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9日,里水镇贤鲁岛上,一条13.8公里的“花路”蜿蜒展开。南海科学高中的师生们踏着春光,穿行于万顷园艺世界、野望川露营地、莫奈花园等地的童趣之间。这场名为“花儿与少年”的贤鲁岛研学徒步活动,不仅是“五彩研学 研途有里”研学品牌的生动体验,是“百千万工程”
4月19日,里水镇贤鲁岛上,一条13.8公里的“花路”蜿蜒展开。南海科学高中的师生们踏着春光,穿行于万顷园艺世界、野望川露营地、莫奈花园等地的童趣之间。这场名为“花儿与少年”的贤鲁岛研学徒步活动,不仅是“五彩研学 研途有里”研学品牌的生动体验,是“百千万工程”的落地生花,更是一场关于“花园经济”的深度实验——以生态为底色,以教育为纽带,以文旅为引擎,里水正试图用一朵花与一场徒步的力量,撬动大湾区生态文旅示范区建设的全新可能。
徒步正式出发。
贤鲁岛:
从“生态孤岛”到“湾区绿心”的蜕变
贤鲁岛,广佛交界处最大的江心岛屿,曾因交通不便长期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随着里水镇“12447”新部署与“三湾四示范区”规划的推进,这座岛屿的命运悄然改变。
“三湾”战略中,贤鲁湾占其一。“三湾”的提出,正是基于对其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的深刻认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开发,将“湾”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里水镇的高质量发展。
师生徒步贤鲁岛。依托其万亩花卉基地、岭南水乡风貌和未过度开发的自然资源,贤鲁岛成为里水镇“千亿工业强镇”转型的重要支点。数据显示,2024年贤鲁岛游客量突破50万人次,花卉产业年产值超3亿元,但单一赏花经济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如何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动能?里水镇的答案是:以“花园经济”为轴,推动生态、文化、教育、商业的跨界融合。
此次徒步季正是这一思路的实践样本。活动路线串联万顷园艺世界、野望川露营地、莫奈花园等标志性景观,沿途设置“小红花打卡点”“种子纸种植”等互动环节。游客不仅能赏花,更能“带走一片花海”——购买花艺文创、参与种植体验,甚至通过企业品牌展示区了解本地特色产品。这种“体验式消费”模式,让传统的“赏花经济”升级为涵盖研学、休闲、商业的复合型产业链。
师生徒步感受贤鲁岛生态文旅示范区活力。“四示范区”中,贤鲁岛生态文旅示范区将立足贤鲁岛这个广佛之间最大岛屿的独特乡村风情,依托贤鲁湾策划水、乡、花、园持续精彩的乡村文旅盛宴,打造集演艺娱乐、花卉游赏、田园风光、疗愈身心于一体的大湾区生态文旅示范区。可以说,这次徒步活动,正是里水镇唤醒贤鲁岛生态文旅示范区的“一把钥匙”。
“徒步+教育”:
一场行走的人文生态课堂
“让青春脚步丈量生态之美”——这句活动口号背后,是南海科学高中与里水文旅集团共同策划的深层考量。作为首场以教育为核心的徒步活动,其意义远超一场春游。
徒步路线中,“花语心愿”墙前,学生们用许愿卡写下对未来的期许;“花影”打卡点的镭射光影装置,将光的物理原理融入艺术体验;“花韵”站扫码聆听“那年花开”的故事,则让本土历史以声音形式被年轻一代感知。
快乐徒步。“教育不止于课堂,成长更在于实践。”南海科学高中副校长潘浩才表示,徒步路线串联起贤鲁岛的花卉景观区、生态休闲区和特色小店,每一步都是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度体验。不仅是一次强身健体的户外实践,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希望通过活动让同学们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磨砺意志品质;在探索乡村发展的过程中,感悟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活动还特别邀请商家等群体参与,他们在途中设立补给站,提供玫瑰蛋糕、茉莉花茶等创意产品。一位商家感慨:“当年我们在这里种下的树苗已成花海,今天带着孩子回来,既是传承,也是新的开始。”这种跨代际的情感联结,让贤鲁岛从地理坐标升华为集体记忆的载体,为地方文旅注入人文温度。
现场打卡。通过“徒步+教育”的多元场景设计,活动将自然景观转化为可体验、可传播的文化符号: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商业逻辑,在种植点参与生态共建,在打卡点感受艺术与自然的交融。这种“软性植入”,让生态资源不再是静态的风景,而是动态的经济载体。
花园经济:
从“流量”到“留量”的破局之道
传统赏花经济往往陷入“昙花一现”的困境,而贤鲁岛的探索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场景创新延长消费链,将“一次性游客”转化为“深度参与者”,里水的“花园经济”正尝试构建更完整的价值链。
此次贤鲁岛研学徒步季的成功举办,为贤鲁岛生态文旅示范区建设提供了三点启示:
其一,生态价值需与文化IP共生。 单纯依赖自然资源易被复制,易陷入“投入大、收益低”的困局。里水镇通过设计体验式活动、开发衍生产品,让生态资源转化为可交易的服务与商品,形成“保护—增值—反哺”的良性循环。“花儿与少年”通过故事化场景、情感化设计,构建了独一无二的文化符号。
徒步现场青山绿水美如画。其二,跨界融合是破圈关键。 教育、商业、科技的融入,让传统文旅跳出“门票经济”局限。里水文旅集团总经理麦燕冬表示:接下来要促农文旅的一二三产融合,特别是贤鲁岛,重点结合蝴蝶兰的产业基础延伸蝴蝶兰文化体验项目,探索“烟花+农文旅”融合新模式,打造“昼赏花海·夜观烟火”的新文旅业态。
其三,Z世代是生态经济的核心用户。年轻一代对“仪式感”“社交属性”“低碳理念”的偏好,正在重塑文旅消费逻辑。贤鲁岛徒步中,镭射光影、许愿墙、种子纸等设计,正是精准捕捉了这一群体的心理需求。
贤鲁岛花园经济蓬勃发展。活动终点处,纱幔与鲜花装饰的“花梦”场景前,一位参与学生写下这样的感悟:“我们走过的不仅是花路,更是一条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
师生合照。当前,里水正打造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活空间宜居宜业的“三生融合”示范镇。贤鲁岛的故事印证了一个道理:在高质量发展命题下,生态与经济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以花园经济为切口,以人文情怀为纽带,一座岛屿的蜕变,正为大湾区探索出一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兼得的新路径。而这,或许才是“花儿与少年”最动人的篇章。
文/南海融媒记者 陈志健
图/南海融媒记者 陈志健 赵汝晴
视频/南海融媒记者 邓清华
来源:佛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