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元1856年9月,“天京事变”发生,又称作“洪杨事件”。这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数万广西“老兄弟”没有死于战场却死于自己人之手。从此之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即使有李秀成和陈玉成等诸王的努力维持,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公元1856年9月,“天京事变”发生,又称作“洪杨事件”。这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数万广西“老兄弟”没有死于战场却死于自己人之手。从此之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即使有李秀成和陈玉成等诸王的努力维持,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有人会问杨秀清之死对太平天国影响有这么大么?可以毫无疑问的说,当然有!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作为太平天国中最厉害的统帅级人物,杨秀清的军事才能排名第一无出其右。
可能会有人说连石达开也不如杨秀清?答案是:对!从石达开脱离洪秀全控制之后尽情发挥的军事水平来看,充其量只能算将领而杨秀清才是统帅。
这一点就连后来的天国柱石忠王李秀成都不得不承认而在其自述中说:“东王佐政事,事事严整,立法安民,民心佩服。”!
可惜的是,杨秀清独一无二的军事才能成就了太平天国前期的辉煌和其本人的声望,此为幸。不幸的是,杨秀清因此而恃才傲物、居功自傲、拥兵自重,不把其他首义诸王比如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燕王秦日纲等放在眼里,甚至连天王洪秀全也成了不折不扣的傀儡和摆设。至于其他公侯之流,能活着已算幸运!
杨秀清作为无师自通的军事奇才,手握军权。朝政大小事务和人物也归东王节制,此为政权。而又在必要时有“天父下凡”代言之权,是为教权。那么既然杨秀清三权合一权势熏天了,为何却被傀儡洪秀全轻而易举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仅在写了一封“勤王”诏书举手之劳的情况下就身首异处、满门抄斩、血流成河?
原因之一:杨秀清专横跋扈,众叛亲离。
杨秀清确实是打仗的一把好手,眼光独到,用兵灵活,执行力强。不过,杨秀清却不懂得做人,太过嚣张跋扈;随着各条战线接连获胜,杨秀清越来越猖狂,不但欺压各大实力派,连洪教主都不放在眼里。
随着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相继阵亡,北王韦昌辉一跃而成天国实力派第二把手,仅次于东王杨秀清。对于北王,杨秀清可谓是毫不留情面,经常借口小事杖责,让其在同僚面前下不了台,最终自食其果。因“田产事件”,杨秀清要求北王将其兄长五马分尸。因“水营事件”,杨秀清杖责韦昌辉两百大板,致其几天不能下床。杨秀清小题大做,仗势欺人,韦昌辉虽然不敢公开反抗,却在心底埋下了仇恨的火种!
因“牧马人事件”,杨秀清杖责燕王秦日纲一百大板、东王府首席文官兼卫戍首领佐天侯陈承瑢二百大板、石达开岳父天国掌刑官卫天侯黄玉琨三百大板。
如果说上述这些人都是东王下属而归其节制的话,千不该万不该的是杨秀清得罪了教主洪秀全。因“宫女事件”,杨秀清“天父下凡”意欲杖责洪秀全几十大板,北王韦昌辉求请代为受过。不管怎样,好歹洪秀全是天王,是代表“天父”治理太平天国的儿子。却被当众羞辱至此,面子往哪搁?可以说这是一次试探,如果再不反击洪秀全迟早玩完。何况之后东王竟不知进退,贪得无厌逼洪秀全到东王府封其本人及其子为“万岁”。
这就成了引爆隐藏已久诸多矛盾的导火索!因为洪秀全虽无实权,亦无功劳。毕竟还是名义上的“拜上帝教”教主,作为“天王”也就是实际上的皇上。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洪教主本身就是“万岁”,岂能再现一个?这不是“逼宫”嘛?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如果说之前诸王以及其他将领被东王欺压而敢怒不敢言,那是因为“永安建制”曾经规定由东王节制诸王。所以诸王如果公然顶撞甚至反抗,无异于以叛逆论处。现在连名义上的首领洪秀全都发话要除去东王,那这下子诸王被压制已久的闷气怨气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予以发泄!
正所谓“不作死就不会死”,西方也有句话“上帝欲让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势已至此,杨秀清必死无疑,也是咎由自取。
原因之二:杨秀清没有自己的基本盘或曰“宗族势力”。
当初“首义八王”中,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都是带资入股,不仅本人加入拜上帝教还带领其宗族数百人甚至工人数千一起干。
而反观杨秀清虽后有杨辅清等所谓兄弟,无非是强拉硬拽认干亲。和一奶同胞亲兄弟有天壤之别、天差地别,不可相提并论、同日而语!
打个比方,太平天国就是一个上市股份公司。法人代表就是洪秀全,再无实权至少有个名义。杨秀清是总经理,外聘的职业经理人。韦昌辉和石达开则属于独立执行董事。秦日纲属于小股东。陈承瑢属于董秘兼总经办主任。看一下杨秀清得罪了这么多人,还有活路?
原因之三:杨秀清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这种人最大的缺陷就是有杀人之心,无防人之心。智商高,情商低。无论是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还是明初的灭元名将蓝玉莫不如此!自以为功高盖世老子天下第一,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觉得任何人包括皇上都不敢动他!实则恰恰相反,这样的人容易引起众怒。而众怒难犯,会被群起而攻之。正所谓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
这里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陈承瑢。
正是由于他从中播弄是非,以致酿成巨变。首先发难告密挑动洪秀全对杨秀清起杀机的是陈承镕,为韦昌辉顺利袭杀杨秀清提供条件进行内应的是陈承镕,参与扩大屠杀决策的也有陈承镕。
陈承瑢由于和秦日纲私交甚好,属于过命交情的铁哥们。所以在之前的“牧马人事件”中替其求情而被杨秀清杖责二百大板,因此怀恨在心。俗话说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何况这个小人还是位居天国第八位的实权派人物!而杨秀清在杖责陈承瑢之后却被其低声下气的伪装嘴脸所迷惑,对其愈加信任而毫无防范之心。甚至把天国朝政日常事务全部由其管理,包括天京卫戍军队。又兼任东王府大总管,这就等于把自己的命交到陈承瑢手里了!
史料参考:《清史稿》《天国志》《贼情汇纂》《太平天国史》
免责声明:本文只阐述与列举客观事实,普及文化知识、探索历史真相,不代表我同意文中人物之立场。对于其是非黑白、对错功过任人评说概不负责,不在文章讨论之列。如有发现对作者进行人身攻击、诬蔑谩骂者,一律拉黑、绝不姑息!
作者(文科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在学校名列前茅,历史高考全市第一且有据可查)主要专注于研究并创作文史作品、社会热点评论、悬疑推理刑侦案件。
对此类题材有个人兴趣和业余爱好的希望一起交流探讨。拒绝素质低劣的喷子、无事生非的愤青、无理取闹的杠精。
欢迎大家予以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内容,您的点赞、评论、收藏、转发、分享甚至赞赏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一路有你,感谢支持。
来源:跟老赵学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