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寒气渐收日渐暖,燥湿健脾舒肝气 | 时节养生 · 中国人的养生智慧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0 10:28 2

摘要:二十四节气不仅是古代农业生产的指南针,还与中医养生息息相关。专栏以《时节养生——中国人的健康智慧》为依据,解读博大精深的岭南中医药文化,分享养生智慧。

编者按: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古代农业生产的指南针,还与中医养生息息相关。专栏以《时节养生——中国人的健康智慧》为依据,解读博大精深的岭南中医药文化,分享养生智慧。

谷雨,取“雨生百谷”之意,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春季将落下帷幕,时值暮春,风暖气清,正是播种良时。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随着雨量渐增,浮萍始长,布谷鸟督促人们播下谷种,柔情绵雨悉心为新种斟满,孕育一年收成的寄望。绵雨洗秽,不可谓不清净;身心敞亮,不可谓不明洁。

谷雨民俗:采谷雨茶,降降肝火

谷雨茶又名二春茶,此采茶习俗为南方特有。南方谷雨时节温度宜人、雨量充沛,茶树梢上芽肥、色绿,正是采摘好时机。捧于掌心,其茶翠绿盈盈;二指轻揉,触感柔软。清香沁人的谷雨茶亦含有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故时逢谷雨,人们结伴采茶,煮水谈笑,春天的生机在路边的泥土里、在茶里,更在人们心里。谷雨时节,采茶煮茶,身体力行,既采自然之清气,又润人脏腑,一壶谷雨茶,上承无根水,下接人间泉,可清泻肝火、辟秽明目,春季正防肝升太过,十分适宜谷雨时节的养生。

谷雨民俗:出海平安,满载而归

时逢谷雨,寒冷海水日趋温暖,游鱼嬉戏于浅海地带,正是渔民下海捕鱼的好时节。在中国北方沿海一带,谷雨时节亦是出海捕鱼的“壮行节”。正值谷雨,为讨一个“出海平安、满载而归”的好兆头,渔民们皆去海神庙或娘娘庙等地方供奉祭品,行祭祀活动,敲锣打鼓,鞭炮齐鸣,热闹又隆重地迎接下海捕鱼的新生活。

养生原则:健脾燥湿,条达肝气

此时我们在调摄养生中要结合自然环境变化,谷雨时节,虽然气候已明显变暖,但雨水明显增多,还是会携着寒湿邪气而来,若保暖不当,寒邪袭击肌表而出现鼻塞、流涕等;湿邪侵袭肌肤则易出现皮肤瘙痒起疹;湿邪困于脾,则易出现胃纳差、身体困重乏力、泄泻等不适。《素问·太阴阳明论》云:“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四季之末十八日皆由脾所主,暮春谷雨亦就是脾所主的时间段。脾喜燥恶湿,此时将要迎来炎热潮湿的夏季,可以健脾祛湿来保证脾的燥,从而保护脾的功能,可适食山药、薏米、鲫鱼、茯苓、芡实等,同时仍应防备潜伏之寒气,注意保暖,保护人体的阳气。

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养肝。肝与春季在五行中同属木,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谷雨在春,宜春游采纳明洁自然清气,调畅情志,顺应肝的条达之性;宜至户外活动以调畅一身之气血,气血冲和则万病不生。既避寒湿之邪,又秉舒畅之情,以健康之躯体会谷雨之美。平时也可以拍打人体的脾经来健脾补气,加强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从而抵御外界的湿邪。

药膳推荐

陈皮扁豆排骨汤

材料:排骨400克,陈皮3克,炒白扁豆20克,生姜、精盐适量。

做法:将诸物洗净,排骨切小块、焯水,炒白扁豆稍浸泡,所有食材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煲1.5小时,再放入适量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气健脾,理气和胃。

茯苓陈皮饮

材料:茯苓15克,陈皮3克。

做法:茯苓、陈皮洗净后稍浸泡,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中火继续煮40分钟,代茶饮。

功效:健脾理气化湿,宁心安神。

养生小妙招

(1)穴位按摩

选穴:太冲穴、风池穴。

功效:疏肝气,平肝火,散风寒。

操作方法:用拇指或食指指腹,置于穴位处按揉,力度要适中。每个穴位按揉150~200次,每日1遍。

(2)醒脾化湿香囊

材料:藿香、石菖蒲各10克,薄荷5克。

功效:醒脾开胃,化湿去浊。

操作方法:将上述药物碾碎后放入防潮袋中,再装入香囊,置于床头。每2周更换内置中药,也可以制作迷你香囊,随身携带。

走进“时节养生”的2025年,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和德叔一起“慢生活”,解读博大精深的岭南中医药文化,共享养生智慧。

官方商城下单

初审 | 冯伟怡

审核 | 张靓雯

审定 | 陈佳佳

来源:彩虹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