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4日,美国商务部依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正式启动了一项针对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的调查,旨在评估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若调查结果显示存在潜在威胁,美国或将调整当前的关税政策。此举无疑给三星电子、SK海力士、美光科技等存储芯片行业巨头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4月14日,美国商务部依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正式启动了一项针对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的调查,旨在评估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若调查结果显示存在潜在威胁,美国或将调整当前的关税政策。此举无疑给三星电子、SK海力士、美光科技等存储芯片行业巨头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此次调查被业界视为美国政府意图将半导体关税范围扩大至整个半导体供应链的明显信号。分析指出,在台积电、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晶圆代工巨头已在美国设立生产基地并进行大量投资后,美国此次行动可能是迫使半导体零部件及设备企业也在美国建立生产基地和投资的新策略。
三星受关税影响,涨价转嫁危机引连锁反应
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三星的大部分DRAM产能集中在韩国的华城和平泽等地,而其西安工厂则是NAND Flash闪存的重要生产基地,占比超过40%。因此,任何关税政策的调整都将直接影响三星约四成的NAND Flash产能供应。
同时,据Tech in Asia报道,持续的监管打击增加了半导体公司在全球市场的运营成本和业务不确定性,可能影响企业的长期投资决策。三星正考虑加大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以寻求突破,因为中国市场在2024年为其贡献了31%的销售额,部分得益于中国公司在美国限制前的大量芯片囤积。
然而,三星在德克萨斯州泰勒市投资170亿美元建设的工厂也面临关税困境。该工厂已接近完工,但考虑到设备通常在建成后3-6个月内进口,关税征收时间与进口时间可能重叠。投产时间已从2024年底推迟至2026年,导致三星在两年投产真空期内难以获得收益,资金链压力倍增。
三星会长李在镕曾发出警告称公司“正处于生死存亡关头”,要求高管全力应对危机。面对AI芯片业务的落后和可能的关税冲击,三星管理层计划向全球主要客户提高内存芯片价格,涨幅约为3%-5%。尽管三星表示涨价是基于市场需求的显著增长,但这一举措实则是三星在成本压力下向市场转嫁损失的无奈选择。DRAM作为三星的半壁江山,涨价策略或将引发市场的连锁反应,影响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供需关系和价格体系。
巨额游说未能扭转局势,三星陷入更复杂困境
为了寻求突破口,三星在美国展开了积极的游说活动。据美国参议院《游说披露法案》披露,三星美国分公司与游说咨询企业签订了新的合作协议,针对通信、半导体等领域展开政策游说。值得注意的是,该游说公司的合伙人与白宫幕僚长存在直系亲属关系。
此外,三星在2024年投入了高达698万美元用于在美国的政治游说,刷新了韩国企业在美游说支出的纪录。然而,这些巨额投入并未能扭转局势。2025年3月,美国总统宣布将废除《芯片法案》,取消对半导体企业的补贴。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三星目前仍难以获得美国大客户的支持。显然,三星前期的游说投入和战略布局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反而使其陷入了更加复杂的困境之中。
来源:月光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