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兴183丨龙马潭区双加镇:年轻加,幸福加

360影视 2024-12-06 05:20 4

摘要:双加镇,位于泸州市龙马潭区,面积37平方公里,人口2.85万人,有2个社区、5个行政村。毗邻云龙机场,绵泸高铁、隆黄铁路交汇穿行,是全国卫生乡镇、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镇、四川省生态乡镇、四川省百镇建设试点镇、四川省十大魅力乡镇。今年上榜“2024镇域创新

小镇名片

双加镇,位于泸州市龙马潭区,面积37平方公里,人口2.85万人,有2个社区、5个行政村。毗邻云龙机场,绵泸高铁、隆黄铁路交汇穿行,是全国卫生乡镇、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镇、四川省生态乡镇、四川省百镇建设试点镇、四川省十大魅力乡镇。今年上榜“2024镇域创新发展潜力西部100强”名单。

川观新闻记者 杜杰 泸州观察 龙欣雨

十里渔湾。资料图

“近年来,镇上的年轻人为啥越来越多?”12月5日,泸州市龙马潭区双加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王敏带着疑问,去镇上年轻人中找答案。

一路走来,在“十里渔湾”的路牌指引下,鱼塘一个连着一个,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鱼儿不时窜出又落下。王敏眼尖,看到了39岁的林荣介正泡在鱼塘里网鱼。

“这就是‘龙潭鱼’,我们十里渔湾的品牌,无公害养殖,肉质鲜美。”任凭一条十多斤的大白鲢在手中扭动,林荣介仍然朝岸边“打起了广告”。

十里渔湾,鱼货满满。

“我是土生土长的双加人,前些年在攀枝花打工,2017年回乡至今,做起了‘一条鱼’的生意。”上了岸,林荣介说起了自己的生意经:夫妻俩在镇上承包了10亩鱼塘,养鱼也卖鱼;还给合作社打鱼、送鱼,省内外都在跑,“一年至少有20多万元的收入,比在外打工强多了。”

林荣介所说的合作社是双加镇大春生态渔业专业合作社。“目前水产养殖面积超过4000亩,年产量有800万斤,主销云贵川等地。”大春生态渔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治学介绍,合作社已成立生产技术服务、物资供应、产品销售等工作组,对养殖户实行统一规划生产、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鱼种进购、统一物资采购、统一产品销售,所得收益分户核算,带动584户村民参与,2023年户均增收8000元。

村民在鱼塘里捕鱼。

离开鱼塘,王敏走进农家乐。祥和山庄的门头上挂着“十里渔湾风景如画”八个大字,老板李威今年39岁,一直以厨师为业,这里的宫保鱼丁、拔丝鱼排、炸鱼鳞等全鱼宴,深受食客喜爱。今年他还将店铺装修升级,新开了烧烤区域,户外还能垂钓。

“我是泸县人,2016年底来双加开店做生意,租金一年都是12万余元。”为何选址于此?外地人李威给出了答案:看中的是这里的位置和环境。

双加镇到底有什么位置和环境?摊开地图,王敏发现,双加镇区位优势明显,毗邻云龙机场,绵泸高铁、隆黄铁路穿行。

“要说环境,就不得不说双加镇的产业发展。”双加镇党委书记李波介绍,视野放大来看,双加镇位于泸州市龙马潭区水产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域,这是泸州唯一一个以水产养殖为主导产业的市级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依托水产现代农业园区,目前,双加镇水产养殖面积共计有6100亩,去年实现年产量达4900余吨,年产值1.1亿元。

李波的话点醒了王敏。“我发现,林荣介和李威两人的发展,都没离开水产产业。”王敏说。

近年来,王敏也见证了镇上水产产业的逐步发展:借势借力,双加镇推行培育、繁殖、推广“三位一体”核心养殖模式,以鱼塘养殖为核心,推广立体循环养殖、稻鱼共生等新技术、新模式,配套建设分拣、冷藏冻库、包装等设施,实现水产品100%鲜活运输,产品销往重庆、云南、广西、福建等地。

区位有优势,产业打基础,双加镇又打出一张“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牌,解决既让人来又留得下的难题。

“做足水上文章,拓展岸上经济。”李波介绍,双加镇持续配套完善民宿、餐饮、露营、研学等业态,增加观光垂钓、亲子摸鱼等互动活动,举办松滩湖环湖马拉松比赛、生态鱼烹饪大赛、“全民健身和美乡村”篮球比赛、钓鱼比赛等文体赛事,打响“渔家鱼宴”“农耕文化研学”等特色消费品牌,进一步加快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今年以来,吸引游客30余万人,实现综合收入超9000万元。

双加镇露营基地。资料图

“镇上年轻人越来越多,答案找到了!”王敏统计出一份数据,近年来,双加镇返乡创业年轻人达50余人,主要从事水产养殖、农业生产、农机化服务、餐饮民宿等工作。不仅如此,双加镇党政班子的平均年龄也是在38岁左右。

鱼塘边、田野间、民宿旁,王敏看见,村民和游客们幸福的笑脸绽放开来。她觉得,年轻的力量加一点,幸福的生活就加一些,双加的明天也会更美好。

双加镇政府供图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