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笔为舟,以文为帆,番禺青少年勾勒“千年海门”文化新韵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9 23:47 2

摘要:珠江之畔,岭南风华,笔墨丹青绘就千年海门新韵。4月19日,“珠口起航 海文扬帆”2025年番禺区中小学生手抄报绘画大赛在广州市衡美高级中学举行。来自全区中小学的参赛选手以画笔为舟、以文字为帆,描绘对番禺“千年海门”文化的理解。

珠江之畔,岭南风华,笔墨丹青绘就千年海门新韵。4月19日,“珠口起航 海文扬帆”2025年番禺区中小学生手抄报绘画大赛在广州市衡美高级中学举行。来自全区中小学的参赛选手以画笔为舟、以文字为帆,描绘对番禺“千年海门”文化的理解。

千年文脉跃然纸上 多元手法演绎海韵

比赛现场,孩子们的创意如珠江潮涌般奔腾。华师附中番禺小学的《传承岭南文化》立体画作中,镬耳式山墙矗立,醒狮灵动,粤剧脸谱转盘设计更添互动趣味。作者罗孔潇同学向记者介绍:“我们用立体结构展现岭南建筑特色,用转盘讲述粤剧故事,让传统艺术'活'起来。”

学生作品《传承岭南文化》

南村镇里仁洞小学的作品《珠江丝路》则以一艘从黄埔古港扬帆启航的轮船为底图,将港口的历史感与“南海一号”的沉船故事交织,配以参观心得,将历史记忆转化为鲜活画面。

学生作品《珠江丝路》

除了传统彩绘,掐丝珐琅、拓印等非遗技艺的融入,让作品焕发别样光彩。余荫山房的满洲窗格、沙湾古镇的镬耳山墙、市桥河上的龙舟竞渡,在孩子们笔下化作立体浮雕;醒狮头饰与粤剧脸谱的3D呈现,更是别出心裁。孩子们用画笔丈量着珠江口的波澜壮阔,用文字记录着对“千年海门”的认知,让岭南古韵与现代发展在画纸上共舞。

学生作品

非遗元素焕新颜 岭南风情跃纸间

从龙舟竞渡的激情到鳌鱼舞的灵动,从飘色巡游的绚烂到粤剧水袖的婉转,参赛者们用童真的视角展现他们心中的珠江口海洋文化。陈嘉祺、陈梓珊两位同学以金箔塑造粤剧花旦,锡纸剪出木棉灼灼,广绣纹样跃然其上,形成“金锡辉映”的视觉盛宴。“金箔塑造的粤剧角色,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碰撞。”陈嘉祺同学认为,传统工艺能让作品更立体饱满,充满岭南风味。

学生作品

珊瑚湾畔小学的参赛学生表示,除了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他们还实地走访了上漖龙船厂、采访了制造龙船的师傅、参加了学校的龙舟文化活动,这些亲身体验,让他们对洛浦龙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们的作品《海悦专刊》报头、摘要、本报讯等要素一应俱全,以新闻报道形式,详实记录洛浦龙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展现校园记者对本土文化的深度挖掘。

学生作品

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通过大赛,希望学生可以沉浸式体验岭南文化和番禺“千年海门”文化,成为珠江口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传承者。据了解,本次比赛是珠江口文化溯源传播工程系列活动,由番禺区教育局主办,番禺区融媒体中心承办,旨在通过不断深化师生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为擦亮番禺文化品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岭南文化特色区贡献番禺教育的力量。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麦裕玲

来源:番禺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