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早7点50分,发令枪响,惊起一群白鹭,振翅飞向光幕。骑手们如离弦之箭,划破细密的阳帘。飞溅的水花,恍惚间化作木作刨刀卷起的木屑;车轮滚动的声响,仿佛与木作的雕凿声遥相呼应。当骑手们飞速掠过三福艺术馆的玻璃幕墙,明式圈椅优美的弧线,竟与碳纤维车架的轮廓完美重叠
今早7点50分,发令枪响,惊起一群白鹭,振翅飞向光幕。骑手们如离弦之箭,划破细密的阳帘。飞溅的水花,恍惚间化作木作刨刀卷起的木屑;车轮滚动的声响,仿佛与木作的雕凿声遥相呼应。当骑手们飞速掠过三福艺术馆的玻璃幕墙,明式圈椅优美的弧线,竟与碳纤维车架的轮廓完美重叠,形成一曲跨越时空的和弦,古老与现代在此刻奇妙交融。
此次赛事汇聚了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7支车队、俱乐部与协会,400多名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从四面八方奔赴而来,其中更有来自香港、台湾地区的选手。尤为令人欣喜的是,赛事首次增设青少年组别,无论是风驰电掣的青少年公路车赛,还是充满挑战的障碍赛,都将成为年轻骑手们绽放光芒的舞台。
9.8公里的赛事线路,以城市绕圈的形式,串联起仙游的大街小巷。选手们从工艺博览城出发,途经紫檀南街、艺都大道、清源路,到党校街路口折返;从清源路、艺都大道、紫檀南街、工艺博览城、紫檀中街,到紫檀街泉山社区路口折返,最终回到工艺博览城。选手们在奋力骑行的同时,将穿梭于古典工艺之都的街巷,领略这座城市独特的风貌,感受深厚的人文底蕴。每一处转角,每一段街道,都将成为展现仙游魅力的窗口。
仙游作为“武术之乡”“田径之乡”,始终以品牌赛事为引擎,推动“体育+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近年来,仙游成功承办全省自行车联赛、马拉松赛等重大活动,让千年古邑焕发运动活力。今早7点30分,县长陈志挺在“中国仙作杯”第二届仙境骑游自行车公开赛暨2025年福建省自行车联赛(仙游站)开幕式上致辞,今日,骑手们将以车轮丈量“世界中式古典家具之都”的山水灵韵,在红木飘香的赛道上,将竞技激情转化为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新动能,让“赛事流量”成就“经济增量”。
致敬每一位勇者——你们是追风的诗人,是丈量山河的画家。发令枪响时,木兰溪的浪花将与全城百姓共为你们喝彩!“作为东道主,我们必将以最严谨的组织、最暖心的服务,护航赛事安全精彩,让每位参与者感受仙游的匠心与热忱,共绘这场速度与文化的盛宴!”陈志挺说,“骑行一场赛,爱上一座城”。仙游诚挚邀请五湖四海宾朋常来仙游,领略仙山、仙水、仙作之奇,体验仙食、仙香、仙茶之美,感受仙境、仙韵、仙气之灵。
流淌着金光的柏油赛道,宛如一座流动的展柜。骑手们在宽阔中灵活穿梭,身姿矫健,恰似博览城里舞动绸带的飞天,轻盈而灵动;有人俯冲过清源路清代砖雕弯道,倾斜角度恰似老师傅运刀刻阴线,差半厘便要溅起火星;有人腾跃间扯碎凝结在泉山路口的晨雾,车把上缠绕的彩色腕带,多像飞天反抱的琵琶飘绦。
亮晶晶的计时器貌似镀层金色,反而让这场竞技褪去浮华,回归最纯粹的初心。当领先集团掠过终点的瞬间,欢呼声仿佛在奏响一曲古老的乐章,叮叮咚咚,洒落在这条有着六百年历史的官道上,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也见证着今日的辉煌。
男子组领骑者踏频如快斧斫木,每一次摇车都撕开半尺气浪,竟与博览城开料的电锯声撞出青铜编钟的余韵。女子组白红的骑行服掠过紫檀树拱廊时,恰似绣娘共刺一幅《蝶恋花》,金线银针错身而过。青少年组冲过画着卡通仙游LOGO的终点拱门时,车轮压过电子计时毯的刹那,登上领奖台已不是梦。
当午的阳光为车手镀上流金轮廓,赛道已悄然化作铺展千年的绸带。汗珠坠地溅起的微光里,紫檀南街晾晒的龙舟鼓仍在共振——那鼓槌分明敲在红木年轮上,震得博览城屋檐的燕尾脊抖落百年尘烟,化作云端直播间里纷飞的“阿紧骑”弹幕。
海外游子的莆仙乡音乘着5G信号翻山越海,与补给站飘散的茶雾纠缠,凝成非遗馆展柜里新添的银丝奖杯。直播镜头扫过赛道旁沸腾的茶炊摊,青黛色山影正将骑手剪影拓印在“体育+文旅+产业”的蓝图上,连无人机航拍轨迹都暗合着木雕匠人打坯的走刀线。
颁奖时刻,冠军俯身瞬间举起奖杯,掌纹竟与奖杯錾刻的"仙作"铭文沟壑重叠;亚军战袍肩线撕裂处,与背景里《木兰春汛》木雕裂痕,拼成了完整的甲骨文"骁"字。记者手中的闪光灯齐亮,把获奖者剪影烙在文庙照壁上,为这场鎏金加冕注入千年古邑的韵脚。
金色漫过木兰溪时,完赛铃声惊起白鹭如雪,这场自行车赛圆满落幕啦。那些舒展的翅影掠过直播大屏,恰与海外IP弹幕组成一串发光的省略号——我们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仙游作为国际山地旅游度假目的地,向世界递出的又一封鎏金请柬,预示着仙游在未来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文/郑志忠 图/林圣裕)
来源:仙游报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