韵,之-福押韵i。现在,我认为,之为虚词,一般不作为韵脚。福存在i o二象性,古音bui、boi,可以与嘏押韵o/u。
诗经283-2载见注释1
附注:
1、载:有时,时而。
载见=时不时会见。诗人用漫不经心的措辞凸显周天子的尊贵,接见外族假王也是常见的事,虽然比每天朝会的次数少,但也是常常见之,习以为常。
2、辟:开辟,引申为新册封,新立,进而引申为新册封、新立的诸侯。
王:与周天子平级,说明这个王是外族自立为王,不在华夏体系之内。那么,辟=新立≠新册封。
辟王=外族新立之王。
3、厥章:周天子的册封。其中
章:玉章,璋。是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大刀,装上长柄,作为长兵器。在青铜时代被青铜长柄大刀替代,遂演变为礼器,与圭类似,但圭是石器长矛,两者近似,但形制略不同。圭章在演变为礼器之后,成为册封诸侯的一种凭证或信物。
再后来,引申为法典、章法。
求章=求周天子赐予玉章,成为周天子册封的诸侯。或可以理解为:求周天子治国之章法,以求自己的邦国按照周朝礼仪法度行事,表示臣服。
不管章=璋or章法,求章都应理解为:外族大王请求周天子册封为诸侯,以归王化。也就是甘愿降级,从外族的王降级为周天子册封的诸侯。
4、阳(陽):像太阳一样灿烂。也可以理解为:=煬(炀)、暘(旸)。通假字。火旺,像太阳一样灿烂。
陽-暘-煬,三者均从昜,而甲骨文昜画的是日出,从丁,为声符,古音ding,发生了i o二象性,ding→dong。d→辅音零化。
龙旂=绣着龙纹的旗帜,代表了外族大王的身份。龙旂阳阳=绣着龙纹的旗帜飘扬,就像初生的太阳一样。说明旗帜的主色调是黄色或橙色,或所谓的朱色(介于黄色与红色之间)。
5、央央:=泱泱。通假字。乌泱泱,一大片。
和铃:成对的铃铛,一般悬挂在马头上(一匹马一个铃铛),或车厢的四角(一个车四个铃铛)。也可以理解为:和鸣。形容马车众多,仪仗队声势浩大。
6、鞗:=条。通假字。条状皮革。一般是马身上的装饰,缚于马胸前,由驾驭者手持缰绳,调控马匹的方向和速度。英文harness。
7、鶬:=瑲(玱)、锵。通假字。叮当声。这里并非指代玉器玱,而是叮当声,因为马身上的铃铛和其他金属相击之声,并不是马身上有玉器。根据出土文物,马具一般不包括玉器,但有大量金属器。=锵,通假字,这样最合适,不易引起误解。
诗人之所以用了更复杂的鶬,可能形容铃声如同仓庚(黄鹂鸟)的叫声一样,而仓庚也写作:鶬鶊。
8、休:休息处,宝座。这里指的是外族大王在马车上的宝座。诗经中多见,不赘述。
9、孝:当孝子。指的是外族大王到周天子的祖庙中磕头上香,认祖归宗,以周天子的祖先为祖先,甘当孝子。
享=奉上贡品。
10、率:一连串,先后。也可以理解为周天子领着外族大王,率领之义。
可见,本诗作者为现任周天子,可能是周穆王。
率见昭考,以孝以享。 =周天子领着他拜见光辉的先祖,认祖归宗,奉上贡品。
11、介:=给。通假字,古音co。
12、言:=而。通假字。
永言保之=永而保之=永之而保之=让它永恒且保护它。
13、皇:已经去世的男性祖先。
思皇多祜=想让先祖多多保佑。
14、文:=悯。通假字。怜悯,具有怜悯之心。
烈:=列。通假字。列位。
烈文辟公=列悯辟公=列位慈祥的新封公卿。
15、绥:=遂。通假字。满足。
16、福:祼(淉guan)礼,指的是举着酒杯倒在地上,然后再倒一杯敬客人。引申为祝福,福气。
这里指的是各位新封的公卿纷纷向这位外族大王敬酒,表示欢迎和认可,欢迎加入朝廷。
17、缉熙:=咠熙。通假字。朝臣在朝堂之上议论纷纷。引申为朝臣。
18、纯嘏:=醇酤。通假字。醇酒。
俾缉熙于纯嘏= 俾咠熙于醇酤= 俾咠熙(沈)于醇酤=让朝臣们喝个够。
这里指的是祭祀之后,朝廷设宴,招待这位外族大王,各位公卿向其敬酒,表达接纳,同时大摆筵席,庆祝一番。
同时说明,国宴就在祠堂外面进行。
诗经283-3载见上古音大概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i/o二象性,✤o的鼻音二象性、✜i的鼻音二象性)「」
1.载见辟王,曰求厥章。龙旂阳阳,和铃央央。鞗革有鸧,休有烈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
di dong bi cong, co dui cui dong. dong ding dong dong, co cing cong cong. do ci dui dong, do dui do cong. du dong do co, di co di cong.
2.以介眉寿,永言保之,思皇多祜。烈文辟公,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
di co bi do, cong ding bo di, ding cong do cu. do bing bi cong, do di do bui, bi di ci cu dong cu.
□□□◆,□□□◆。□□□◆,□□□◆。□□□◆,□□□◆。□□□□,□□□◆。ng
□□□●,□□●□,□□□●。□□□□,□□□◙,□□□□□◙。
附注:
1、龍从辛,古音ding,发生了i o二象性,古音dong。
2、旂从斤,古音ding,发生了鼻音脱落。
3、央从人,古音cong。
4、见从人,古音cong,但在汉代,出现d辅音,这里取古音dong。
5、鶬从仓,古音dong。仓从今(亼),古音cing、cong。出现了c-d辅音混淆,这符合商音理论,d辅音来自c辅音。
6、思从十,古音ding,发生了鼻音脱落,这里取古音ding。
诗经283-4载见今韵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i/o二象性,✤o的鼻音二象性、✜i的鼻音二象性)「」
1.载见辟王,曰求厥章。龙旂阳阳,和铃泱泱。条革有锵,座有烈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
2.以给眉寿,永而保之,思皇多祜。列悯辟公,遂以多福,俾缉熙于醇酤。
□□□◆,□□□◆。□□□◆,□□□◆。□□□◆,□□□◆。□□□□,□□□◆。ng
□□□●,□□●□,□□□●。□□□□,□□□◙,□□□□□◙。
附注:
1、央央→泱泱。通假字。乌泱泱,一大片。
2、鞗→条。通假字。条状皮革。
3、鸧→锵、玱。通假字。金属撞击声。叮当响。
4、介→给。通假字。
5、言→而。通假字。
6、烈→列。通假字。列位。
7、文→悯。古今字、通假字。怜悯,慈悲,慈祥。
8、绥→遂。通假字。满足。
9、缉熙→咠熙。通假字。朝堂上议论,引申为朝臣。
10、纯嘏→醇酤。通假字。醇酒。
11、休→座。近义词。前人多误解,为了避免后人继续误解,予以调换。
以上只考虑通假字,并未考虑古今音变,可视为版本一。
12、保→护。同义。保护。护-祜,现代押韵u。
于是,出现版本二,20250419下午15:39
2.以给眉寿,永而护之,思皇多祜。列悯辟公,遂以多福,俾咠熙于醇酤。
来源:pluiepo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