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近期引发舆论关注的一系列新能源车事故,加上工信部最近出台的“史上最严电池安全新国标”,都把答案指向——安全。在近期举办的多场汽车发布会和行业论坛上,车企一把手和行业专家们都不约而同地在着重讲述汽车的安全理念。
对于一辆汽车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人说颜值,有人说智能,还有人说性价比……
但近期引发舆论关注的一系列新能源车事故,加上工信部最近出台的“史上最严电池安全新国标”,都把答案指向——安全。在近期举办的多场汽车发布会和行业论坛上,车企一把手和行业专家们都不约而同地在着重讲述汽车的安全理念。
不过,最硬核的,要数长城汽车。4月18日,央视新闻特别节目《遇见不一样》走进位于保定的“亚洲最大安全试验室”。在这个耗资5亿元的长城汽车全新多角度碰撞试验室里,长城汽车不仅通过直播让全国观众见证了魏牌全新高山的首次公开碰撞试验,董事长魏建军也在和主持人王宁的对话中,讲述了长城汽车“生命第一”的安全理念和安全至上、绝不妥协的极致造车原则。
//
直播碰撞测试,全新高山交出优秀成绩单
//
央视《遇见不一样》这次来到的是长城汽车的第二个试验室。该试验室于2021年开始规划,总投资达5亿元,总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安全试验室。试验室采用五区八轨设计,设有中央碰撞区、新能源独立专区、静态拍摄室等功能区域,可实现多角度、多场景碰撞测试。
在节目现场,长城汽车在这个试验室进行了魏牌全新高山的首撞测试,并通过节目镜头进行了直播。虽然中大型MPV受车头较短的影响在碰撞测试中通常并不占优势,但长城汽车仍选择这款车型测试,显示出对自己充满信心。
这次测试选择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侧碰场景:模拟“一家三代五口”家庭乘坐魏牌全新高山出行时,车辆正常行驶途中被误闯红灯的横向来车垂直撞击,撞击速度达到60公里/小时,第三排成为直接受力区域。
面对飞来横祸,车内人员还好吗?在无死角摄像机与观众的注视下,全新高山交上了出色的测试答卷:整车结构完整,车内乘员留有很大生存空间;气囊及时起爆,特别是3.3米超长侧气帘有效保护三排乘员;碰撞后高压系统及时断电,车门自动解锁,救援电话快速接通,帮助乘员迅速逃生,有效避免二次伤害。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全新高山经受住了考验,车内5位成员在如此严苛的冲击环境下均未受到明显伤害,车上各项安全配置也都在第一时间开启正常工作,为乘员提供保护和救生措施。
这次硬核的碰撞测试,也让观众们见识了全新高山在守护用户出行安全方面的不遗余力:它不仅采用三重高强度笼式车身、6秒保压侧气帘、双预紧限力安全带等为用户提供安全支撑及碰撞防护,还是国内首搭热气胀成型管设计,有效抵御撞击,保护驾乘安全。其同级领先的三重电池安全,能够从容应对振动、挤压、热失控等53项极端测试,即便直接火烧70秒,电池包仍能做到不起火、不爆炸。此外,全新高山的Coffee Pilot Ultra辅助驾驶系统还标配了20多项智能辅助功能,为用户提供不同场景下的全天候、全方位安全守护。
不遗余力的安全投入,固然给车辆带来极致的安全,但也意味着高昂的成本,甚至未必会立刻带来明显的回报。面对一些竞争对手以降价减配来“内卷”,长城汽车难道不知道“变通”?
魏建军在节目现场直言,长城在安全上绝不降本妥协,“造车是马拉松,如果为了点短期利润偷工减料,那注定走不远。用户才是最公正的评判者,而安全,是最枯燥、最难感知,却最必须坚守的事。”
//
“金鼻子”“金耳朵”……安全一直刻在基因里
//
不吝投入、不惜代价地在“安全”上做文章,其实是长城汽车成立35年来一直镌刻在品牌基因里的关键词。
为了践行“生命第一”的安全理念,长城汽车把安全当产品打造,把试验室当战略投入。2005年,由于当时国内汽车安全技术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成熟的汽车安全体系参考,长城汽车摸着石头过河,自己组建了安全技术团队。为了对产品进行充分的安全验证,2008年长城汽车又建立了车企首个汽车碰撞试验室,具备了中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碰撞能力,为拓展海外市场迈出了第一步。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
此后,长城汽车又提出“3DP”(即乘员、行人、车辆)三维安全理念,并在2011年开始组建主动安全技术团队。与此同时,长城汽车也积极开展国际化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经验,逐渐把“3DP”安全理念升级为“全面安全”理念,将安全从碰撞测试的一个环节,延展为贯穿造车全过程的底层逻辑。
随着车辆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导致用车和交通事故场景越来越复杂,为了对这些场景进行技术研究,升级安全保护策略,长城汽车在2021年开始规划建设多角度碰撞试验室。至今,总投资5.1亿元、总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的“亚洲最大安全试验室”正式落成。不仅是首家全球车企自研试验室,也是全球主机厂首个具备主被动结合测试能力的自研试验室。
从开创中国车企自建试验场先河,到如今建成亚洲最大安全试验室,长城用几十载持续升级的安全基建,构筑起汽车安全技术的坚实地基。在节目中,魏建军表示,有了安全试验室,不仅可以帮助缩短开发周期,还能帮助应对我们想象不到的新情况,让“更安全、更智能、更高质量的产品,为全球用户服务。”
他说,如今汽车使用场景越来越复杂,技术越来越多变,但长城汽车追求极致安全的初衷从未改变,安全团队的建设也一直在路上,比如现在团队中新增加了一些很特别的岗位——像“金鼻子”“金耳朵”等,前者用来识别各种油液、润滑脂、化学液体和气体,后者用于在测试中通过听觉判断问题、音响调校等,“我们从嗅觉、听觉到触觉,全都建立了主观感知系统。”
魏建军表示,“生命第一”应该作为汽车人的底线,安全虽然不会立刻带来明显的价值回报,但从长远看,是必须坚持的一件事。
//
坚守底线,长城汽车“不打兴奋剂”
//
在节目中,魏建军也回应了主持人王宁代表供应商提出的疑问:对企业来说,利润和销量仍是关键,但长城的A柱强度比国家标准高出30%,导致验证时间特别长,新车上市节奏就慢,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坚持?
魏建军回答:“耐得住寂寞本身就是一种挑战。这几年我们强调‘有质量的市场占有率’,靠资本堆起来的产业走不远。”他解释,长城一直重视“底线”与“长期主义”,坚持长期主义就必须耐得住寂寞,要把企业做扎实,在技术、安全上绝不浮夸。
针对行业里存在的浮夸宣传、偷工减料等行为,魏建军打了个形象的比方:“有人打了兴奋剂,我再怎么跑也跑不过,但只要一尿检,真相就出来了。”所以,长城要做“不打兴奋剂的运动员”。
他认为,长城有技术优势,也有品类优势,虽然目前销量不是最多的,但“我们坚持经营质量,这样的坚守需要能力。”所以在(造车)马拉松这条路上,“长城最终会拿到好名次。”
目前,国内车企围绕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比拼相当激烈,有些车企在宣传时,动辄号称“全国都能开”,甚至在广告中使用“解放双手”“零接管”等极具吸引力的词汇,但血淋淋的交通事故发生后,又说自己只是“L2级智能辅助驾驶”。
当主持人询问魏建军的意见时,他表示,不能夸大,长城汽车以及他本人在历次直播、宣传中一直强调的是“人机共驾”,“我们绝不会宣传‘脱手’甚至‘可以睡一觉’的智驾功能,那是误导消费者。现在有些车只是自适应巡航,都被夸张宣传成‘智驾’,我们不会这样做,我也说不出口。”
回归到安全这个话题,结合当前国际关税贸易战带来的挑战,魏建军指出,车企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多练内功,少说空话。”在他看来,“只要我们练好内功,做出真正让人省心、放心、性价比高的产品,就能走出去。”
总结
目前,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推进,汽车行业正处于变革和洗牌的关键期。当一些竞争对手大玩“科技擦边球”,通过非常手段“抢跑”的时候,长城汽车却用一座耗资5亿元的“亚洲最大安全试验室”给出了最强硬的回应:真正的科技,是为生命筑起不可逾越的防线。这不是商业噱头,而是一家中国企业对生命的终极敬畏。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唐登涛
审核 邵宇峰
来源:都市快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