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72小时卖4.4万台问界M8:大环境不好?不,是你不够硬!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0 06:07 3

摘要:朋友圈里满屏都在喊“钱难赚”,可余承东一条微博直接打脸——问界M8上市72小时,大定破4.4万,小定15万!

朋友圈里满屏都在喊“钱难赚”,可余承东一条微博直接打脸——问界M8上市72小时,大定破4.4万,小定15万!

这哪是“经济寒冬”?简直是“土豪撒钱现场”。

有人懵了:不是说好消费降级吗?怎么36万的车比菜市场白菜抢得还凶?

别急着怀疑人生,今天咱们说点扎心真相:大环境不好是真的,但有些人的“小环境”,可能比你想象的硬核多了。

月薪3千喊穷,年薪百万狂买

你发现没?这两年车市有个怪现象:

10万的家用车,4S店冷清得像图书馆;

30万+的新能源车,展厅挤得跟早高峰地铁似的。

说白了,消费在“断层”——

普通人在纠结油钱涨了3毛,有钱人却在抢问界M8的“华为全家桶”:ADS 3.0智驾、鸿蒙车机、双激光雷达……

这些配置对他们来说不是“值不值”,而是“有没有面子”。

数据更打脸:2024年LV中国区销量涨了18%,茅台股价冲破2000元,三亚免税店人均消费破万。

真相:不是大家没钱,是你的圈层没触达“真买家”。

买问界M8的三种“狠人”,你在哪一层?

第一类:小老板的“社交刚需”

“开BBA见客户?人家觉得你土!现在谈生意,车里没个华为大屏,都不好意思递名片。”

问界M8的华为标,对做生意的来说就是“实力认证”——36万买的不只是车,更是“跟上时代”的入场券。

第二类:中产的“焦虑型消费”

年薪80万的夫妻俩,咬牙定了问界M8:“孩子上国际学校一年30万,家里再开个油车?怕被家长群说‘跟不上教育理念’。”

这波人表面买的是车,实际买的是“不被同龄人抛弃”的安全感。

第三类:科技粉的“信仰充值”

95后码农,抢到首发订单后发了条朋友圈:“燃油车?那是我爸的青春。华为智驾,才是我的赛博朋克!”

他们不在乎贬值,只想第一时间摸到“未来科技”。

“越贵越抢”背后的秘密:华为在下什么棋?

余承东敢把问界M8定价36万起,绝不是拍脑袋——

看准了三类人:要面子的、怕掉队的、为信仰买单的。

更狠的是,华为把车变成了“电子快消品”:

鸿蒙车机每月更新功能,不买新款就“落伍”;智驾系统按年订阅,明年不续费?你的车立马变“古董”;激光雷达、800V超充,明摆着告诉你:“早买早享受,晚买没折扣”。

这哪是卖车?简直是给中产装了个“消费永动机”!

普通人该跟风吗?先算清这笔账

如果你月薪不过万,掏空六个钱包上车,我劝你冷静——

问界M8的“豪华”,可能和你无关:

城市智驾?一线城市才能用,三四线就是个摆设;超充站?你家小区可能2030年都建不起来;华为生态?用的还是千元机,车里大屏纯属浪费。

更现实的是,这类车的保养、保险比油车贵30%,二手贬值率?参考5年前的蔚来ES8,现在打3折都没人接盘。

最后说句大实话

余承东的4.4万台订单,撕开了当下社会最残酷的真相:

有人抱怨大环境,有人默默换赛道。

普通人与其焦虑“要不要跟风”,不如看清自己的位置——

若你还在精打细算油价,不如老实开旧车;

若你咬牙能上船,记住:买问界M8的不是“车”,而是圈层跃迁的船票。

说到底,车市没有“该不该买”,只有“配不配得上”。

你说呢?

来源:热情铅笔t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