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好手艺展”4月19日在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8日。
央广网北京4月20日消息(记者 宋雪)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好手艺展”4月19日在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8日。
“中国好手艺展”秉持“材美、工巧、器韵、时宜”的学术标准,自2017年首届以来已连续举办四届,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此次展览汇集来自全国的110件(套)匠心之作,涵盖琢玉、雕镌、金工、髹饰、陶埏、织绣、编结、画绘等工艺美术门类,生动诠释了中国好手艺的内涵与价值,展现出新时代中国手工艺传承创新的新风貌。
展览现场(央广网记者宋雪摄)
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王洪俊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好手艺展以“高原”夯实根基,深耕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土壤,用“高峰”树立典范,凝练东方工艺语言,引领着赓续文脉、契合时代的审美范式。作为承担国家工艺美术科研、创作和非遗传承保护任务的重要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将以实际行动践行“艺术为民,崇德尚艺、守正创新”,创新时代文脉,攀登文艺高峰,引领好手艺真正成为滋养美好生活的源头活水。
北京工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段体玉致辞强调,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学术研究的理论支撑、行业交流的发展推动,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希望今后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平台,让中国好手艺走向世界。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董占军充分肯定了中国好手艺展的学术价值,认为“新考工”标准是对新时代工艺美术创作规律的凝练,为传统技艺的当代转化夯实了学理根基。好手艺持续发掘行业新锐与时代佳作,既是技艺传承的当代回应,也是工艺文化面向未来的新探索。
展览作品(央广网记者宋雪摄)
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邱春林致谢表示,希望通过展览促进中国工艺美术历史研究、理论研究和艺术评论的有机统一,使学术研究和行业发展彼此助力、相互滋养。
当天下午,工艺美术行业专家、院校学者以及部分参展作者,围绕“筑高原攀高峰——中国好手艺的未来坐标”主题进行了圆桌研讨和创作交流。参会者结合行业管理、政策支持、教育科研、设计创作的经验,从文化传承与保护、人才培养与教育、技术创新与融合、品牌建设与传播、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国际地位等方面,切实深入地探讨了“中国好手艺的未来坐标”,为中华优秀手工艺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多元化的思路和建议。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