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专注医械领域15载,他用专业、坚守与担当,为临床一线医疗设备的平稳运行保驾护航。他曾在2022年“好医工”全国医学工程师竞赛中,荣膺医院全国能手50强。
医械护航能手
——记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全国医院‘好医工’50强”获得者马春贵
专注医械领域15载,他用专业、坚守与担当,为临床一线医疗设备的平稳运行保驾护航。他曾在2022年“好医工”全国医学工程师竞赛中,荣膺医院全国能手50强。
他,就是石河子市人民医院设备物资管理科的马春贵。
“医”线幕后的工匠
自2010年起,马春贵便深深扎根于医院物资设备管理领域。15年来,他穿梭于医院的各个角落,累计完成6000余台次医疗设备的安装维修。
危难之时显身手。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如袭来。马春贵在风险面前不退缩,作为首批志愿者奔赴八师抗疫第一线泉水地医院。
在那里,他面对269套价值98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包括方舱CT、消毒供应室内相关设备、医用气体工程、移动DR、呼吸机、B超、监护仪等。时间紧,任务重,他顾不上休息,迅速投入到设备的参数制定、安装调试、验收与维护保养工作中。
他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汗水湿透了衣衫,疲惫写在脸上,但他从未吭过一声。
他深知,这些设备是抗疫的“武器”,只有让它们正常运转,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救治。
2021年,新院区传染楼、隔离病房楼被定为新冠疫情第一后备医院,马春贵再次负责配置并协助安装医疗设备620台次,他奔忙在各个科室,确保每一台设备都能按时到位,正常运行。
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在忙碌的工作间隙,马春贵还是一位“知识传播者”。他将多年积累的经验精心整理,形成各类课件,为医院同仁传授设备知识。他还是勇于挑战的“赛场勇士”,在全国赛场上斩获佳绩。他更是勤奋钻研的“学术探索者”,积极参与院级课题,发表多篇论文,为医疗设备管理领域贡献自己的知识结晶。
2024年,医院搬迁的重任来临,他带领团队顺利完成上千台精密医疗设备的拆、装、调试工作,保障新院区顺利开诊。
他的故事,是无数个日夜坚守的缩影,是每一次精准维修、每一回紧急驰援的积淀。
精技增效 与时俱进
马春贵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设备说明书和维修笔记。他说:“医疗设备更新换代快,不学习就会被淘汰。”
心内科的主动脉球囊反搏设备,是心脏重症治疗中的关键设备。然而,它的电源块突然损坏,联系厂家后,得到的答复是更换新电源块,需要18万元。
马春贵深知设备对于患者治疗的重要性,也明白医院的资金要花在刀刃上。于是,他主动请缨,开始自己购买配件,利用业余时间查阅大量相关资料,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虚心向相关领域的老师求教。
经过不懈努力,最终仅花费4000元就成功修复了设备,恢复了运转,为心内科的救治工作解了燃眉之急。
放射科也时常会遇到设备故障的难题。飞利浦双板DR的工作站主机主板损坏,厂家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更换新的工作站主机,报价15万元。
面对这一情况,马春贵陷入思考。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一点点排查,终于找出了主板上出现故障的电子元器件。随后,他花费几十元购买了电子元器件,仔细地焊接好。
当看到设备恢复正常运行时,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134团医院的迈瑞680TDR定位灯不工作,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厂家报价4万元。得知情况的马春贵前往134团医院,拆开该DR束光器,在确定故障问题后,从网上购买了相同型号的LED灯珠,经过仔细焊接安装后,设备照常运行了。
这一次,他仅仅花费了20元。更重要的是,医共体成员单位还有13台相同型号的DR,以后遇到这类故障,都可以用极少的费用解决。
在人民医院儿科NICU,出现了几个新生儿感染的情况。经过检查后,马春贵迅速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了婴儿培养箱。
马春贵决定将婴儿培养箱全部拆解,并对每个零件进行细致的清洁消毒,安装完成后,还进行了细菌培养工作,达标后才放心给科室使用。
为建立长效保障机制,马春贵还联系专业技术老师,借助先进质控设备,对科室所有婴儿培养箱内的温度、噪音、湿度进行全面质控检测。
同时,他还自主开展大量的深度清洁婴儿箱的对比试验。在经过长期的数据分析后,马春贵制定出了科学有效的清洁周期和详细清洁方法。
通过长期观察,婴儿培养箱再没发生感染情况。
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
服务临床 突破自我
回顾在医院物资设备管理科的工作经历,马春贵感慨万千。
尽管已全力以赴,但仍感有所亏欠。
在采购论证阶段,马春贵意识到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必须紧跟市场动态,深入了解各品牌设备的优缺点,为医院采购到性价比最高的设备。
在参数整合过程中,马春贵更加注重与使用科室的沟通,了解一线医护人员的需求,确保制定的招标参数既能满足医院发展,又能避免资源浪费。
在设备安装验收时,马春贵严格把控每一个细节,不仅要确保设备安装符合国家法规要求,还要注重设备的实际使用效果,及时收集科室反馈,与厂家沟通改进。
在设备维护保养和维修工作中,马春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学习最新的设备技术知识,制定更加完善的保养制度,力求做到未雨绸缪,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在设备报废鉴定方面,马春贵更加严谨细致,收集充分的证据,确保设备报废评估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展望未来,马春贵选择将这些反思化作前进的动力,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专业素养,以更严谨、更细致、更热情的态度,守护好医院的每一台医疗设备,为临床一线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时光荏苒。马春贵把光阴拧进一颗颗螺丝,焊入一条条电路。一颗“螺丝钉”,正发出金属般的回响—坚定、温暖,且永不生锈。(通讯员 康晓东 特约记者 陈世江 通讯员 李佳瑞 丁德欣)
来源:石河子融媒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