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昆明上空出现奇观!本周天气需注意→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8 23:39 2

摘要:朋友圈瞬间被这圈彩色光环刷爆了,有人边骑车边抬头拍照差点撞树,有外卖小哥直接把电瓶车停在路边仰着脖子拍视频。

今天(4月14日)昆明天空惊现绝美日晕,传说遇见会有好运,这份"太阳彩虹"你看到了吗?

朋友圈瞬间被这圈彩色光环刷爆了,有人边骑车边抬头拍照差点撞树,有外卖小哥直接把电瓶车停在路边仰着脖子拍视频。

家住西山区的张阿姨刚晒完被子,一抬头看见太阳周围套着彩虹圈,激动得连喊老伴把孙子抱出来看稀奇。

这圈彩色光环可不是什么神秘现象!市气象台专家拿着放大镜对着卫星云图分析了大半天,终于揭秘:春夏之交正是日晕频繁露脸的好时节,原理就跟咱们小时候玩的三棱镜差不多。

当阳光穿过五千米高空那些比头发丝还细的冰晶时,就像穿过无数个小棱镜,红橙黄绿青蓝紫被拆得明明白白,在云层里画出了直径22度的完美圆圈。

老辈人常说"日晕三更雨",这话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气象台值班员盯着雷达图直拍大腿:"卷层云都铺到滇池上空了,今晚到明早肯定有阵雨!"果不其然,傍晚滇池路那边已经飘起了太阳雨,雨滴在夕阳里闪着金光,倒是应了"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景致。

要说这周的天气剧本,简直比宫斗剧还精彩。

北方的沙尘暴刚消停,华北地区又上演"大风起兮云飞扬"——河北邢台街头广告牌被吹得满地打滚,天津外卖小哥的电动车都被吹歪了三十度角。

好在咱们春城还算淡定,虽然午后妖风时不时来串门,但比起北方的14级狂风,昆明人嘴里的"大风"顶多算给姑娘们省了电吹风钱。

瞅瞅未来三天昆明天气:周一可能要被阵雨偷袭,出门记得在包里塞把折叠伞;周二开始云开雾散,滇池边的海鸥都在等晴天出来遛弯;周三直接切换晴空万里模式,圆通山的樱花估计要抓住最后时机再灿烂一把。

早晚温差还是玩着过山车,早晨裹着薄羽绒出门的白领,中午恨不得穿着短袖啃冰棍。

要说最头疼的还得是森林防火员。

金殿后山的瞭望塔上,值班员老李的望远镜就没放下过:"湿度跌破30%了!哪个敢在山上抽烟,我顺着监控探头都能逮着他!"确实,这个季节在郊野公园烧烤可不是浪漫的事,稍不留神就可能引发"烽火戏诸侯"的惨剧。

走在正义坊街头,姑娘们的防晒装备已经升级换代——既能抗住27℃的春日暖阳,又要防着妖风掀飞遮阳帽。

建设路那家开了二十年的老裁缝店最近生意火爆,都是来给裙子加内衬防走光的顾客。

更绝的是圆通山动物园,孔雀开屏时突然一阵妖风刮过,羽毛差点成了蒲公英。

专家提醒可别小看6级风,那可是能把电动车吹得画S形的狠角色。

家住30层的小王深有体会:"昨晚晾在阳台的衬衫直接上演空中飞人,现在估计挂在翠湖边的柳树上了。

"所以物业最近挨家挨户检查阳台花盆,生怕哪天掉下去酿成"高空坠物惊魂记"。

要说这天气为啥如此戏精,气象台小哥推了推眼镜开始科普:"冷暖空气在云南上空掰手腕呢!加上滇池吹来的湖风和西山刮下来的山风搅和在一起,那场面就跟火锅里煮饺子似的热闹。

"难怪滇池路那些新栽的景观树都要打上"绷带",生怕被妖风闪了腰。

放眼全省天气舞台,迪庆雪山还在飘着四月飞雪,西双版纳的泼水节装备已经准备就绪。

大理的民宿老板看着洱海上空的积云直搓手:"可别下雨啊,我新买的网红玻璃船还没回本呢!"而楚雄的茶农倒是乐开了花,说这场及时雨能让春茶再蹿个三五厘米。

要说最魔幻的还得是昭通地区,上午还阳光明媚得能晒腊肉,下午就阴云密布像要闹妖精。

当地老乡早就摸透这脾气,出门标配是折叠伞加太阳镜,管你晴天雨天都能从容应对。

倒是苦了刚来的游客,在大山包看着瞬息万变的云海直呼神奇。

省气象台那个红色预警大喇叭又响了:滇中地区午后可能有冰雹突袭!呈贡的菜农连夜给大棚加盖防护网,斗南花市的玫瑰商贩忙着给娇嫩的花苞穿"雨衣"。

要说这春城的天气就像女朋友的脸,说变就变,早上还跟你甜言蜜语,下午就可能甩脸色。

不过乐观的昆明人自有应对妙招。

文林街的咖啡馆把露天座椅都装上了防风帘,顺城购物中心的品牌店春装夏装同时上新。

大妈们的广场舞阵地从翠湖转战到了地下车库,大爷们的棋盘干脆搬进了社区活动室——你刮你的妖风,我跳我的烟盒舞!

看着手机里刷屏的日晕美照,摄影爱好者老刘得意地晒出珍藏:不同时刻的日晕颜色居然会变化!上午十点的像甜橙味棒棒糖,正午时分变身蓝莓味冰淇淋,等到下午四点又成了西柚色鸡尾酒。

这些绝版照片在摄影论坛引发热议,有人出价要买原图当壁纸。

气象局的小姐姐在直播间里忙得不可开交,既要科普"为什么日晕不是彩虹表亲",又要提醒"别看日晕浪漫,直视超过三秒可能变流泪猫猫头"。

还真有不信邪的网友尝试肉眼观测,结果盯着看了一分钟,眼前出现五彩马赛克,成了朋友圈里的搞笑素材。

茶余饭后,老昆明们又开始翻天气老黄历:"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这都四月半了还玩变装秀?"年轻人倒是看得开,在恒隆广场顶层的观景台办起"追风派对",举着风速仪测妖风等级,顺便拍vlog调侃:"在昆明,你的发型由风决定!"

要说这周最忙的,非外卖平台莫属。

中午妖风最嚣张时,饿了么骑手群里哀嚎一片:"滇池路的订单被吹飞三单了!""北辰小区那单奶茶,配送费得加钱!"倒是催生了个新行当——专业追外卖小哥,专门帮捡被风吹跑的餐盒,据说生意好到要排队预约。

春城的花草树木也在上演生存大战。

教场中路的蓝花楹提前进入战备状态,把花苞裹得严严实实;海埂大坝的柳树新芽被吹得七零八落,远看像被熊孩子剃了头的倒霉蛋。

园林局工人连夜给新栽的树苗打支架,活像给植物界的新兵蛋子穿盔甲。

看着窗外的日晕渐渐消散,手机天气APP弹出提示:未来24小时空气质量指数优良。

昆明人默契地相视一笑,该晒被子的晒被子,该遛娃的遛娃,毕竟在这座天气比翻书还快的城市,抓住每个晴朗瞬间才是正经事。

至于明天是妖风还是阵雨?管他呢,反正包里永远备着晴雨两用伞!

来源:儒雅风铃草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