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清末至今,颐和园相关论著层出不穷,研究持续升温,彰显其园林艺术的旺盛生命力。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总顾问、中国园林文化与实践研究院院长夏成钢深耕此领域40年,以严谨文风与开拓视角著成“颐和园文化研究丛书”,由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出版,近期全套
4月19日,“颐和园文化研究丛书”发布会暨颐和讲堂三山五园园林文化雅集在颐和园举行。
自清末至今,颐和园相关论著层出不穷,研究持续升温,彰显其园林艺术的旺盛生命力。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总顾问、中国园林文化与实践研究院院长夏成钢深耕此领域40年,以严谨文风与开拓视角著成“颐和园文化研究丛书”,由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出版,近期全套面世。
丛书分为5册,包括《湖山纵横:颐和园地区历史与园林新论》《湖山品题:颐和园匾额楹联解读》《湖山颂碑:颐和园地区石刻碑碣集录》《湖山集翠:颐和园地区历代文人诗文合集》《湖山真意:颐和园地区历代帝王诗文解读》,分别从景观景物、匾额楹联、金石碑刻、历代诗文、帝王原典5个方面入手,深层次解读这片山水与园林。
丛书计226万字,含插图1000余幅,融合文献典籍、清宫档案、石刻绘画等多元史料,跨越风景园林、历史地理、建筑文化等学科领域,在“三山五园”整体视域下,还原昆明湖、万寿山、玉泉山这一风景园林核心的宏大与精微。丛书立论新颖,史料注释详尽,并配有大量珍贵图片,是一套极具创新性、系统性和可读性的学术专著。
夏成钢兼顾学术研究、教学与设计,主持设计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项目,代表性作品有:北京“三山五园”区域11处公园绿地、历届国际园林博览会中的10座皇家特色北京园、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庙景观复原、中国园林博物馆、北京城市副中心景观等项目。这些设计实践既加深了学术研究的深度,并形成本丛书的一大特色,也是对研究成果的活化利用。
北京出版集团副总经理马驰表示,北京出版集团自2017年开始“颐和园文化研究丛书”的编辑工作,历时八年。“颐和园文化研究丛书”的出版对传播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对推动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北京市文物专家、原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强调,颐和园作为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其价值源于深厚的文化内涵。颐和园申遗27年来,在遗产保护和提升文化价值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本次出版的“颐和园文化研究丛书”为全市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开拓性思路,值得文物保护单位学习借鉴。
在学术雅集环节中,张新宇、贺风春、郑曦、端木岐、朱志红等行业专家分别从颐和园四季植物景观谈首都花园城市建设、皇家园林与苏州园林、皇家园林的传承与学科建设、阅读“颐和园文化研究丛书”的观后感、颐和园耕织图景区复建多个角度为读者分析、讲解了颐和园文化相关内容。
本次活动是“花开颐和 园启万象”颐和园首都花园城市建设系列活动之一。颐和园方面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世界文化遗产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文化研究、学术交流、公众教育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园林文化内涵,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为首都花园城市建设注入文化活力。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