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部汇集了孙俪、童蕾等实力派的都市剧,因胡杏儿、杨子姗等"科技脸"演员的加入,意外掀起了一场关于"演员该不该整容"的审美风暴。
当《蛮好的人生》首播收视率破1.5%时,谁也没想到,引发全网热议的不是剧情,而是剧中几位女演员的脸。
这部汇集了孙俪、童蕾等实力派的都市剧,因胡杏儿、杨子姗等"科技脸"演员的加入,意外掀起了一场关于"演员该不该整容"的审美风暴。
孙俪饰演的女主角胡曼黎,这位39岁的视后以近乎素颜的状态出镜,眼角的细纹和略微松弛的肌肤反而赋予角色真实感。
与她演对手戏的童蕾同样选择自然老去,两人在咖啡厅对峙的戏份里,每道皱纹都在诉说中年女性的坚韧。
然而当胡杏儿饰演的小三登场时,画面突然变得割裂——过度填充的苹果肌在特写下泛着不自然的光泽,与孙俪的天然肤质形成鲜明对比。
有医美专家指出:"这种'馒化'效果明显是玻尿酸注射过量导致的,会导致做表情时肌肉联动异常。"
该剧美术指导在采访中透露,为调和胡杏儿的面部状态,团队不得不调整打光方案:"我们需要用侧逆光弱化她的下颌线条,正面光要比其他演员柔和20%。"
即便如此,当剧情发展到胡杏儿与高鑫的亲密戏时,弹幕仍被"教授审美降级"的吐槽淹没。
更戏剧性的是第四集,杨子姗饰演的女法官出场仅三分钟,其突兀的鼻梁弧度就登上热搜,网友制作的"术前术后对比图"转发量突破10万。
这与剧中陈瑶饰演的职场新人形成残酷对比——98年出生的新生代演员凭借原生五官,仅用一个捧咖啡的镜头就收获"国民妹妹"称号。
回溯内娱整容史,这场争议早有苗头。
2015年《武媚娘传奇》开创"滤镜救脸"先河,2020年《三十而已》因某配角下巴透光引发群嘲。而《蛮好的人生》的特殊性在于,它首次将不同审美取向的演员置于同一现实主义题材中。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李明评论道:"当镜头同时捕捉孙俪自然的泪沟和杨子姗僵硬的苹果肌时,就像把油画和水彩画硬拼在一起,再好的演技都会被观众出戏。"
数据显示,每当"科技脸"演员出现在重要戏份,收视曲线就会出现3%-5%的波动。
令人深思的是,并非所有观众都排斥人工美。在某社交平台发起的投票中,18-24岁群体有42%认为"适当微调无可厚非",而35岁以上观众持反对意见的高达79%。
这种代际审美差异在胡杏儿相关话题下尤为明显——年轻观众更关注她172cm的气场,年长观众则无法理解"为什么找不像小三的演员演小三"。
对此,该剧选角导演无奈表示:"市场上有辨识度的中年女演员太少,有时不得不在演技和外形间妥协。"
当最后一集孙俪素颜站在落地窗前时,阳光清晰地照出她眼角的鱼尾纹。这个被观众评为"全剧最美镜头"的画面,恰是对整容争议最有力的回应。
正如知名剧评人所说:"真正的演员魅力从来不在皮相,而在她们敢于让每个毛孔都替角色呼吸。"
或许《蛮好的人生》最大的价值,就是让观众在对比中重新发现:那些会随着表情变化的皱纹,才是生活最动人的质感。
来源:阳光解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