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次全球熊猫爱好者共同参与的盛会,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熊猫家园·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自去年9月正式启动以来,在海内外掀起了一股“熊猫创意热潮”。目前,本次大赛已经圆满完成了作品征集和初评等环节,已选出210件入围作品。而五大门类和两个特别奖项,将由专家
成都是熊猫的家园,也是创意的热土。
作为一次全球熊猫爱好者共同参与的盛会,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熊猫家园·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自去年9月正式启动以来,在海内外掀起了一股“熊猫创意热潮”。目前,本次大赛已经圆满完成了作品征集和初评等环节,已选出210件入围作品。而五大门类和两个特别奖项,将由专家评委进行最终的线下终评,并在4月22日揭晓。
在此之前,有一项特别奖项,要交给喜爱大熊猫文创的网友们来决定,这就是现在正在进行的“最佳人气作品”奖项评选。在投票期间,我们还将与部分入围者对话,看看他们对熊猫文化创意的独到理解。
今天,我们对话入围“潮流玩具设计作品类”的参赛者——平面设计师佟美玲。
在作品《三星堆铠甲熊猫》里,熊猫身披青铜质感的厚重铠甲,手持一朵小花,在庄重与可爱之间,构建出一种颇具张力的反差美感。
创作者佟美玲,是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平面设计师。她告诉记者,自己一直以来都对三星堆文化颇有关注。“三星堆文化这几年挺受欢迎的,它的颜色、图案很有特点。它和熊猫一样,都是四川重要的文化符号,所以,我就想把这两个都能代表中国文化又同属四川的元素结合起来,做一个IP设计。”
佟美玲从事设计工作已有十余年,大学学习设计专业,高中时就是一名美术生。毕业后,她一直活跃在平面设计领域。她坦言,作为设计师,在创作中会倾向于选择具有鲜明文化辨识度的元素。“三星堆的青铜器造型独特、纹饰复杂,再加上它本身的神秘感,在设计图像时特别容易出效果。就像故宫文化,它的颜色、轮廓也很有辨识度,这些都是我们在视觉传播中优先考虑的。”
在谈到《三星堆铠甲熊猫》的具体设计细节时,佟美玲特别提到了“反差感”这个关键词。“我给熊猫设计的是一整套铠甲,颜色、纹样参考的是三星堆青铜器的风格。但它手里却拿着一朵小花,是为了给这个形象增加一点柔软的感觉。”她希望通过“刚”与“柔”的碰撞,为作品注入更强烈的视觉记忆点,也让传统文化以更新颖的方式呈现出来。
该作品由AI辅助生成图像,佟美玲认为,AI是一个工具,而非创作的主导。“底层逻辑还是你自己的想法。以前我们要做一个三维效果图,可能需要自己建模、渲染,或者请别的设计师来协作。现在通过AI,输入指令语言、控制风格、修改细节,可以让一个有创意的想法快速落地。”
除了这次参赛的熊猫作品,佟美玲平日里也有不少将熊猫与传统元素融合的创作尝试,比如结合青花瓷图案的熊猫摆件、灯饰小物等。“熊猫的形象已经非常深入人心,它本身就很可爱、易识别,也能很好地与其他文化元素融合。”
她也观察到,目前市面上多数熊猫文创仍以传统形象为主,“虽然熊猫的形象很经典,但可以和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结合。”她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类似文化叠加的探索,“在保留熊猫原有形象的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语言,让它承担更多文化传播的角色。”
虽然佟美玲目前还没来得及去三星堆博物馆参观,但她曾在北京看到过相关展览的宣传,对三星堆文化的兴趣也正是在那时逐渐加深。对于这次入围大赛,她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喜欢和认可自己的作品,“也希望《三星堆铠甲熊猫》能够落地,有成为实物的可能,创造出更多文化和商业上的价值。”
红星新闻记者 毛渝川 任宏伟 编辑 曾琦
来源: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