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夜空】第247期|舒铭华:七约桃花源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9 22:41 2

摘要:桃花源里人家,黟县碧阳镇南屏村,许学超脚蹬胶靴、头戴草帽,和大家一起挑秧苗、晒稻谷、酿米酒,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作“徽州农夫”。

新安

夜空

让文学唤醒梦想 用艺术点缀人生

七约桃花源

舒铭华

桃花源里人家,黟县碧阳镇南屏村,许学超脚蹬胶靴、头戴草帽,和大家一起挑秧苗、晒稻谷、酿米酒,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作“徽州农夫”。

黟县产业园区“七约米酒”工厂内,浓郁的酒糟香味扑面而来,浸满了车间的每一个角落,工人们各司其职,浸米洗米、蒸煮拌曲、灌装灭菌……许学超在研发室内,带领技术团队研发新产品。

种植有机稻,生产有机米酒,创办耕读学堂,举办稻田艺术节,在和美乡村建设的火热土地上,新农人许学超和他创办的“七约农场”如同一颗新星,散发着独特耀眼的光芒。

白鹭翱翔,青山绿水,民风古朴。

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植保专业的许学超在经历过几年城市创业奔波后,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从家乡铜陵市来到黄山脚下黟县碧阳镇南屏村。

南屏村是皖南一个幽静的古村落,背倚林沥山,曾是《菊豆》《卧虎藏龙》等多部影视剧的拍摄地,保存着一百多幢徽派明清建筑,祠堂民居、青瓦白墙、层楼叠院、古巷古井、砖木石雕和马头墙随处可见,村后山如屏障,清澈的泉水从山中流出,浸润这片宁静的土地。

2015年,许学超与同伴承包了20亩土地,种植有机蔬菜,由于当地山区生态佳,野猪和群鸟经常光顾,收成并不好。后来改种有机稻谷,创办了“七约农场”。

七约,谐音“契约”,包含真实、自然、专注、合作、分享、感恩、博爱七重含义。

许学超希望延续古徽州人重视契约的精神,做到不用农药化肥,传播零添加、有机、生态的农业理念,带领乡亲们致富。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农场的有机理念和当地村民的传统思想产生了冲突。七约农场坚决排斥一切化肥工业产品,耕地、插秧、除草都坚持人工劳作。村民们质疑:“不用化肥哪来产量?一群大学生什么都不懂。”第一年秋天,七约农场的稻谷产量一亩田不到500斤,比使用化肥的田少了一半。

他们顶着压力坚持种有机稻,一有空闲,就向当地村民学习如何用牛粪、菜籽饼、红花草等肥田,同时也教村民们生态农学知识。他们把育秧田选在背靠村落的南山山脚下,为的是第一道山泉水从这里流过,避免灌溉用水带来残留化肥和农药。

五月插秧,农场请村里80多岁的老爷爷亲自指导;拒绝化学肥料,完全使用有机肥料和天然绿肥;不用除草剂,坚持人工除草;不用化学农药,用生态和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七约稻米,灌溉的是山中的清澈泉水,呼吸的是PM2.5常年保持在30以下、高负氧离子的纯净空气。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秋收产量达到每亩700斤,打消了村民的顾虑,也吸引了更多村民加入七约。农场逐渐走上正轨,并继续探索新的发展之路。

人们都说,许学超与邵如意这对“新农人”的爱情宛如世外桃源中的童话。

2016年6月,大学毕业走出南屏村,在上海从事了四年品牌服装外贸行业的邵如意回到家乡,偶然听说村中有几名大学生种有机稻、创办农场的故事,于是怀着好奇心打探到农场找到许学超。“第一次见面,他站在田里施肥,看上去真的是又黑又土。后来他带我围着田边走了一圈,跟我说农场的一大亮点是那棵好几百年的桂花树,只要在树下许愿,心愿准能成。”邵如意说。

两个年轻人后来越走越近,“又黑又土”的许学超身上有着一股从不轻言放弃的韧劲、执着坚持的干劲。或许是被这片土地的自然之美和许学超对事业的执着所吸引,他们一起见证着七约农场的成长。从最初的20亩土地,到如今的规模不断扩大,他们的爱情也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他们的日常生活充满了田园诗意,你耕地,我插秧,稻子成熟的时候,一起收获。清闲下来,一起并肩看夕阳。村民们常打趣道:“学超的眼神有多深情,如意笑得就有多灿烂。”他们的爱情故事被当地村民称赞为世外桃源里的爱情,这份爱情不仅是两个人的甜蜜,更是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水稻扬花的时候,这两个自称“农夫”的年轻人,拍婚纱照选的背景就是南屏村古民居,还有绿油油的稻田。

2017年11月18日成为最难忘的一天,他们在自己农场刚刚收割过的稻田里举办了婚礼,镇里、村里的有关领导,昔日的同学同事,南屏村的乡亲们,还有媒体的朋友都来参加了他们的婚礼,见证了这一浪漫爱情故事,为七约农场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这大概是七约农场最浪漫的一天。

此后俩人比翼双飞,同甘共苦,虽然经历过屡战屡败、备受打击的创业挫折,但也收获了风雨后的彩虹。

邵如意常说,学超有很好的理念、想法,而我则更像他的职业经理人。

虽然七约农场的有机稻产量有所提高,但许学超敏锐察觉到销售市场上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要想让农场持续发展,必须寻找新的突破点。经过多次市场调研考察,他将目光投向了米酒。徽州农村自古以来就有做米酒的传统习俗,米的品质对米酒的口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采用有机稻米做米酒不仅可以延长七约稻米的加工产业链,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新的选择,同时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2017年,在南屏村的酒坊里,他们酿出了第一杯七约米酒。

2019年,公司通过在西递宏村、黄山、太平湖等旅游景区市场铺开产品和进行电商销售,当年销售额达到500万元。

2021年,七约农场的有机稻米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销售量连连攀升……

“经过近十年有机生态体系建设,我们实现了从种植稻米到酿造全程有机,黄山山泉水、非遗老工艺与现代酿酒技术相融合,酿造出了高品质的好米酒。”许学超自豪地说。在邀请专业酿酒技艺传承人指导后,他们还根据不同品种的稻米,相继研发上市“七约醇香米酒”“七约红米酒”“七约黑米酒”等。2020年父亲节,酒厂推出新款米酒产品,名为“陪爸爸喝一杯”。学超说:“这款米酒包含了我对父亲的深深感恩,自从我到黟县创业后,父亲也停下了在家乡铜陵多年从事的木匠工作,来到黟县南屏村帮助打理农场。”这一年七约米酒系列产品拓展至20多款,酒厂还请中央美院的教授设计了年轻人喜爱的瓶型、包装等,2022年上半年七约米酒销售额达到600万元。

七约农场的发展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他们将“公司+基地”生态农业模式从碧阳镇南屏村、古黄村延伸至宏潭乡溪下村等十多个村,总规模1000多亩,并以市场价的3倍收购有机稻,带动了多个村集体及农户增收。因与七约农场签订订单种植合同,溪下村集体收入年均增收8万元,古黄村年均增收10万元,此举带动全县600多农户年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在七约带动下,黟县米酒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上规模的企业已达3家。

许学超和七约农场的年轻人,用火热的青春诠释新农人的担当与梦想。他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楫笃行,示范引领,为黟县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带领更多农民走上有机农业之路。

作者简介

舒铭华,黟县文联副主席、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国内100多家报刊发表文学、纪实作品200多万字。

黄山日报

文创设计|神兽工作室

策划|胡青丝

制作|陈夏暑

摄影图片|作者提供

联合出品|黄山市作协

征稿邮箱|hsrbxayk@163.com

(微信同步)

新安夜空

本栏目面向全社会征稿,题材不限。只要您有打动人心的瞬间,请务必记录下来,投给我们。可配图!可配乐!可搭配一切美好的元素。

要求:原创首发!要有正能量!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稿件一旦被采用,作者将获得保底稿酬+阅读量对应比例奖金。

值班编辑:王婧

责任编辑:胡玉琪

二审:徐海生

终审:李学军

来源:黄山在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