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疾控:此病进入高发期,暂无疫苗可预防!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0 10:46 2

摘要:近十年来,猩红热的发病数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呈现上升趋势。日前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发文提醒,按照广州市往年流行特点,广州市在4-6月份会出现猩红热季节性流行高峰。此病目前暂无疫苗,但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有效预防;孩子确诊猩红热后应及时就医治疗,

近十年来,猩红热的发病数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呈现上升趋势。日前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发文提醒,按照广州市往年流行特点,广州市在4-6月份会出现猩红热季节性流行高峰。此病目前暂无疫苗,但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有效预防;孩子确诊猩红热后应及时就医治疗,待病好后方回校。

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

3—15岁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

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Group A Beta-Hemolytic Streptococcus,GA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我国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行为即可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食物传播。

人群对猩红热普遍易感,但儿童和青少年是主要发病人群,尤其是3—15岁的儿童。

猩红热目前暂无疫苗可预防,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有效预防。专家建议市民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室内勤通风。猩红热高发期,尽量减少带小孩到人群密集通风较差的场所,如去尽量佩戴口罩;适当户外运动、均衡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都可以提高孩子免疫力。

在猩红热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及小学要认真开展晨、午检工作,发现可疑者应请其停课、就医和隔离治疗,同时做好环境卫生与消毒工作。

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如果孩子确诊猩红热,应避免上学,及时就医治疗,病好后方回校;被患者污染的用具可煮沸消毒,家具书桌要用肥皂水或消毒液擦洗消毒,不能擦洗的物品,可以户外暴晒1—2小时。

感染症状:发热、咽痛、皮疹

从“草莓舌”到“杨梅舌”

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感染猩红热后会有以下临床表现:

1.发热。多为持续性,体温可达39℃左右,可伴头痛、全身不适。

2.咽峡炎。表现为咽痛、吞咽痛,局部充血并可有脓性渗出液。

3.皮疹。发热后24小时内开始发疹,从耳后、颈部,然后迅速蔓及躯干和四肢;典型的皮疹为在皮肤上均匀分布,压之褪色,伴有痒感,消退后皮肤会脱屑。

4.舌苔变化。‍‍病程初期舌覆白苔,红肿的乳头凸出于白苔之外,称为“草莓舌”,2-3天后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乳头仍凸起,称“杨梅舌”。

市疾控专家提醒,得了猩红热,要及时就医,遵医嘱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为了治疗彻底,一定要遵从医嘱,按完整疗程吃药;患者应居家或住院隔离至症状消失,咽拭子培养阴性或治疗之日起不少于7天,方可解除隔离。注意多休息,保证每天的睡眠充足,房间多开窗通风。口腔护理方面,可以用温盐水漱口,每天3-4次。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伍仞 通讯员:穗疾控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宇

来源:身体焕新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