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子信息类专业近些年再度火爆,分数居高不下。在国家新工科战略下,不少高校都开始强力发展电子类学科,一批院校崛起。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电子信息类的核心学科之一。
本文首发于头条1822老学长,不可搬运抄袭。
电子信息类专业近些年再度火爆,分数居高不下。在国家新工科战略下,不少高校都开始强力发展电子类学科,一批院校崛起。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电子信息类的核心学科之一。
目前各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实力如何呢?ABC发布了2025年电子科学的学科排名,50强排行榜放置于文末。
01
整体排名情况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一级学科,下设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等二级学科,毕业后从业广泛,当然要想学好需拥有较好的数学、物理基础。目前国内有电子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高校大约130所左右。ABC排名方法使用了比例制,前3%有4所,前7%有9所,前12%有15所。
ABC前10名高校,顺序为:成电、西电、清华、东南、北大、复旦、上交、西交、浙大、南大。
前10名高校来看,都是电子科学的强校。成电西电两所顶流强校激烈争夺,成电夺冠。西交的发展比较快速,进入了前7%的梯队,位居第8。南大守住前10的位置,而另一所电子信息强校北邮遗憾的出了前10名。南邮华科表现不俗,进入前12%梯队。
图源:成电官媒
02
部分院校情况
成电、西电、清华、东南、北大
近几轮学科评估看,这5所高校再加上特殊类型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构成了电子科学领域的顶尖战力。这5所高校就是统一公布的第三轮和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前5名,西电和成电作为电子信息的专门院校,占据了第四轮的两个A+。东南和清华是综合性工科高校,东南在第三轮位居第2名,第四轮A(3-5名),第五轮官宣升级。
图源:东南电院
北大是前5名中唯一的非工科强校。北大作为文理医天花板级院校,只是工科规模小,布局的工科大部分都是一流的例如电子科学、计算机等等。电子科学和物理学密不可分,物理实力强的高校,在电子科学领域往往实力都很强,例如北大南大复旦等等。
北大作为最顶尖的物理高校,电子科学第四轮A(3-5名),第五轮官宣更上一层楼。独立建院的集成电路目前已建有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微纳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
复旦、南大、西交、北邮、南邮
复旦、南大的情况类似北大,都是物理学强校。电子科学与技术第四轮A-,优势集中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在全国率先试点设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并推广全国,拥有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新一代集成电路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在集成电路独立成一级学科后,可观察第六学科评估中电子科学、集成电路两个一级学科的评估情况。
南大第四轮学科评估A-,在无线电物理和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细分领域研究全国一流。独立建院的集成电路学院拥有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开源芯片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自旋芯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等等。
图源:南大电院
西交在电子科学领域实力不俗,固体电子学和微电子学是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物理电子学是国家重点(培育)二级学科。第三轮全国第10,第四轮A-(6-11名)。ABC排名全国第8,符合西交的定位,进入全国7%行列。
北邮是电子信息强校,不过从学科评估看,在电子科学领域,相比于两电的A+以及本校的信通(A+)来看,有所偏弱。第三轮第9名,第四轮A-(6-11名)。第五轮没见到突破的消息传出。ABC将其定位位全国第11-15名区间,已与快速发展的南邮并列。
南邮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学校的王牌,入选一流建设学科,在柔性电子领域的研究颇深,拥有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第四轮B+(12-21名)。
限于篇幅,其他院校不再一一赘述。
03
回顾与建议
ABC的电子科学学科排名虽然与学科评估有很大的一致性,但仅供参考,不可用做选校依据。学科实力方面,国家有专门的学科评估、一流建设学科,这属于官方排名。学校规模不同,对电子科学覆盖的研究领域也不尽相同,有的可能只聚焦少量二级学科研究,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南邮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点下设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有机电子学和生物电子学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电子信息类是当前新工科中比较火热的领域,受益于国产替代。当然行业冷热是变动的,现在的热门不等于未来的热门,需要综合考量。要想在这个行业有所研究,读研已经成为了趋势。现在入学的,要读研的话,就业时间是7年(硕士)甚至9-10年后(博士)后。因此是否选择电子信息类取决于自己的兴趣、个人综合条件以及院校层次等等。
备注:文中如有引用的图表,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编者观点,带有局限性,不作任何决策依据。
图源:ABC
来源:Mr教育蓝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