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樱桃何需树上摘,种在盆里随手采。在东古城镇马园新村的大棚里,一排排盆栽樱桃挂满红果,更稀奇的是,这些树苗去年冬天刚种下,短短半年就迎来了大丰收。“如果大树移栽到大棚里有三年的缓苗期才能达到盛果期,我们这种基质栽培,由三年的时间缩短到六个月。”东古城镇马园新村党
我县依靠“一镇一业”、“ 一村一品”,把土特产玩出新花样。如今,小果园变身"聚宝盆",特色产业让老乡们的日子越过越甜。
樱桃何需树上摘,种在盆里随手采。在东古城镇马园新村的大棚里,一排排盆栽樱桃挂满红果,更稀奇的是,这些树苗去年冬天刚种下,短短半年就迎来了大丰收。“如果大树移栽到大棚里有三年的缓苗期才能达到盛果期,我们这种基质栽培,由三年的时间缩短到六个月。”东古城镇马园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田英冲欣喜地说道。
原来,这里的樱桃住进了"精装房",扎根特制营养土,水肥自动喂到嘴边,温度湿度一键调控,树苗只管专心开花结果。“把这些基质装袋子里面,树苗在袋子里生长,起到限根的作用。大树都是在二级枝、三级枝上结果,咱这个都在树干上直接结果,早丰产,果子个大质量好。”东古城镇马园新村支部委员田英杰介绍道。
可这么好的新技术,当初推广时,老乡们却觉得不靠谱。“首先这里边种植的苗的成本要高,这些人都考虑大树结果多,小树盆景树干就那么粗,还不如大树上小枝粗呢,长不了这么高的产量。不能搞这个。”东古城镇马园新村村民李学良说。
为了打消顾虑,村里带头搞示范。合作社腾出大棚进行试种,县里请来专家手把手教技术。当初摇头的李学良一算账,一亩地竟能多收1000斤果子。而且盆栽樱桃按盆卖是风景,论斤卖是鲜果,两头都赚钱。“解决新模式的技术问题,苗木的成本从原来的一百多块钱降到现在的十来块钱,光这一项,大约就节约整个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县林业局副局长朱金国说道。
今年开春,东古城镇的樱桃大棚成了"网红打卡地",主播们通过手机实时展示樱桃智能温控、现摘现发;快递公司直接把临时寄递点设在大棚外,以低于市场30%的价格让利果农。据介绍,2024年全镇特色种植产值突破10亿元。
“依‘特’成‘产’,通过创新和科技赋能,完善服务,用小果园串联起大产业,将特色产业延链增效、联农带农,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东古城镇党委书记张东昌表示。
来源:冠县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