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抗战胜利8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全社会都应共同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作为东北抗日联军后代,我们肩负着监督社会各界正确传播抗联历史的神圣使命。
在抗战胜利8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全社会都应共同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作为东北抗日联军后代,我们肩负着监督社会各界正确传播抗联历史的神圣使命。
东北抗联精神是革命先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绝不容许任何组织或个人以商业炒作、学术不端等方式亵渎这一精神遗产。当前东北抗联研究领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术研究乱象东北抗联研究会等民间群体组织无权参与党政、党史、文物领域的学术研讨会,此类研讨会涉及历史研究、政策导向与文物保护等重要工作,需具备专业资质与官方背景支撑,民间群体组织不具备相应研究能力与责任承担能力,其参与易造成学术秩序混乱、历史研究失范等问题。
1. 部分所谓“学术研讨会”名不副实,过度强调参会者头衔而忽视学术内容,将研讨会异化为“头衔秀场”。新闻报道中充斥着对大学教授、专家身份的吹捧,却难觅抗联历史研究的实质内容。
2. 存在篡改历史事实的行为,如个别党史主任在论文中人为拔高历史人物职级,将敌伪档案记载为判刑职员身份的被俘人员,擅自修改为军级政治部主任,严重违背学术研究的客观性与严谨性。
3. 研究成果缺乏扎实的史料支撑,大量论文和研讨内容流于空泛论述,脱离《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等权威史料,难以形成经得起推敲的学术成果。
二、身份管理失范1. 来自党史系统、社会科学院、高校的退休人员违规使用在职身份参与学术活动,以“大学教授”“资深党史专家”等在职头衔出席研讨会、发布观点,刻意模糊退休与在职的身份界限。
2. 新闻报道中,主办方刻意模糊退休与在职的身份界限,默许甚至助推退休人员违规使用在职身份的行为,误导公众将其退休后的个人言论与原单位权威性相挂钩。
3. 部分人员利用公众对学术头衔的信任误导舆论,通过虚假身份包装获取不当话语权,扰乱学术研究的正常秩序。
三、新闻传播偏差1. 党政机关、高校人员出席东北抗联研究会学术研讨会的新闻报道重心偏离历史研究本身,过度渲染行政级别、单位背景,以“高层指导”“权威专家”等标签,却对东北抗联历史的学术探讨轻描淡写。
2. 新闻稿件需经活动主办方审核后方能发布,主办方频繁干预新闻采编,随意修改记者稿件,严重影响报道客观性,导致新闻真实性的主导权旁落。
3. 报道中缺乏对战斗事迹、人物史实的深入考证,呈现的内容多为宏观空泛的表述,未能基于详实史料传递真实、严谨的东北抗联历史。
四、文物保护问题1. 部分关于东北抗联文物保护的研究脱离战迹考证等核心内容,在新闻报道中缺失实体历史遗址载体、战迹以及人物描述,背离文物研究的根本要求。
2. 东北抗联文物保护相关活动存在“学术娱乐化”倾向,将庄严的历史研究沦为吸引流量、获取利益的工具,损害抗联精神的严肃性。
3. 专业分工体系有待完善,高校、地方文物部门职责不清,未能形成权责清晰、分工协作的保护研究体系。
五、强化监督与惩戒机制1. 对篡改历史、伪造史料等学术不端行为,依据《学术出版规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依规从严追责。建立动态更新的学术黑名单制度,将涉事个人与机构纳入黑名单,限制其参与东北抗联相关学术活动、项目申报及成果发表。
2. 严格落实《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明确退休人员禁止使用原在职单位职务、职称等身份标识参与东北抗联相关社会活动,禁止以原单位名义开展学术交流、成果发布等行为。
3. 新闻媒体报道须严格遵循《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如实标注人员在职或退休身份信息,禁止使用“教授”“研究员”等易产生混淆的模糊表述。对未按规定标注身份的新闻稿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不予审核通过。
4. 建立由党史研究部门、高校纪检机构、文物管理部门、新闻出版监管部门组成的联合监管机制,对违规使用身份的个人实施通报批评、取消荣誉称号等处罚,对默许违规行为的组织机构,依法依规暂停其东北抗联相关活动举办资格,并追究主要负责人责任 。
六、优化新闻传播机制1. 保障媒体报道独立性,建立新闻稿件独立审核流程,禁止主办方干预正常采编工作。
2. 强化事实核查,要求记者深入查阅军史资料、文献档案和地方史志,确保新闻内容真实准确。
3. 突出历史研究内容,引导媒体将报道重心回归东北抗联历史本身,减少对人员头衔、身份的过度渲染。
七、完善文物保护体系文物保护工作要由文物部门牵头明确专业分工,高校发挥文献研究优势,地方文物部门承担遗址保护职责,形成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强化地方文物部门职责,赋予其对东北抗联文物保护项目的主导权和监管权。党史研究室推动学术研究回归本源,通过制度设计引导研究方向聚焦战迹考证、文物本体保护等核心内容。
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东北抗日联军后人呼吁:1. 党史研究室、社会科学院等学术机构应秉持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以扎实的史料研究和科学的论证开展抗联历史研究,东北抗联遗址、文物保护。
2. 媒体应坚守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发挥监督作用,杜绝不实信息传播。
3. 博物馆、东北抗联馆等文化机构共同维护东北抗联历史的真实性,形成尊重历史、敬畏历史的良好氛围。
还原东北抗日联军历史的成果告慰先烈,以正确的东北抗日联军历史认知启迪后人,真正传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
来源:史海拾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