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药行业主要分为以下六大分支,根据当前市场环境与政策趋势,理性分析。
医药行业主要分为以下六大分支,根据当前市场环境与政策趋势,理性分析。
一、医药行业的主要分支
1. 化学制药
原料药,药品生产的上游原材料。
化学制剂,成品药,包括抗肿瘤、心血管等细分领域。
2. 中药
涵盖传统中成药及现代中药制剂,政策支持但部分企业收入依赖非中药业务。
3. 生物制品
疫苗。国家统筹采购,技术壁垒高(如HPV疫苗)。
血液制品。供不应求,价格稳定。
其他生物制品。重组蛋白、单抗、细胞治疗等创新领域。
4. 医疗器械
医疗耗材。高值耗材(如心脏支架)受集采影响,低值耗材需求稳定。
体外诊断。受益于检测需求增长。
医疗设备。高端设备(如CT、核磁共振)国产替代加速。
5. 医疗服务
CXO(医药外包)。涵盖研发、生产外包,受益于全球创新药需求。
医院与诊断服务。民营医院及AI医疗数据平台崛起。
消费医疗。眼科、口腔、医美等需求刚性。
6. 医药商业
线下药店。政策放宽医保支付范围,集中度提升。
医药流通。传统分销与代理模式。
二、当前投资顺序建议
1. 创新药及生物制品
核心逻辑。政策强力支持(如“十四五”规划)、国际化(License-out爆发)、医保谈判倾斜。2023年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额超400亿美元,2025年全球市场份额有望从5%提升至10%。
重点领域。ADC、双抗、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关注出海能力强的企业(如百济神州、恒瑞医药)。
2. AI医疗与医疗数据平台
核心逻辑。人工智能技术(如DeepSeek-R1模型)提升诊疗效率,数据要素价值重估。公募基金近期大幅调仓至AI医疗平台股(如华大基因、卫宁健康),部分基金规模3个月内增长1.5倍。
应用场景。AI辅助诊断、真实世界数据分析、分级诊疗平权。
3. 医疗器械与设备更新
核心逻辑。财政专项债支持设备更新,国产替代加速(2025年目标国产化率70%)。高端设备(如联影医疗的影像设备)需求旺盛,政策规避“卡脖子”风险。
4. CXO(医药外包服务)
核心逻辑。全球创新药研发外包需求回暖,多肽、ADC等高景气赛道订单增长。2024年CXO行业触底回升,海外业务占比高的企业弹性更大(如药明康德、凯莱英)。
5. 消费医疗(眼科、口腔、医美)
核心逻辑。消费复苏叠加老龄化需求,政策支持民营医疗(如《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眼科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2500亿元,龙头企业(如普瑞眼科)受益明显。
6. 中药与品牌医药
核心逻辑。政策相对温和,品牌中药具备消费属性与稳定现金流。但需警惕集采扩围风险,优选非医保依赖型产品。
7. 医药商业(线下药店)
核心逻辑。处方外流趋势+医保支付范围扩大,龙头药店集中度提升,单店盈利高。
当前医药行业投资应优先布局创新驱动型领域,如创新药、AI医疗。及政策受益赛道,设备更新、消费医疗,同时关注周期反转机会CXO。稳健型的长期可关注品牌中药。
来源:价值投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