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数看来,与机器人格斗相比,跑马拉松是小儿科,没必要参加!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0 07:09 2

摘要:有人发现比赛中来自宇树科技的机器人表现的非常差,刚起跑就摔了跟头,很多网友赛后对宇树科技机器人进行了吐槽。

在北京的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参赛的人形机器人尽管表现的并不太理想,但风头完全盖过了人类。

有人发现比赛中来自宇树科技的机器人表现的非常差,刚起跑就摔了跟头,很多网友赛后对宇树科技机器人进行了吐槽。

为此,宇树科技发布了一个声明,说自己正忙于筹备机器人格斗直播,并没有派机器人参加,是别人购买了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参加了比赛。

那么,宇树科技为什么没有派机器人参赛呢?我们通过宇树科技的声明,以及网上的相关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

宇树科技正在筹备机器人格斗直播项目

宇树科技在比赛当天明确表示,公司“主要忙着准备人形机器人的格斗直播”。

从技术难度看,格斗对机器人动态平衡、实时反应的要求远高于马拉松行走。例如,其G1机器人已展示过“踢足球时对抗碰撞后保持稳定”的能力,而格斗需要更复杂的动作编程和传感器协同。

公司透露,部分涉及安全性的功能尚未向客户开放,需在直播前完成测试,这可能是资源倾斜的主因。

宇树科技没有派“人” 参赛,但却间接参赛了

尽管宇树科技没有直接参加这场马拉松赛事,但现场至少有“城市之间科技队”等第三方团队使用了宇树的G1机器人完成比赛。

但这些客户购买的机器人搭载自研算法,例如某参赛机器人被描述为“实时感知环境、动态规划路径,极端条件下零失误运行”。

宇树认为这种模式更能体现产品开放性和市场价值,因为“不同操作或开发下表现差异大”,客户的实际应用反馈比单一赛事成绩更有参考意义。

为避免误解,宇树科技及时进行了回应

当现场出现机器人摔倒画面引发热议时,宇树迅速澄清“未直接参与比赛”。这种回应主要出于下面两个原因。

一是避免外界将第三方表现与官方技术直接挂钩,例如,某参赛机器人身高132cm、体重35kg,而宇树官网显示G1标准版为47kg,可能存在改装差异)。

二是强调“机器人性能与使用者强相关”,类比“手机硬件与操作系统关系”,引导市场关注算法生态而非单纯硬件参数。

宇树科技有着自己的市场策略

宇树近期动作显示其更侧重B端合作与场景落地。例如,4月8日与长城汽车签署战略协议,探索“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而此前的3月,向创力集团交付机器狗用于工厂巡检。

相较之下,马拉松这类展示性赛事可能被归为需要提前准备的非紧急项目。此外,公司正推进格斗直播项目,这比马拉松更贴近其设定的商业化场景。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能够得出结论,尽管宇树科技说的很隐晦,但实际上就是认为,人形机器人参加马拉松比赛,充其量比的是机器人跑的能力,跟格斗相比,简直就是小儿科,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也就是说,宇树科技没有把马拉松比赛看在眼里。如果这是一场机器人拳击比赛,宇树科技能不参加吗?

另外提醒大家的事,关于机器人格斗方面,宇树科技在4月11日预告说一个月内开启,到时候我们看看比赛是否精彩。

来源:丛林的蝴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