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城春色半程诗,万人奔跑众人欢。今天早晨7时30分,中国银行2025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在天安门广场鸣枪起跑。2万多跑者在这个春天的早晨,尽情享受着长跑带来的欢乐。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微信公众号】;
一城春色半程诗,万人奔跑众人欢。今天早晨7时30分,中国银行2025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在天安门广场鸣枪起跑。2万多跑者在这个春天的早晨,尽情享受着长跑带来的欢乐。
男女冠军均为肯尼亚选手
1956年,为促进群众性体育运动开展,北京市胜利杯环城赛跑应运而生,后改为春节环城赛跑。这成为北京半程马拉松历经半个多世纪长跑的起点。本次赛事是世界田径联合会标牌赛事、中国田径协会A1类认证赛事。赛事由北京市体育局主办,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和国际交流中心、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市田径运动协会联合承办。
自3月18日开放报名以来,吸引了大量跑步爱好者。预报名人数达到169879人,创赛事历史新高。这些热情的跑者来自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京内报名人数占比43.4%,京外报名人数占56.6%。在比赛当天,有56位大众跑者在赛道上度过他们的生日。
跨越69年的北京半程马拉松焕新升级,向更加专业的竞技比赛靠拢,力争打造赛事的新高度。今年赛道全程无折返,路程更加专业,重点对17.5公里之后的赛道进行优化,更多的直道有利于跑者成绩突破。比赛出发时间调整为7时30分,比往届推迟了半小时,从生理节律、城市交通、代谢周期与气候特征多维考量,照顾到大多数参赛者的需求。赛事细化出发区间,根据选手提交的最好成绩,细分为5个出发区间,使水平相近的选手能够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出发。所有这些举措,都是为了让选手能够赛出水平,突破自我。
伴随发令枪响起,跑者们迎着春风从天安门广场起跑,途经王府井、北京站、雍和宫、地坛等京城古迹及地标,在一步一景中,一路跑向终点奥林匹克中心区景观大道。组委会邀请了国际、国内精英运动员各16人。为激励选手创造佳绩,奖金池达到73万元人民币,并首次设置了破纪录奖。
来自肯尼亚的查尔斯·姆巴塔·马塔塔获得男子冠军,成绩是1小时0分25秒。
女子冠军同样来自肯尼亚,苏西· 切贝特·切梅内克以1小时09分07秒的成绩打破了赛会纪录。
超千人全程全力保障赛事服务
半程马拉松线路全长21.0975公里,在这条赛道的背后是一组组数据支撑着赛事的圆满运行。本次赛事共组织了205名裁判员、3300余名志愿者、3100余名安保人员及150余名环卫工人,全程全力保障赛事服务。
为全力守护跑者生命健康安全,组委会组建了更加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包含32辆救护车组,10个医疗服务点,47名AED紧急救援队保障人员、320名医疗观察员及6家定点保障医院。组委会将赛事个人保险额度由30万提升至50万,为选手参赛之路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根据赛事场地规划,组委会将卫生间总厕位增加到1171个,较往届增加455个。起点热身区、集结区共有厕位950个,增加男士棚房式卫生间,缓解男选手排队的同时,为女选手空出更多的单人厕位。赛道沿途设9个点位共66个厕位,第一个点位设置在赛道1公里处,终点区域厕位共有155个。
比赛沿途,组委会设置了7个功能站点,为跑者提供充足的补给保障,包括6.6万瓶饮用水、3.36万瓶功能饮料、6万个降温海绵、2万根能量胶、1万根香蕉、1万个沃柑等,并在终点为跑者准备了完赛奖牌、完赛毛巾及完赛能量包。
完赛奖牌与参赛服充满文化内涵
从春节环城赛到春季长跑比赛,从北京国际长跑节到北京半程马拉松,经历几度变迁,北京半程马拉松的文化底蕴一直在延续。
前不久的赛事发布会上,首届环城赛跑冠军张威的女儿张红群将珍藏了69年的冠军奖杯捐赠给赛事主办方北京市体育局。她表示:“这个奖杯不仅是我父亲的骄傲,也是全家的荣耀,现在更像是中国体育的一段历史、一份传承。”此次将奖杯捐献出来,张红群希望让更多人感受运动的精神,激励更多跑者勇往直前,超越自我。
赛前三天,马拉松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16000平方米的会场内举行。马博会涵盖衣、食、康、旅各方面选择,不仅为跑者领物等赛事服务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也为全民健身打造了集文化、商业、体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展示平台。作为北京半程马拉松的配套活动,组委会恢复了“亲子跑”。在周六,800组家庭参加活动,从6岁的小朋友到12岁的大孩子,与家长大手牵小手,度过一段美好的亲子时光。
完赛奖牌与参赛服更是充满了文化内涵。奖牌正面展示的是长跑节标识中的跑者,跑道上点缀着北京的市花月季。背面雕刻着天安门到鸟巢的赛道,上方是雄伟的长城,四周环绕着绽放的繁花与舒展的新枝,还有象征着速度与耐力的北京雨燕。名为“格致京华”的参赛和名为“京韵飞拱”的亲子跑服装,在设计上融合了象征历史与现代交汇的视觉元素,寓意跑者穿越古今,在城市的脉络中奔跑。
组委会提倡文明参赛,向参赛选手提出一次性雨衣的使用区域与要求。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选手们在进入出发检录区前主动丢弃雨衣至丢弃点。为了营造绿色的比赛环境,许多选手赛前在“无痕赛道”签名墙上签下了姓名。跑马途中,大家将喝完的水杯、用完的降温海绵投入大容量开口垃圾池,垃圾不落地,赛道更美丽。
随着中国银行2025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的举行,古老而现代的城市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与活力。跑者们在这场融合了竞技、文化与城市精神的盛宴上,跑出属于每个人的诗与远方。
北京晚报记者 陈嘉堃 摄影 刘平
来源:环球网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