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合最近的热播剧《我的后半生》,刘丽娜为了支持沈青创业,辞职后当家庭主妇,接送孩子上下学,伺候公婆,洗衣做饭,拖地买菜,给老公煲汤,贤惠又能干,但是沈青并未对她有所感激,反而和艾斯暧昧不清。
一个已婚女人的心声残酷又现实,女性为家庭付出再多,也换不来丈夫的感激。
结合最近的热播剧《我的后半生》,刘丽娜为了支持沈青创业,辞职后当家庭主妇,接送孩子上下学,伺候公婆,洗衣做饭,拖地买菜,给老公煲汤,贤惠又能干,但是沈青并未对她有所感激,反而和艾斯暧昧不清。
我们不禁要问:为何妻子为家庭付出再多,也换不来丈夫的感激呢?
自古以来,男主外,女主内,似乎只有这样才是维系婚姻关系的标准答案,也是固有模式。
当夫妻双方都要创业时,妻子总是那个应该回归家庭,放弃工作的第一人,没有道理可言,也不能争辩。
女性总是自动被划分为操持家务、养育子女、侍奉公婆,甚至还要兼顾事业,但许多女性的的付出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激不起伴侣内心的一丝涟漪。
我们常说家庭主妇,却少有人说家庭主夫,这种性别角色固化的隐形枷锁牢牢捆住了每一位女性,她们不能反抗,不能呐喊,不能争辩。
在男性根深蒂固的思想中,女性婚后就是要为家庭付出的,牺牲的,这种理所应当让男性忽视甚至贬低女性为家庭作出的贡献。
女性放弃事业回归家庭本身是一种付出和牺牲,她们不怕累,不怕苦,怕的是丈夫忽视自己的付出,导致自己的付出与回报是失衡的。
女性满心欢喜地为丈夫下厨做了几道菜,她渴望丈夫的夸奖,渴望自己的付出被看见,而在外面工作了一天的丈夫只想放松,休息,甚至想快点吃完饭抱着手机玩会游戏。
长期浸泡在家庭琐事中的女性时常会感到价值感缺失,付出后渴望丈夫的赞美,夸奖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一旦得不到丈夫的夸奖,女性就会陷入自我怀疑中,是不是自己人老珠黄了,是不是自己没有魅力了,是不是自己做的还不够好。
许多女性习惯用“抱怨”和“唠叨”代替需求表达。
妻子一边一边洗衣一边对着丈夫唠叨:“衣服还要我来洗,我要伺候你到什么时候?”
这些话虽出于委屈,却让丈夫只记住了你的“嫌弃”而非付出。
女性最忌讳一边做一边唠叨,这样只会让丈夫记得你的唠叨,抱怨,而抹杀了你的付出。
我们要记住,夫妻双方都在为家庭付出,丈夫在外面打拼事业,赚钱养家,妻子在家里照顾家庭,洗衣做饭,两个人只是分工不同。
妻子不能为了让丈夫看见自己的付出而去贬低丈夫对家庭的贡献,丈夫也不能无视妻子为家庭付出的辛苦。
无论是照顾家庭的妻子还是努力工作的丈夫,都需要被“看见“和“认可”。
许多女性生了孩子后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育儿中,而忽略了伴侣。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有爱和睦的夫妻关系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大有好处,爸爸爱妈妈,孩子也会模仿,妈妈尊重爸爸,孩子也会有样学样。
反之夫妻关系不好,总是吵架的,首当其冲伤害的人便是孩子。
婚姻的本质是合作共赢,女性对家庭的牺牲和付出应该被丈夫看见和感激。
来源:一叶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