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阵子回老家,发现隔壁张叔家起了三层小楼。一问才知道,他去年用自家院子搞秸秆饲料加工,现在月入两三万。这让我想起村里不少"隐形富豪"——他们不跑外卖不开滴滴,就靠着家门口的小作坊闷声发财。
【导语】前阵子回老家,发现隔壁张叔家起了三层小楼。一问才知道,他去年用自家院子搞秸秆饲料加工,现在月入两三万。这让我想起村里不少"隐形富豪"——他们不跑外卖不开滴滴,就靠着家门口的小作坊闷声发财。
今天我带大家看看田间地头那些藏着的6个“土作坊”,只要三五万块就能干得起来,最重要的是会用咱们农村的现成资源。
村口老李家去年花4万买了台分切机,现在每天往镇上送卫生纸。直接从造纸厂拉大卷原纸回来,按超市规格切分包装。秘诀在两头:进货要找造纸厂尾货,送货要覆盖周边30公里小卖部。赶上过年结婚旺季,定制红包装喜纸,一车货两天就卖空。
提醒:必须办齐营业执照,原纸要选带"GB"标的合格品。建议先跑通附近5个村的代销点再开工。
我们村王婶靠红薯粉条去年净赚18万。秋收时五毛一斤的红薯,做成粉条能卖到8块。首先要准备三样:洗薯机、磨浆机、及晾晒架这样的装备。现在直播间里"农家手工粉条"卖得火,火锅店也爱要这种耐煮的。记住三不晒:阴天不晒、雾天不晒、南风天不晒,宁可停工也不出霉粉。
张叔的饲料厂最聪明的操作是两头吃补贴。买粉碎机申请农机补贴,建厂房拿环保补贴。玉米秆、花生秧粉碎压块后,养牛场抢着要。进阶版是做有机肥:鸡粪+秸秆发酵,城里有机农场出高价包圆。建议先跑趟县农业局,现在这类项目扶持力度大。
表哥在浙江安吉做竹签加工,边角料都不浪费。主料做烧烤签卖给火锅店,碎料打成竹浆卖给造纸厂。关键要找对下游:一次性筷子找食堂配送商,原木桌椅腿对接家具厂。注意普通杂木比名贵木材周转快,薄利多销更稳妥。
隔壁镇刘姐把辣椒玩出花:鲜椒卖2块,泡椒卖8块,辣椒酱卖15块。秘诀是用玻璃罐+真空包装,配上"外婆家味道"的标签。红薯切片晒干装成小包,贴上"低脂零食"在直播间卖爆。重点要抓住年轻人喜好,包装设计花点小心思。
堂弟在养鸡场旁边开蛋托厂,废纸箱打成浆,模具一压成型。成本3分钱卖1毛,每天出上万个(某个地区个案仅共参考)。更妙的是边角料还能卖废品站,真正把本钱压到最低。这个项目冷门到县城都找不出三家,特别适合养殖集中区。
干这些项目要牢记三件事:
1、原材料必须就地取材,运费比原料贵就亏了
2、先找好下家再开工,我见过囤10吨粉条卖不出去的
3、头两年专注做单品,等渠道稳定了再扩展
文章结语说句掏心窝的话:别看这些生意小,真要干起来,凌晨四点就得起来验货。但比起城里送外卖,好歹是在自家院子当老板。关键要摸准门道,比如同样做粉条,会直播卖货的比等贩子收的每斤多赚2块。
来源:你的山野盆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