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下内容节选并翻译自清代谢启昆纂修《广西通志》卷二百四十一的“宦绩录一”。执笔、记录者均是已作古的古人,读者自会明辨哪些有无价值。本站将其整理选出,转译成现代白话文,配图为编者添加,供读者学习参考使用。由于篇幅较长(10134字),此处已省略原文(文言文)不放
编者按:
以下内容节选并翻译自清代谢启昆纂修《广西通志》卷二百四十一的“宦绩录一”。执笔、记录者均是已作古的古人,读者自会明辨哪些有无价值。本站将其整理选出,转译成现代白话文,配图为编者添加,供读者学习参考使用。由于篇幅较长(10134字),此处已省略原文(文言文)不放,如有必要请自行查阅。
广西古代各个府州县的气候记载
◎思恩编辑部(编译)
秦 朝
史禄,他的职位是御史监郡。公元前221年左右,秦始皇开始攻打百粤(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广东、广西一带),史禄负责转运军粮。为了方便运输,他开凿了一条渠道来疏通粮道,这条渠道是从海阳山(具体位置已不可考,但应在今广西境内)引导水源开始的。
由于湘江向北流入楚国(今湖南地区),而溶江(今漓江)则流到梧州(今广西梧州市)后与左右两江汇合,再向南流入大海,这些河流原本并不相连,所以转运军粮非常辛苦。史禄巧妙地测量了地形,在沙石中引水,他堆石成铧嘴状(一种分流结构),将湘江水分流注入溶江,使水激流六十里。他又设置了闸门,让水逐渐积蓄并提升高度,这样水就能沿着山崖上升,再像倒水一样倾泻而下。这条渠道既方便了船只通行,又有利于农田灌溉,因此被称为灵渠。
《谢启昆广西通志》注:秦朝时期设置了监御史这个官职,负责监督郡县。史禄大概就是担任这个官职的人,所以人们称他为史禄。这段记录也是记载了在广西做官的官员的功绩。不过《郝浴广西通志》、《李绂广西通志》、《金鉷广西通志》三本书中的名宦传部分,凡是记载在交趾(今越南北部)、日南(今越南中部)、九真(今越南清化省一带)等郡做官的官员,其实和现在的广西没有关系,但都一并收录了,没有做出区分。现在(谢启昆《广西通志》)已经把这些不相关的内容都删掉了。
汉 朝
赵佗,原本是真定(今河北正定)的人。秦朝时期,朝廷平定了扬粤地区,设置了桂林郡、南海郡、象郡,并将中原的罪犯迁徙到那里,与当地的粤人混杂居住。秦朝二世时,赵佗担任龙川县的县令。南海郡的郡尉任嚣病重将死,他委托赵佗代理郡尉的事务。任嚣死后,赵佗立即发布文书,告知横浦、阳山、湟溪关等地:“盗贼的军队就要到了,赶快切断道路,集结兵力自守。”接着,他逐渐用法律手段诛杀了秦朝设置的官吏,让自己的亲信代理郡守的职务。秦朝灭亡后,赵佗立即攻打并吞并了桂林郡和象郡,自立为南粤武王。
汉高祖刘邦已经平定了天下,因为中原百姓劳苦,所以他没有诛杀赵佗。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他派遣陆贾去南粤,封赵佗为南粤王,并授予他玺印和绶带,与他剖符为信,互通使者,让他和百粤和睦相处,不要成为南方的祸害。南粤的地域与长沙国接壤。汉高后时期,有关官员请求禁止向南粤出售铁器。赵佗说:“高皇帝封我为王,允许我们互通使者、进行贸易,现在高后却听信谗臣的话,将我们蛮夷之地与中原隔绝,禁止铁器等物品的流通,这一定是长沙王的计策,他想依靠中原朝廷的力量,攻打并吞并南海,自己称王,以此作为他的功绩。”于是,赵佗自称南粤武帝,发兵攻打长沙国的边境城邑,打败了好几个县。汉高后派遣将军隆虑侯灶前去攻打他。但由于暑天湿热,士兵们大批染病,军队无法越过岭南的山岭。一年多以后,汉高后去世,朝廷就撤回了军队。赵佗因此用武力威慑边境,用财物贿赂闽粤、西瓯、骆等部落,使他们臣服,他的疆域东西长达一万多里。他还乘坐黄屋左纛的车驾,自称皇帝,与中原朝廷平起平坐。
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文帝刚刚安定天下,就派使者告知诸侯和四方的部族,他从代地来京城继承帝位的心意,并晓谕他的圣明之德。因为赵佗的真定祖坟还在,文帝就设置了守邑,每年按时祭祀,并召来赵佗的堂兄弟们,赐予他们高官厚禄和宠信。文帝还诏令丞相陈平推荐可以出使南粤的人。陈平说陆贾在先帝时就曾出使过南粤。于是文帝召见陆贾,任命他为大中大夫,又派一个谒者作为副使,赐给赵佗一封信。陆贾到达南粤后,赵佗非常害怕,就磕头谢罪,表示愿意遵从朝廷的诏令,永远作为汉朝的藩臣,按时进贡。于是,他下令在南粤国内废除帝制和黄屋左纛的车驾,并写了称臣谢罪的奏书。陆贾回国后向文帝报告,文帝非常高兴。从此以后,直到汉景帝时期,南粤都一直称臣,并派遣使者进京朝见请安。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赵佗去世。他的孙子赵胡继位十多年后去世,谥号为“文”。赵胡的儿子赵婴齐继位后也去世,谥号为“明”。赵婴齐的儿子赵兴继位后,他的丞相吕嘉反叛,谋杀了汉朝的使者和赵兴,立赵兴的兄长赵建德为王。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人攻破了南粤人的军队,俘虏了赵建德,南粤国被废除。(《金志》)
《谢启昆广西通志》注:《史记》、《汉书》中关于赵佗的传记内容繁多,不能全部记载,所以这里从《金志》中节选了一部分。因为这段节选不是《汉书》的原文,所以就没有标出《汉书》的书名。
路博德,是西河平州(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一带)的人。他以卫尉的身份被任命为伏波将军,去攻打并平定了南越(今广东、广西一带)。(《汉书·卫青传》)
公元前111年冬天,汉朝平定了越地,将其设置为南海、苍梧(今广西梧州市)、郁林(今广西贵港市一带)、合浦(今广西合浦县)、交趾(今越南北部)、九真(今越南清化省一带)、日南(今越南中部)、珠崖(今海南琼山市一带)、儋耳(今海南儋州市一带)等郡。(《汉书·武帝纪》)
罗宏,是长沙(今湖南长沙市)人。公元前106年,汉朝初次设置交州部刺史,负责监察所管辖的郡国治所,治所设在苍梧郡。因为地方荒凉偏远,前去的刺史很少能遍行部内,所以部内的官吏得以肆意贪婪残暴。罗宏担任刺史后,春天出行冬天休息,遍行所管辖的地方,询问百姓的疾苦,许多太守都解下印绶请罪。罗宏廉洁奉公,揭发贪残行为,一时间贪残之徒都收敛了。(《文载》)
刘外,是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公元前65年左右,他担任郁林太守。他约束自己,爱护百姓,有卓越的政绩。
何敞,是九江(今江西九江市)人。公元1年左右,他担任刺史。苍梧广信县(今广西梧州市一带)的寡妇苏娥因为贫穷不能自给自足,就带了120匹杂色丝织品想去旁边的县卖掉。她已经租了牛车,把丝织品装在车上,和婢女一起去卖。傍晚时,她们停在鹄奔亭。当晚,亭长龚寿杀了苏娥和她的婢女。这件事过了一年还没被发现。何敞出行部内时,住在亭中,半夜时分,苏娥出来向何敞告状。何敞就派官吏去捉拿龚寿,经过拷问龚寿全部招供了。然后把案件交给广信县审理验证,和苏娥说的一样。何敞把龚寿的父母兄弟都抓起来关进监狱,并请求把他们一起斩首,以帮助阴间的神灵诛杀凶手。报告上去后得到了批准。(这段和前一段是同一件事)
马援,字文渊,是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市一带)的人。交趾(今越南北部)的女子征侧和她的妹妹征贰反叛了汉朝,攻占了她们的郡城。九真、日南、合浦等地的蛮夷都响应她们的反叛,侵扰了岭外六十多座城池。于是皇帝下诏书任命马援为伏波将军,南下攻打交趾。公元43年正月,马援斩杀了征侧和征贰,使峤南地区全部平定。马援所经过的地方,都为郡县修筑城郭,开凿渠道灌溉田地,使百姓得到好处。(《后汉书·马援传》)
《谢启昆广西通志》注:汉朝的两位伏波将军都有功于粤地(今广东、广西一带)。一位开置了苍梧、郁林等郡;另一位平定了六十多座城池的叛乱并给当地带来了修筑城郭和开凿渠道灌溉田地的好处。但他们征战的事迹并不都在今天的广西境内,在其他历史记载中也有涉及。
喻猛,字骄孙,是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一带)人。和帝时期他担任苍梧太守以清廉著称受到郡人的歌颂。(《西江志》)
綦母俊是上虞(今浙江上虞市)人。安帝时期他担任交州刺史。公元116年合浦的蛮夷反叛了朝廷派遣御史任逴督率州郡的军队去讨伐他们。綦母俊认为苍梧在合浦的下游如果蛮夷流动劫掠那么仓促之间就难以回顾了。于是他先保障苍梧的安全然后再前往合浦讨伐叛军。他所向披靡战功卓著应当受到封赏。但他却上书把功劳归功于别人自称因为招致了寇贼应当受到惩罚。皇帝下诏赞美他论者都称赞他能谦让。(《文载》)
陈临,字子然,是南海(今广东广州市一带)人。他在永建年间担任苍梧太守以推诚相待治理郡务。有个杀人犯被官吏捉住了陈临知道他没有后代就让他的妻子到监狱里侍候他。后来他的妻子在监狱里生了一个男孩郡人都歌颂他的仁爱之心。
张乔,在公元137年(永和二年),当时日南(今越南中部)、象林(今越南广南省一带)边境外的蛮夷区怜等人,率领数千人攻打象林县,烧毁城池和寺庙,杀害了长史。交州刺史樊演发动交趾(今越南北部)、九真(今越南清化省一带)两郡的军队前去救援。但士兵们害怕长途征战,反而攻打自己的郡城。当时侍御史贾昌正好在日南出使,他与州郡官员一起讨伐叛军,但未能取胜,反而被叛军围攻。皇帝对此非常担忧。第二年,皇帝召集公卿百官询问对策,大家都建议派遣大将,从荆州、扬州、兖州、豫州调集四万军队前往平叛。但李固反驳说这样做不可行,他认为张乔可以胜任这项任务。皇帝于是任命张乔为交州刺史。张乔到达后,开诚布公地安抚劝导叛军,他们都投降散去了,岭南地区又恢复了平静。
周敞,是汝南(今河南驻马店市一带)人。在顺帝时期担任交州刺史。他对待百姓和夷人都非常宽容有恩,威望很高。
陈稚升,曾担任苍梧(今广西梧州市)太守。他治理地方崇尚清静无为,百姓都受到他的教化影响。监狱里常常没有犯人。他常常在水边钓鱼来自得其乐。(这段和上文是同一类事迹,所以放在一起)
陈球,字伯真,是下邳淮浦(今江苏淮安市一带)的人。在阳嘉年间(公元132-135年),他被推举为孝廉,后来逐渐升迁为繁阳县令,又被征召到公府任职,并因成绩优异被任命为侍御史。当时桂阳(今湖南郴州市一带)有狡猾的盗贼李研等人,他们聚集在一起抢劫掠夺,横行荆州地区,州郡官员因为懦弱无法制止他们。太尉杨秉于是推荐陈球担任零陵(今湖南永州市一带)太守。陈球到任后,制定了策略,不出一个月盗贼就被消散了。但这时州里的军队朱盖等人反叛了,他们与桂阳的盗贼胡兰等人联合,率领数万人攻打零陵。零陵地势低洼潮湿,城墙是用木头编成的,无法防守抵御,郡中的官员和百姓都非常恐慌。属官建议陈球派家人去避难,但陈球愤怒地说:“我作为太守持有国家的虎符,肩负着一郡的重任岂能为了顾及妻儿而损害国家的威严呢!再说这种话的人就斩首。”于是他把郡中的官吏、百姓以及老弱病残的人都召集起来一起守城。他们用大木头做成弓弦,把长矛装上羽毛做成箭矢,用机械发射出去可以远射一千多步远,杀伤了很多敌人。盗贼又引来激流灌城陈球就在城内顺着地势反过来决堤放水淹没了盗贼。双方相持了十多天盗贼无法攻下城池。这时中郎将度尚带领救兵赶到陈球招募士卒与度尚一起打败了朱盖等人并斩杀了他们。皇帝赐给陈球五十万钱并任命他的一个儿子为郎官。后来又升迁他为魏郡(今河北临漳县一带)太守。(《后汉书·陈球传》)
夏方是九江(今江西九江市)人。在建康元年(公元144年)担任交州刺史。当时日南的蛮夷有一千多人攻打县城和村落并煽动九真(今越南清化省一带)的蛮夷与他们联合起来。夏方开诚布公地进行招抚劝谕蛮夷都投降服从了。他因此有功绩被升迁为桂阳太守。在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居风(今越南中部一带)人朱达作乱屯聚的势力越来越强大。朝廷又任命夏方为交州刺史。夏方一向威望和恩惠都很高日南的惯匪听说他来了都相继前来投降的有两万多人。(《金志》)
唐颂字德雅是番禺(今广东广州市一带)人。他因为孝顺而被任命为布山(今广西贵港市一带)县令。布山在郁林(今广西贵港市一带)境内杂居着百姓和夷人号称难治之地。但唐颂并不使用威严的手段来震慑他们而是挫败强暴安抚柔弱把恩惠施加到孤儿和寡妇身上。百姓都感激他的仁爱之心没有不听从他教化的人。唐颂去世后百姓都报答他的恩德并祭祀他。(《文载》)
张磐,字子石,是丹阳(今江苏南京市一带)人,曾担任交州刺史。公元162年(延熹五年),长沙、零陵(今湖南永州市一带)的盗贼起事,他们攻入了桂阳(今湖南郴州市一带),并向南逃往苍梧(今广西梧州市)。当时荆州刺史度尚广泛招募蛮夷士兵,明确设立奖赏制度,击败了盗贼的首领,投降的有数万人。那些逃入梧州的盗贼余党,张磐亲自率军攻击他们,几乎将他们都斩杀或捕获了。后来度尚被召回京城,盗贼的余党又再次嚣张起来。度尚再次被任命为荆州刺史。他担心张磐会向上级报告他的情况,就先诬告张磐,于是张磐被征召到京城下狱,交由廷尉审问。(《文载》)但张磐的罪状尚未确定,就遇到了朝廷大赦,本应被释放。但张磐不肯出狱,反而要求更换更坚固的牢房,并手持兵器坚守。刺史对张磐说:“朝廷的恩泽如此宽广,而你却不出狱,这是为什么呢?”张磐于是陈述说:“之前长沙的盗贼胡兰在荆州作乱,他们的余党逃散到交趾(今越南北部),我亲身披甲执戈,经历危险和艰难,讨伐这些凶恶的盗贼,斩杀了他们的首领。剩下的盗贼像鸟儿一样逃窜,逃回了荆州。刺史度尚害怕我先向上级报告他的情况,就恐惧地诬告我。我作为一州的长官,是国家的爪牙,但却被度尚所冤枉,受罪下狱。事情有真假之分,法律也有是非之别。我确实是无辜的,大赦并不能免除我的罪名。如果我忍辱偷生以避免刑罚,那就会永远受到侮辱和耻辱,活着是恶吏,死了也是恶鬼。我请求将度尚传到廷尉处,我们当面辩论是非曲直,足以明辨真伪。如果度尚不来对质的话,我宁愿埋骨牢房之中也绝不虚假出狱去受那冤枉之气。”廷尉将张磐的情况上报给了皇帝。皇帝下诏将度尚召到廷尉处对质度尚理屈词穷只能认罪;但因为之前有功绩所以得到了赦免。张磐在官任上以清廉著称。(《后汉书·度尚传》)
谷永在东汉建宁年间担任郁林(今广西贵港市一带)太守。广郁是古代西瓯、骆越的居住地。谷永以恩信招降了十余万乌浒人使他们归附汉朝并设置了七个县。郡里的人为他立祠祭祀。(《文载》)
朱隽字公伟是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市)人。交趾部(今越南北部)的群盗都起来反叛了而当地的州牧和太守软弱无能不能禁止他们。另外交趾的盗贼梁龙等一万余人也与南海太守孔芝一起反叛了他们攻破了郡县。公元178年(光和元年)朱隽被任命为交趾刺史他经过自己的郡时招募了家兵和所调集的士兵合计五千人分两路进入交趾。到达州界后他按兵不动先派使者到郡里观察盗贼的虚实宣扬朝廷的威德以震慑盗贼的心。之后他与七郡的军队一起进逼盗贼最终斩杀了梁龙投降的有数万人一个月内就平定了叛乱。他因此被封为都亭侯食邑一千五百户并被赐予黄金五十斤后来被征召为谏议大夫。(《后汉书·朱隽传》)
贾琮,字孟坚,是东郡聊城(今山东聊城市一带)人。他被推举为孝廉,后来两次升迁成为京兆令,并有显著的政绩。交趾(今越南北部)地区土地富饶,盛产明珠、翠鸟的羽毛、犀牛角、象牙、玳瑁、奇异的香料和优质的木材等珍稀物产。然而,前后的刺史大多没有清廉的品行,他们向上巴结权贵,向下积聚私财,一旦钱财足够,就又会请求升迁或调职,因此导致官吏和民众都心生怨恨和背叛。公元184年(中平元年),交趾的驻军发动叛乱,他们俘虏了刺史和合浦(今广西合浦县一带)太守,并自称“柱天将军”。灵帝特别命令三府精选有能力的官吏,有关部门推荐了贾琮担任交趾刺史。贾琮到达任所后,调查了叛乱的原因,发现都是因为赋税和徭役过重,导致百姓财产耗尽,生活困苦。由于京城遥远,百姓们告状无门,生活无法维持,因此才聚集起来成为盗贼。贾琮随即发布文告,让百姓们各自安心从事自己的产业,同时招抚流散的民众,免除徭役,并诛杀了那些为害最大的盗贼首领。他还精选了良吏去试守各个县,一年之间就平定了叛乱,使百姓安居乐业。巷路上都传唱着歌谣:“贾父来晚,使我先反。今见清平,吏不敢饭。”贾琮在任三年,政绩在十三州中最为突出,后来被征召拜为议郎。(《后汉书·贾琮传》)
杨璇,字玑平,是会稽乌伤(今浙江义乌市一带)人。他的父亲杨扶曾担任交趾刺史,以有理政能力和名声著称。杨璇最初被推举为孝廉,后来逐渐升迁,在灵帝时期担任零陵(今湖南永州市一带)太守。当时苍梧、桂阳(今广西梧州市、桂林市一带)的狡猾盗贼聚集起来攻打郡县。盗贼众多而杨璇兵力薄弱,官吏和百姓都感到忧虑和恐惧。于是杨璇特别制造了十辆马车,在车上装满石灰并用布囊盛放,同时在马尾系上布索;他还准备了兵车,专门装备了弓箭。在会战时,他命令马车居前,顺风鼓吹石灰,使盗贼无法视物。接着他又用火烧布索,马因受惊而奔入盗贼阵营中。他趁机命令后车的弓箭乱发,同时敲响钲鼓震天动地。群盗因此惊骇溃散,被追逐杀伤无数,他们的首领也被斩首示众,郡境因此得以清平。然而荆州刺史赵凯却诬告杨璇并非亲自破贼而是妄报战功。杨璇与赵凯相互上奏章争辩。由于赵凯有党羽相助,杨璇最终被用囚车征召回京并受到严密监禁无法自辩。于是他咬破手臂出血在衣服上写下奏章详细陈述了破贼的形势以及赵凯的诬告情况并暗中让亲属前往皇宫通报此事。皇帝下诏原谅了杨璇并任命他为议郎同时让赵凯受到了诬告他人的惩罚。杨璇后来三次升迁成为渤海(今河北沧州市一带)太守在任期间都有卓越的政绩。(《后汉书·杨璇传》)
周乘在东汉建安年间担任交州刺史。他上书说交州地处偏远习俗贪婪污浊强宗聚集奸邪之徒长官肆意狡诈侵夺百姓。现在正值圣朝应该扫清一方邪恶当时有三十多个属城的官吏因此解下印绶离职。(《文载》)
蜀 汉
李恢,字德昂,是建宁俞元(今云南澄江县一带)的人。他担任了别驾从事的官职。在公元221年(蜀汉章武元年),庲降都督邓方去世,先主刘备就问李恢:“谁可以接替这个位置呢?”李恢回答说:“人的才能各有长短,所以孔子说:‘用人要像用器皿一样,各取所长。’而且,明智的君主在上,臣下们就会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能。就像先零之役时,赵充国说的那样:‘没有人比我更合适了。’我私下里也不自量力,希望陛下能考察一下我。”先主笑着说:“我本来就有意让你来接替这个位置。”于是就让李恢担任了庲降都督,并派他持节兼任交州(今越南北部)刺史,驻扎在平夷县(今云南富宁县一带)。到了公元229年(蜀汉建兴七年),因为交州归属于吴国,所以解除了李恢的刺史职务,改任他为建宁(今云南曲靖市一带)太守。(《三国蜀志·李恢传》)
三国吴
步骘,字子山,是临淮淮阴(今江苏淮安市一带)的人。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他担任了鄱阳(今江西鄱阳县一带)太守。同年,他又被调任为交州(今越南北部)刺史,并晋升为立武中郎将,率领一千名武射吏,顺道南行。第二年,他又被追授为使持节、征南中郎将。原刘表所置的苍梧(今广西梧州市一带)太守吴巨心怀异志,表面顺从而内心背叛。步骘用诚意怀柔诱导他,邀请他相见,然后趁机将他斩杀示众,从此声威大震。士燮兄弟相继归顺,南方地区的归附,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公元220年(延康元年),孙权派遣吕岱接替步骘的职位。(《三国吴志·步骘传》)
黄盖是南海(今广东广州市一带)人。他在吴国做官,担任始安(今广西桂林市一带)太守。当时始安郡刚刚建立,黄盖进行了许多规划和拓展工作,并且治理严格,不容许下属做奸邪之事,因此他的吏治在当时被认为是最有能力的。(《文载》)
吕岱,字定公,是广陵海陵(今江苏泰州市一带)的人。公元220年(延康元年),他接替步骘担任交州刺史。他到达交州后,高凉(今广东阳江市一带)的盗贼首领钱博请求投降,吕岱于是承制任命钱博为高凉西部都尉。接着,他又讨伐并击败了郁林(今广西贵港市一带)的夷贼,他们之前曾围攻郡县。交趾(今越南北部)太守士燮去世后,孙权任命士燮的儿子士徽为安远将军,兼任九真(今越南清化省一带)太守,并派遣校尉陈时代替士燮的职位。吕岱上表建议将海南三郡划分为交州,由将军戴良担任刺史;而海东四郡则划分为广州,由他自己担任刺史。他派遣戴良和陈时南下赴任,但士徽不服从命令,举兵驻守海口以抗拒戴良等人。吕岱于是上疏请求讨伐士徽的罪行,并将士徽等人斩首送京。士徽的大将甘醴、桓治等率领吏民攻打吕岱,但吕岱奋力反击并大败他们,因此被封为番禺侯。之后,广州被废除,交州又恢复为原来的设置。公元231年(黄龙三年),由于南方地区已经平定,吕岱被召回屯驻在长沙沤口。后来武陵(今湖南常德市一带)的蛮夷发生动乱,吕岱与太常潘浚共同讨伐并平定了他们。潘浚去世后,吕岱接替他领荆州牧的职位,驻在武昌。不久之后,廖式发动叛乱并围攻城邑,导致零陵、苍梧、郁林等郡都受到骚扰。吕岱自行上表请求出征并星夜兼程前往平叛。孙权派遣使者追授吕岱为交州牧,并派遣诸将如唐咨等络绎不绝地前往协助他。经过一年的攻打和讨伐,他们最终击败了廖式并斩杀了他以及他所伪署的临贺(今广西贺州市一带)太守费杨等人及其同党,使得郡县都恢复了平定。之后吕岱又返回了武昌。吕岱一生清廉奉公,无论在哪里都有值得称述的政绩。他初到交州时多年没有送钱粮回家导致妻子儿女都饥饿困乏。孙权听说后叹息不已并以此来责备群臣说:“吕岱远道而来为国家勤劳办事家门内却如此困窘而我却没有及早知道。你们这些作为我的得力助手和耳目的人啊你们的责任在哪里呢?”于是孙权赐给吕岱钱、米、布、绢等物,并且每年都有一定的数量。(《三国吴志·吕岱传》)
陆胤,字敬宗,是陆凯的弟弟。公元248年(赤乌十一年),交趾(今越南北部)九真(今越南清化省一带)的夷贼攻打并占领了城邑,交州地区受到骚扰。于是任命陆胤为交州刺史、安南校尉。陆胤进入南界后,用恩信来安抚民众,并致力于招纳人才。高凉(今广东阳江市一带)的渠帅黄吴等支党三千多家都投降了他。他率军向南推进,再次宣扬诚意,并赠送财物。贼帅一百多人,民众五万多家,都纷纷归顺。交州因此清平安定,他就加封为安南将军。接着他又讨伐了苍梧(今广西梧州市一带)建陵的贼寇,并击败了他们。他前后出兵八千多人,以充实军用。公元258年(永安元年),他被征召为西陵督,并封为都亭侯。后来他转任到虎林(今江苏南京市附近)。中书丞华核上表推荐陆胤说:“陆胤天资聪明,才华横溢,品行高洁。他之前在选拔官员的部门工作过,留下了值得纪念的业绩。在交州时,他奉宣朝廷的恩德,使得流民归附,海疆肃清。苍梧、南海(今广东、广西一带)地区每年都有暴风瘴气的灾害,风会折断树木,飞砂转石,而瘴气则使得雾气郁结,飞鸟都无法经过。但自从陆胤到任后,这些灾害就平息了,商旅可以平安通行,民众没有疾病瘟疫,田里的庄稼也丰收了。州治所在临海(今浙江临海市一带),海水在秋天会变咸,但陆胤蓄水使得民众可以喝到甘甜的水。他的恩泽广泛传播,感化了人和神。他凭借天威招合了离散的人民。当他被诏书召回时,民众感激他的恩情以至于忘记了留恋乡土之情。他们背着老人带着小孩心甘情愿地跟随他离开并没有人心怀二意也不需要军队来护卫。自从各位将领集结军队以来都是靠威势来胁迫民众还没有像陆胤这样用恩信来结交的呢。他在州里任职十多年与不同习俗的人交往并珍视他们所生产的宝物但他的家里却没有涂脂抹粉、佩戴珠宝的妾室也没有装饰有花纹的铠甲、犀牛皮、象牙等珍贵物品。与现在的臣子相比他实在是很难得的人才啊。他应该留在皇帝身边成为王室的得力助手来赞颂唐虞之治的盛世。而江边的职位责任较轻不能完全发挥他的才能虎林选督这个职位也有很多人能够胜任。如果将他召回都城并给予高官厚禄那么国家的各项事业就都会得到修明各种成绩也都会兴旺发达了。”陆胤去世后他的儿子陆式继承了他的职位成为柴桑督、扬武将军。(《三国吴志·陆凯传》)
陆绩是字公纪的吴郡人。孙权征召他为奏曹掾因为他为人正直而受到敬畏。后来他出任郁林(今广西贵港市一带)太守并被加封为偏将军统领两千士兵。陆绩虽然有脚病但他的志向在于儒雅之道并不在于军事。尽管如此他在处理军事事务的同时也没有放弃著述他制作了《浑天图》并为《易经》和《太玄经》作了注解这些都流传到了后世。他预知自己的死期于是写下了辞别之言:“有汉朝的志士吴郡陆绩我自幼便敦厚地学习了《诗经》和《尚书》长大后则深入研究了《礼记》和《易经》。我受命南征却遭遇了疾病的困扰命运不永啊!唉!我悲痛地与这个世界隔绝了!”他又说:“从今以后六十年之外车辆将同轨而行书籍将同文而载我遗憾的是无法亲眼见到那一天了。”他在三十二岁时去世。(《三国吴志·陆绩传》)陆家在姑苏他们的门前有块巨石。远祖陆绩曾经在吴国担任郁林太守。他卸任回家时没有携带任何行李船只太轻无法渡过大海。于是他就取了这块巨石来增加重量。人们称赞他的廉洁因此称这块巨石为“郁林石”。陆家世代都保护着这块巨石居住在这里。(《唐书·陆龟蒙传》)
《谢启昆广西通志》注:陆绩是在郁林去世的。《唐书》中说他卸任回家是错误的。大概是陆绩的丧事需要浮海回吴郡,他的家人就取了巨石放在船上,以此来表明陆绩在官时的廉洁。
相关阅读:
来源:思恩府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