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周五发布的最新灾情简报指出,在缅甸遭受致命强震三周之后,仍有众多当地家庭找不到栖身之所,无法获得饮用水和医疗服务;加之余震持续不断,一些本就饱受冲突与贫困摧残的社区正面临更大的苦难。
儿基会
在缅甸地震重灾区曼德勒的一座村庄,一位祖母和她的孙女领到了救援物资。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周五发布的最新灾情简报指出,在缅甸遭受致命强震三周之后,仍有众多当地家庭找不到栖身之所,无法获得饮用水和医疗服务;加之余震持续不断,一些本就饱受冲突与贫困摧残的社区正面临更大的苦难。
人道协调厅的简报显示,3月28日在缅甸中部发生的强震已造成至少3700人遇难,4800人受伤,另有129人仍下落不明。但人道主义工作者担心,由于存在漏报的情况,并且在数据收集与核实方面挑战不断,缅甸强震的实际伤亡数字可能还会高出许多。
简报同时指出,在强震发生之后,受灾地区已出现140多次余震,最高震级达到5.9级。这进一步加重了民众的恐惧与不安,儿童和流离失所家庭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
不仅如此,余震还给救援工作的开展造成干扰,而许多仍露宿街头的家庭则受到疾病以及毒虫和毒蛇叮咬的威胁。然而,鉴于缅甸地处构造活动频繁区域,余震恐将持续数月之久。
目前,缅甸灾区有超过430万人急需清洁用水和卫生设施。据介绍,地震导致当地供水系统严重损毁,4.2万余间厕所坍塌,许多地区的水泵也因为大面积停电而无法运转。
人道协调厅表示,当地供水系统受损迫使居民使用不安全水源,从而加剧了水源性疾病的传播风险。与此同时,随着粮食不安全状况加剧,以及营养支持越发难以送达,地震灾区的儿童营养不良问题正日益凸显。
此外,教育基础设施同样遭受重创。在缅甸新学年将于6月开始之际,还有许多受损教室需完成清理、修缮或重建工作。同时,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安全返校,还必须恢复学校的清洁用水、厕所和基本卫生设施。
儿基会/Maung Nyan
在灾情严重的曼德勒,儿基会工作人员正与当地村民向社区民众示范净水片的使用方法。
此次发生强震正值缅甸的旱季,而受灾地区则是该国最重要的农业带之一。据了解,在受灾最严重的地带,其谷物产量占缅甸全国的三分之一,而玉米产量的占比更是高达五分之四。
人道协调厅警告,随着当地播种季的临近,农田、关键基础设施及其它创收产业的大范围损毁将严重威胁粮食生产,并使灾区的生计状况陷入困境。
截至4月18日,人道主义机构和当地救援组织已向灾区超过24万人提供了食品、医疗物资和基本生活用品。其中,运抵灾区的医疗物资超过了100吨。目前,还有流动医疗队正在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提供创伤治疗和心理支持服务。
尽管如此,人道协调厅仍然提醒,缅甸强震造成的灾害规模之大、救援形势之紧迫,因此现有的行动力度、资源配置和准入条件还远远不够。为此,联合国与合作伙伴在上周共同发起了2.75亿美元的紧急募捐呼吁,旨在向额外110万人提供应急援助。
来源:环球国际大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