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节气,我们本该谈论播种与生长,但今天,我们更想聊聊——如何让每一滴雨,都能流向未来。
谷雨
Grain Rain
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
谷雨,是春天最后的温柔。
当雨水渗入土壤,唤醒沉睡的种子,也浸润着城市里被遗忘的角落。
这个节气,我们本该谈论播种与生长,但今天,我们更想聊聊—— 如何让每一滴雨,都能流向未来。
01
被水泥"封印"的土地,重获“新生”
传统城市像一块“防水布”,雨水只能在地表横冲直撞。而如今,不少城市启动建设海绵城市,雨水因此有了不一样的去处:
●会“喝水”的人行道:透水铺装让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
●会“存水”的绿地: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让雨水暂时停留
●会“净水”的湿地:生态滤池自然净化雨水,再排入河流
02
当城市变成"海绵",这些改变正在发生
在深圳光明区,海绵化改造后:
✅ 内涝点减少70%
✅ 试点区域雨水利用率达35%
✅ 透水铺装区域夏季地表温度比传统路面低2.5℃
在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公园:
🌱 年雨水收集量可满足自身绿化用水需求的80%
🦆 人工湿地成为鸟类栖息地
🚶 市民多了个会“呼吸”的休闲空间,成为热门生态休闲地
03
谷雨时节,感受“会呼吸”的城市角落
这个雨季,不妨去这些地方感受“会呼吸”的城市:
📍 南京河西生态公园:拥有3万平方米下沉式绿地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示范点,被住建部列为“海绵城市典型案例”。
📍 苏州工业园区:铺设海绵道路,主干道采用透水沥青;金鸡湖周边建成42个雨水花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5%。
📍 镇江金山湖海绵综合体: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也是江苏省海绵城市连片示范区,3.2公里湖岸改造为可渗透式驳岸,减少80%的面源污染;8万立方米的雨水调蓄池,联动周边23个雨水花园;周边12个小区同步改造,径流控制率提升至78%。区域水质提升至Ⅲ类标准,成为长江沿岸海绵改造标杆。
04
你可以做什么?
除了政府主导的大工程,其实每个人都能让城市变得更美——你可以
🌿 在庭院留一片渗水区,少用水泥硬化
🛒 选择透水材料的产品
🗣️ 积极参与社区海绵化改造讨论
这个谷雨,让我们:
1️⃣ 了解所在城市的海绵建设项目
2️⃣ 在小区群或家人群分享海绵城市知识
3️⃣ 记录一场雨后的积水变化
你还可以,来点不一样的“新习俗”
两千年前,人们用谷雨祭奠造字的仓颉;
两千年后,我们或许该用行动“祭奠”那些正在消失的美好——
比如清澈的河流、蓝天下的一场野餐、童年记忆里雨后泥土的芬芳……
谷雨时节,不妨——
1️⃣ 少点一次外卖(减少一次性餐具);
2️⃣ 用环保袋代替超市塑料袋;
3️⃣ 去河边散步时,顺手捡走3件垃圾。
谷雨的雨,是自然的馈赠,也是城市的考题。
当每一滴雨水都能被温柔以待,当每一寸土地都能自由呼吸,我们的城市,才能真正成为宜居的家园。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