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4月20号,我们正式迈入了谷雨了。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到来,这意味着春将尽,夏即将至。“雨生百谷”,谷雨这个名称很好地体现了这个时节的特点,春雨绵绵滋润万物。此时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我国长江中下游和江南一带,降水明显增多。
今天4月20号,我们正式迈入了谷雨了。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到来,这意味着春将尽,夏即将至。“雨生百谷”,谷雨这个名称很好地体现了这个时节的特点,春雨绵绵滋润万物。此时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我国长江中下游和江南一带,降水明显增多。
这个时候,恰恰是农事最为繁忙之时,“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谷雨种棉,家家忙”之类的谚语,都是在提醒着农民得抓紧时机。在南方水田之中处处都能瞧见农人们插秧的身影。此时节雨水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是至关重要的,古人有着“春雨贵如油”的说法,还有“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等谚语都能看出此刻的雨水对农作物的重要性。
谷雨时节,也是有诸多讲究的。大家于此时,会采摘些谷雨茶,走一走谷雨,祭祭海赏赏花之类的。最为出名的还得当属赏牡丹了,就像那句俗话所言“谷雨三朝看牡丹”,此刻恰是欣赏牡丹盛开的好时机,所以牡丹被称作“谷雨花”。
不过不得不提的是,去年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情况比较严重。
据中央气象台以及应急管理部的权威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中旬至2025年1月23日期间,华东、华中与华南等地的累计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少了8成以上;广东、广西等6个省区的降水量,创造了历史同期的最少记录。2024年整年,干旱灾害致使1149.1万人次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为120.62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83.6亿元。
可见干旱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多严重,我们农村有着“旱不旱就看谷雨的说法”,今日谷雨,今年旱不旱呢?我们来看老祖宗农谚怎么讲。
这句农谚,它所表达的是,在谷雨时节如果下雨了,这样一来就预示着进入了梅雨季节,雨量可能会相当充沛,甚至多到能够“浸湿屋檐”那样的程度。
从农业层面来讲,这一现象,对于作物生长而言着实有益。谷雨时节的降雨,可为春播作物给予充足的水分,促使种子发芽以及幼苗生长。并且后续梅雨季节丰沛的雨水也能一直滋养农作物,尤其像是水稻、小麦这般对水分需求较为高的粮食作物。
这种降水分布的方式能让土壤保持在一个湿润平衡的状态,这样的话,就减少了给农田浇水的次数,同时也减轻了农民的工作负担。
这句农谚表明,谷雨节气那一日,倘若天气晴朗,而且没有云朵来点缀了,那就意味着接下来很有可能会步入一个持续时长较为长久的干旱时段了。
在农耕社会,长时间未下雨,此对人们的影响是很大的。谷雨正逢春季,播种以及移苗皆处于关键时段。倘若遭遇长时间的干旱,新种下的庄稼或许无法顺利地发芽生长。对于依赖雨水灌溉的农田来讲,这意味着农作物的生长受到阻碍,产量急剧减少,甚至直接无收获。
对古代农民来讲,这不但是农事范畴的预警,更是关系到生存的威胁。长久的干旱,使水源变得稀缺,饮用水变得极为紧张,并且很可能导致粮食都不够吃。
“谷雨云压顶”指谷雨时节天空被厚重的云层覆盖,云层低垂,就是说是个阴天,“秋粮满仓顶”形象描述了出了秋季收获很多粮食的场景,粮食多到堆满粮仓,甚至顶到仓顶了。
这句农谚意思是,在谷雨这天如果天气是阴雨天的话,那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下雨或许会较为频繁,这样的话,对作物生长是非常有好处的。
像水稻呀、小麦呀、玉米这些粮食作物,适宜的土壤湿度以及充足的水分供应,能够促使根系很好的的发育,这样幼苗也会长得更茁壮。
古人觉得,如果谷雨时节出现这样的天气状况,这样秋季的粮食作物就有希望丰收了。
这句农谚反映了古代农耕社会的一种严酷的现实。我们从字面意思看,大概说的就是谷雨节气若不下雨,佃农就该将租种的土地归还给地主,不再继续耕种。
这句农谚的背后,其实隐藏着这样一种情形:谷雨如果不下雨,就预示着接下来或许会出现干旱;这时也透露出农民内心的忧虑。谷雨这一时期,是春耕的关键时刻;在此阶段倘若降雨稀少,对于农作物而言,雨水不足不但会耽误作物的播种时机,作物也很难健康生长,后面就很容易出现减产现象。
这对古代的佃农生活影响尤其严重。无雨呢意味着耕种没有希望,继续租地的话也只会背负那些无法偿还的债务,所以他们宁可放弃土地。这种抉择往往会引发贫困和饥饿,甚至对他们的生存都构成威胁。就像那句我们比较熟悉的农谚所说:“谷雨若有雨,粮满仓;谷雨若无雨,米仓空”。
综上农谚所讲,谷雨要是下雨了这预示着之后雨水或许会比较多;要是天气晴朗了,就可能表示接下来的日子气候可能会比较干,降雨稀少。
不过我们要清楚,农谚只是古人的经验总结,很多农谚并没有得到科学验证,而且农谚地域特性也是很明显的,不同地方甚至会有截然相反的说法。所以具体情况我们还是得关注气象预报。
你们那今天啥天气呢?阅读完的朋友留下一句:雨生百谷,花开百福:鹏程万里,四季平安。为自己家人和孩子祈福纳祥吧!
来源:ol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