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融合思政教师专业优势,组建教师法治服务团队,以“法治中国”建设为使命坐标,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实践,构建“普法宣传-检察听证-企业实践”三位一体的社会服务体系。2022年以来,学院教师累计开展基层法律服务活动近百次,惠及群众与企业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融合思政教师专业优势,组建教师法治服务团队,以“法治中国”建设为使命坐标,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实践,构建“普法宣传-检察听证-企业实践”三位一体的社会服务体系。2022年以来,学院教师累计开展基层法律服务活动近百次,惠及群众与企业超万人次,以“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的双向奔赴,将法治课堂延伸至社区基层、司法现场和企业一线,为新时代法治社会建设注入高校智慧力量。
多维普法:法治宣传融入基层肌理
学院打造“课堂-媒体-社区”普法矩阵,组织骨干教师深入基层开展公益普法。通过广西电视台《大家说法》栏目,将严谨晦涩的法条转述为生动的法治故事,在南宁广播电台创新“以案释法+互动问答”模式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广受好评。学院教师还多次应邀前往南宁市兴宁区社居,围绕婚姻家庭、劳动权益、消费维权等民生热点开展公益普法讲座,通过现场咨询、案例剖析等方式,为居民提供常态化法律服务,有效提升基层群众法治意识。
深度听证:专业力量助推司法公正
学院教师受聘担任检察机关听证员,深度参与基层司法实践。在南宁市各城区检察院开展的65件次听证案件中,涵盖拟不起诉案件、刑事申诉案件、行刑反向衔接案等多类型复杂案件。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提出专业评议意见,为司法机关依法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以实际行动维护司法公信力。检察机关工作人员表示,高校教师多角度的学理分析为案件办理注入新视角,特别是在处理新型社会矛盾时,法治理论与司法实务的碰撞常能产生突破性思路。
精准助企:法治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学院教师通过企业实践锻炼,开展“法治护航”公益行动。针对企业法律风险防控需求,参与编撰近40万字的《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手册》,系统梳理建设工程领域法律风险,形成涵盖民事、行政、刑事责任的防控指南,为企业提供“全周期”法律风险防范方案。同时,受聘担任自治区市场监管部门专家顾问,深入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服务,通过合规管理指导、涉外法律咨询等举措,帮助企业构建法律风险“防火墙”,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从多维普法到司法听证再到企业法律风险防控,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用实际行动诠释“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让“行走的法治服务队”既在基层一线播撒法治种子,又在治理前沿破解法治难题,更通过“校-社-企”协同机制,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写下生动注脚。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