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里的萍,是一种漂在水面的水草。古人认为,谷雨之日,萍开始生长,萍水始相逢。
春雨落,百谷生
今天(4月20日)3时56分
我们迎来谷雨节气
谷雨·三候
一候萍始生
这里的萍,是一种漂在水面的水草。古人认为,谷雨之日,萍开始生长,萍水始相逢。
二候鸣鸠拂其羽
“鸣鸠”就是布谷鸟。鸣鸠拂其羽,是说布谷鸟翩翩起舞。谷雨时节,布谷鸟开始鸣叫。在人们看来,布谷叫声近似于“播谷”,似乎是在催耕,仿佛提醒人们要开始播种了。
三候戴胜降于桑
戴胜鸟一身花色,头顶一撮鸡冠形彩色羽毛,鸣叫时羽冠起伏,就像是戴着春胜一般,所以人们将其称为“戴胜”鸟。所谓戴胜降于桑,是说戴胜鸟在树上筑巢孵育雏鸟。
谷雨·习俗
喝谷雨茶
谷雨有喝茶的习俗。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
吃春
谷雨前后,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人们把春天采摘、食用香椿说成是“吃春”。香椿一般分为紫椿芽、绿椿芽,尤以紫椿芽最佳。鲜椿芽中含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和大量的维生素C,其叶、芽、根、皮和果实均可入药,具有健胃理气、止泻润肤等多种功效。
走谷雨
古时有“走谷雨”的习俗,走谷雨就是在谷雨这天到郊野走一走。人们“走谷雨”的脚步透着欢快和轻盈,在炎热的夏季来临之前,抓住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尽情地舒展身心。
谷雨·养生
饮食调理:健脾祛湿,清淡为主
多吃祛湿食材:薏米、赤小豆、茯苓、山药、冬瓜等可利水渗湿;玉米须、荷叶煮水代茶饮,帮助排湿热。
增甘少辛:适当食用甘味食物如南瓜、红薯、红枣等健脾养胃,减少辛辣(如辣椒、花椒)以免助长内热。
护肝养胃:春季肝气旺盛,可适量吃菠菜、芹菜、荠菜等绿色蔬菜清肝火,搭配小米、猴头菇等养护胃黏膜。
起居调适:防潮保暖,护关节
湿防潮:潮湿天气注意室内通风,衣物被褥勤晾晒,可使用除湿机或放置干燥剂,避免湿邪入侵。
“春捂”适度:谷雨虽气温升高,但早晚温差仍大,尤其需保护肩颈、膝盖等关节部位,避免受凉引发疼痛。
早睡早起:建议早睡早起,顺应阳气升发规律,晨起可轻拍胆经(大腿外侧)促进气血循环。
防病重点:防过敏、祛湿邪
防花粉过敏:谷雨时节花粉浓度高,过敏人群外出需佩戴口罩、护目镜,回家后及时清洗鼻腔。
防湿热病:湿气重易诱发湿疹、关节痛、食欲不振等,可常按足三里、阴陵泉穴健脾祛湿。
增强免疫力:驱寒湿,预防感冒。
谷雨·食疗方
莲子小米粥
材料:小米100克,莲子50克。
做法:小米淘洗干净,莲子去芯洗净捣烂后与小米一同放入煲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慢煲至粥成。
功效:健脾除湿止泄。适合脾虚湿重、大便稀溏之人食用。
四神粥
材料:白茯苓10克,怀山药10克,莲子10克,芡实10克,粳米适量。
做法:莲子去心,粳米淘洗干净;所有食材全部放入锅中,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焖煮1小时左右。
功效:健脾祛湿,养心安神,茯苓兼有美白的功效。
芡实薏米排骨汤
材料:芡实50克,薏米50克,陈皮10克,生姜3片,猪排骨500克。
做法:薏米用锅炒至微黄,芡实泡发,陈皮洗净,猪排骨洗净焯水,然后将全部材料放进煲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利湿醒胃。对脾虚湿困,身重困倦,胃纳欠佳者尤宜。
来源:上党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