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红极一时的长寿花,如今为何“无人问津”,猫腻都在这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0 00:31 2

摘要:几年前,要是去花市或者超市买花,最容易看到的就是一排排开得热烈的长寿花,颜色从红到粉、从橘到黄,啥颜色都有,一盆十几块,还能开两三个月,简直是性价比之王。家里过年过节、送礼送亲戚,很多人都优先考虑它,不光名字讨喜,看着也喜气洋洋。

几年前,要是去花市或者超市买花,最容易看到的就是一排排开得热烈的长寿花,颜色从红到粉、从橘到黄,啥颜色都有,一盆十几块,还能开两三个月,简直是性价比之王。家里过年过节、送礼送亲戚,很多人都优先考虑它,不光名字讨喜,看着也喜气洋洋。

但现在呢?你再去市场逛一圈,长寿花的位置被其他品种挤得边边角角了,销量也远不如以前。很多花友开始放弃它,甚至有老花友直接说:“再也不想碰长寿花了,越养越烦心。”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受欢迎的一种花,怎么会短短几年就成了“过气网红”?

开花没错,麻烦也真多

长寿花的确能开,开花量也大,开得时候花球密密麻麻的,看着特别饱满,但花一开完,就麻烦事接踵而来。花谢之后要修剪,不然整株会因为养分分散而长势变弱。你不剪,干枯的花苞会堆在叶子上,不仅不好看,还容易滋生小虫。

有些人想着修剪就修剪吧,但剪完之后不一定就能顺利再开。因为长寿花对光照和温差要求比较高,如果没碰上合适的气候条件,它就不出新花苞,只长叶子,干耗水干耗肥,看着一点变化都没有,一年过去也不见花开,心态早就崩了。

更让人郁闷的是,它还挺挑水。浇多了烂根,浇少了叶子蔫,一会儿黄叶一会儿掉叶,根本没有名字听起来那么“长寿”。真是名不副实。

繁殖太容易,结果烂大街

说到养花,很多人都喜欢能自己繁殖的品种,图个经济实惠,繁殖一下能变成三盆五盆。但对长寿花来说,繁殖太容易也成了“原罪”。

一片叶子或者一段枝条插土里,不出几天就能冒新芽,几个月就能成盆。结果就是,家家都能自己繁殖,买花的人少了,市场供应却没减,久而久之就“烂大街”了。卖的人愁卖不掉,买的人觉得不稀罕,自然就不火了。

很多花友家里都是自己一代一代扦插出来的,原本还挺开心,后来越插越多,越养越烦,感觉像被花绑架了,想清理还不舍得丢。慢慢地,热情也就消退了。

看起来健康,其实“亚健康”

长寿花表面看着叶子油绿,株型饱满,实际很多是靠化肥和控水控温“催”出来的。一到家环境一变,那些在温室里娇养的花马上就开始“露底”。根系适应不了,叶子一下子变软,下部开始泛黄,一盆没几天就从“精致感”跌到“落魄感”。

而且很多商家为了让它花期赶上节日,会人为打控花药和激素,这样虽然短期内效果惊艳,但后期对植株伤害不小。你再想靠它自然恢复健康长势,得费不少工夫。这样一来,想轻松养花的朋友就更没兴趣了,毕竟买一盆花回来,不是为了天天救急、打营养液、翻盆修根的。

市场选择太多,它逐渐被边缘化

这几年,新品种的花越来越多,像风铃花、天竺葵、多肉界的各种杂交品种,颜色更特别、造型更新颖,甚至连一些“冷门花”都开始被推上主流,长寿花这种老品种,自然就没了新鲜感。

而且很多新品种虽然贵,但是真的更“好拍照”。现在很多人养花不仅是为了看,还是为了晒图、做布景。相比之下,长寿花的审美有点跟不上潮流了,就像老款手机,功能还是那个功能,但年轻人根本不会再看一眼。

花市里有句玩笑话:“长寿花不是养给自己看的,是用来凑热闹的。”虽然听着扎心,但确实反映了现在它的处境——红过,也被厌倦过,最后变成“谁都认识,但谁都不想养”的代表。

其实,长寿花本身没什么错,就是热度太高、太快,被市场过度消耗了。它还像以前一样能开花、能繁殖,但对现在的花友来说,那点“重复感”已经盖过了“满足感”。

来源:倾心的花小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