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患者不只活得久、还要活得好,我们的新选择来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9 20:02 2

摘要:其实,不止患友群里的张大叔,多项研究也提示:我国前列腺癌初诊患者中,仅约1/3属于局限期,其余多数在确诊时就已是局部晚期甚至发生远处转移,预后并不理想[1]。

其实,不止患友群里的张大叔,多项研究也提示:我国前列腺癌初诊患者中,仅约1/3属于局限期,其余多数在确诊时就已是局部晚期甚至发生远处转移,预后并不理想[1]。

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来说,尽管眼下仍有多种传统治疗路径,如内分泌治疗、化疗、靶向治疗等,但不少患者和李大爷一样,已错过根治性手术的最佳时机,治疗手段也变得捉襟见肘:耐药、副作用、骨转移病灶持续进展……让晚期觅友的生存困境更加严峻——数据显示,5年总体生存率仅为69.2%[2]。

那眼下,还有哪些新型的治疗方法呢?

正如李大爷提到新型疗法,包括放射配体疗法(RLT)和其他靶向精准治疗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了觅友们的希望之光。那么,RLT到底是个什么?和其他疗法有何不同?又适用于哪些人?今天,就让科普君来跟大家好好说道说道。

在此类靶向创新疗法中,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它的“靶子”——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

PSMA是一种Ⅱ型跨膜糖蛋白,在正常前列腺组织和其他非前列腺组织中,它的表达较低。可一旦前列腺细胞发生癌变,PSMA的表达就会火力全开——前列腺癌细胞表面高度表达PSMA,其水平甚至是正常组织的100到1000倍[3],并且在前列腺癌进展阶段PSMA仍会持续升高[4],成了前列腺癌细胞名副其实的“身份证”。

所以,我们可以把PSMA想象成癌细胞身上的“靶心”,而RLT治疗就像是一支携带了导航系统的“精准追踪魔法核弹”。这种核弹装载着放射性核素,比如大家常听说的177Lu,一旦识别到PSMA这个“靶心”,就会在癌细胞上定点引爆,释放能量辐射,精准摧毁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组织几乎没影响,别急,科普君会在下文中细说。

正因为PSMA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高度表达,它才成为当前精准诊疗领域的明星靶点,也是RLT得以对症下药的关键基础。可以说,有了PSMA这个“靶标”,RLT才能实现“指哪儿打哪儿”,在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时大显身手。

RLT是一种基于“双重精准打击”策略的靶向治疗方式,核心在于两个关键环节:精准定位与靶向杀伤,分别对应“导航员”机制和“弹头”机制,共同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消除。

“导航员”机制:精准锁定病灶

这一阶段的主角是配体,它的任务就像一名经验丰富的“导航员”,能够精准识别并紧紧抓住癌细胞表面的“靶标”——PSMA蛋白。

这个过程就像导航员依靠卫星信号寻找目标位置一样,配体会带着放射性核素177Lu装置在体内游走,一旦发现表达PSMA的癌细胞,就会牢牢附着在它上面。与此同时,医生还可以通过影像技术(比如PET/CT)实时监控这些配体的行踪,从而准确掌握癌细胞藏在哪[5]。

图片来源:摄图网

“弹头”机制:定向放射杀伤

定位完毕之后,轮到“弹头”登场了。放射性核素177Lu,就是这枚导弹的“高能爆破核心”。

177Lu能发出β射线,虽然听起来威力不小,但它是个近战型选手——射程短、精准狠,辐射范围只有不到2毫米,大约只影响12个细胞的直径距离[6]。因此,它能做到伤害目标癌细胞,几乎不波及周围健康组织。

总的来说,RLT能像雷达一样识别癌细胞,又能像狙击手一样定点清除。尤其是对于那些已进入去势抵抗阶段(mCRPC)的患者,它提供了一种创新治疗方案。

温馨提示本文仅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诊疗。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本文中所涉及的信息旨在传递医药前沿信息和研究进展,不涉及诊疗方案推荐,临床上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与指导。

参考文献:

[1] HAN B F, ZHENG R S, ZENG H M,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J]. J Natl Cancer Cent, 2024, 4(1): 47-53.

[2]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前列腺癌学组. 前列腺癌筛查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J]. 中国癌症杂志, 2021, 31(5): 435-440.Prostate Cancer Group, the Society of Urogenital and Reproductive System Tumor, China Anti-Cancer Association. China expert consensus on prostate cancer screening (2021 edition)[J]. China Oncol, 2021, 31(5): 435-440.

[3] 莫奕文,李汝平,樊卫. 肿瘤影像学, 2023, 32(3):205-212.

[4] Hupe MC, Philippi C, Roth D, Kümpers C, Ribbat-Idel J, Becker F, Joerg V, Duensing S, Lubczyk VH, Kirfel J, Sailer V, Kuefer R, Merseburger AS, Perner S, Offermann A. Expression of 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 (PSMA) on Biopsies Is an Independent Risk Stratifier of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 at Time of Initial Diagnosis. Front Oncol. 2018 Dec 20;8:623. doi: 10.3389/fonc.2018.00623. PMID: 30619757; PMCID: PMC6307416.

[5] Sartor O, de Bono J, Chi KN, et al. Lutetium-177-PSMA-617 for 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N Engl J Med. 2021;385(12):1091-1103. doi:10.1056/NEJMoa2107322.

[6] University of Chicago Medicine. Lutetium-177 PSMA Therapy for Prostate Cancer (Pluvicto). Accessed October 3, 2023. Lutetium-177 PSMA Therapy for Prostate Cancer (Pluvicto) - UChicago Medicine

来源:癌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