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庆阳市有个华池县,华池城关有个小村落,名字叫作赵沟门。五十五年前,那里钻了一口勘探石油的井,那口井就是庆三井。庆三井是陇东庆阳石油破天荒的一口井。关于那口井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已有多篇文章论及,此不再重复。这口井上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红故事,有必要挖掘整理出来,使
庆阳市有个华池县,华池城关有个小村落,名字叫作赵沟门。五十五年前,那里钻了一口勘探石油的井,那口井就是庆三井。庆三井是陇东庆阳石油破天荒的一口井。关于那口井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已有多篇文章论及,此不再重复。这口井上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红故事,有必要挖掘整理出来,使其具备传播的条件。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个红故事其实就是那口老油井的非同寻常之处。
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红故事?
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一个老八路领着两个老红军三个人在那口井上共同见证了庆阳石油破天荒的那个历史性时刻。
先说说那个老八路是谁。他的名字叫陈秋来,其家乡是河北省安平县有名的杨各庄,就是八路军一二零师挺进冀中时的驻地,是有名的抗战堡垒,电影《小兵张嘎》故事的原发地。与小兵张嘎年龄相仿的陈秋来,有一个与小兵张嘎差不多的童年经历。就是先当儿童团再当八路军。经历过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是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一个老革命。西北野战军解放大西北时,顺便接管玉门油矿,便把他留下来为新中国守护这个极其重要的石油基地。1969年的冬天,玉门局下定决心向庆阳进发,他以玉门局生产部主任的身份担任陇东石油勘探筹备处领导小组的组长,带领打前站的二十多位成员,来到古城庆阳,在钟楼巷子那里找到一个小院落,把陇东石油勘探的牌子郑重其事地挂了出来。
老八路领着的两个老红军都是谁呀,其中一个就是华池县温家台子的温满仓呀。此时温满仓的身份属于陈秋来打前站的那个小组的一个重要成员。温满仓1934年参加革命,1936年入党,属于在红军时期为保卫南梁革命根据地进行过殊死战斗的一个红军战士。抗战时期属于八路军留守兵团的一名基层战斗员,为保卫陕甘宁边区而战斗,从班长到排长,从排长到连长,全国解放时在一营任教导员。1956年从驻扎在西安市的一个部队上转业,来到玉门油矿,从那时起就认识了这个陈秋来。陈秋来,温满仓,这两个人的名字放在一起,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冬去春耕忙,秋来粮满仓”的田园画面。这两个人的工作关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际组合。温1913年人属牛,陈1924年人属鼠;温是老资格,陈是小字辈。可是他们两个人的工作关系从玉门到庆阳一直是年纪小的管着年纪大的,资历短的管着资历长的,就如同十二属相中“鼠大管着牛二”那样。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就是陈的文化水平要比温的高那么一点点而且到玉门油矿的时间要早那么三五年而已。
老八路领着的另一个老红军是谁呀,就是四川卢州古蔺籍老红军王星。这个人当时的身份是石油部军管会主任,其实就是那个时期的石油部长。这个人的年龄比温满仓小一岁比陈秋来大十岁,可是这个人的革命经历不仅陈秋来比不上,就连温满仓同样比不上。这个人不仅参加过长征,而且参加过平型关战役,还参加过抗美援朝。他最出名的一个故事就是解放战争时期活捉过为害江西井冈山二十余年的一个匪首。这个匪首在毛主席那里都是挂上号的。建国前夕,毛主席在北京当面交待即将赴任江西的省委书记陈正人,要他务必活捉那个匪首肖家璧。这个任务最终落实到四野48军142师425团的身上,王星就是这个英雄团的团长。就象杨子荣智取威虎山那样,王星与肖家璧斗智斗勇,最后终于活捉了这个匪首。
在陈秋来和温满仓的心里,王星才是真正的英雄,倒不是因为他当时是石油部的领导,而是因为他当年活捉过那个匪首。让王星没想到的是,他千里迢迢从北京到华池来看庆三井,在井上给他汇报工作的陈秋来原来是一个老八路,在地方上为他跑联络的温满仓原来是一个从当地走出来的老红军。这三个人在华池相处六七天之后,一种相互信任高度默契彼此珍惜的战友情谊,在他们之间迅速建立起来。这让他们时不时有一种重回军队重回激情燃烧年代的感觉。王星对陈秋来和温满仓说:“从红军到八路军,从八路军到解放军,人民军队不断壮大,搞革命靠的是它,搞建设靠的是它,搞石油靠的仍然是它!”陈秋来温满仓听到王星这样说内心激动不已。当王星就陕甘宁石油会战如何开展问题向陈和温征求建议时,陈和温都认为最好由兰州军区来组织领导。王星离开华池返回北京之后不久,燃化部给国务院业务组打了那个报告——《关于请兰州军区组织陕甘宁地区石油钻探指挥部的请示报告》。
五十五年后的今天,如果有人要问长庆油田是怎么来的,就请他读一读这个红故事吧!正所谓:冬去春耕忙,秋来粮满仓;大国工业化,石油作食粮。斯人已离去,故事留芳香;英雄庆三井,长庆日月长。
来源:浅月轻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