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事唤他“大师兄”情有可原——不仅身材魁梧,面相憨厚,更重要的是他在电机设计领域的业务能力,无不让人心悦诚服。他就是吴钊,一名扎根上海电气二十多年的西北汉子。
2025
电|气|创|客
在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机厂”)技术中心,一提“大师兄”,大家都会默契得宛然一笑。
同事唤他“大师兄”情有可原——不仅身材魁梧,面相憨厚,更重要的是他在电机设计领域的业务能力,无不让人心悦诚服。他就是吴钊,一名扎根上海电气二十多年的西北汉子。
胆
大
心
细
从西安交大电气专业毕业后,吴钊就投身上海电机厂异步电机设计事业中,初心不改,赛道如一。工作这些年,他身上既保持了西安人的爽朗,又修成了“阿拉上海宁”的细腻,这双重性格让他愈发胆大心细,特别是在某个出口北非的项目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该项目电机使用环境恶劣,用户要求我方不能按标准验收,而是要比标准低5K考核。于是,整改的担子就落在了吴钊身上。他首先复核电磁方案、接着审查图纸、然后验算换热性能、最后到车间拆检一台电机,都没问题。温升整改非常麻烦,如果整改方向对了还好,否则,任何一条整改措施都需要耗费试验站资源,浪费车间人力,打乱厂里生产节奏。关键是用户已经来到厂里,每天都催着交货船期。那阵子,吴钊一边思考整改方案,一边还要向用户解释情况,忙得焦头烂额。
看得见的结构,已整无可整,项目也由此陷入了僵局,可离用户的预期还差了2K,怎么办?
那一个月,吴钊记不清往车间跑了多少次。正值酷暑,顶着炙热,他再次拉着冷却器设计人员来到了电机前,问要不要检查一下冷却器内风路蜗壳结构。被告知,蜗壳结构简单,属于常识设计,理应不会出问题。但吴钊仍坚持要拆检。每台电机有两个冷却器,先拆一台,无异样。还要拆另外一台吗?“拆!”吴钊声音坚定。结果一拆就发现了问题,蜗壳焊接错位。立刻返冷却器厂家整改,一试车,温升又降低了5K,最终结果比用户期待的还优秀。
把
脉
问
诊
吴钊不仅专业能力可靠,解决问题时也非常机智果断。一日,某常规机型突然出现温升不稳定的情况。棘手的是,该机型在另一个项目上已经发运了好几台,并且快到了设备调试期。如果厂里的在制电机找不到病因,现场那几台再“发病”,后果将不堪设想。
面对这种状况,吴钊立刻来到试验间对电机进行“把脉问诊”。在检测电机内部压力分布时,他敏锐地发现了异常点。但只有拆电机上端盖,才能继续探察究竟。电机转速每分钟高达1000转,且转子外圆又大,开端盖检测非常危险。在与车间做好沟通,进行安全保护后,他果断拆除了上端盖。一测量,一下就发现了电机端部风路混乱。针对这种情况,吴钊又创新性地对转子风扇进行整改,解决了电机温升问题。没过多久,已出厂的那几台电机在调试过程中果然出现了温升不稳定的情况,但上海电机厂成竹在胸,很快拿出整改方案,迅速解决了质量问题。
技术中心年轻人众多,而吴钊这个年纪,正可谓是团队中的“中流砥柱”。他不仅在个人业务上不断精进,追求卓越,更时刻不忘提携和帮助年轻人成长。在日常工作中,他经常耐心地为师弟师妹们解答设计图纸上的疑惑,帮助他们克服技术难题。每当有项目执行时,更是主动邀请年轻的设计人员一同参与,通过实际操作和现场指导,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在传道授业解惑这条道路上,吴钊觉得自己责无旁贷。当被问及为何如此热衷于培养年轻人时,这个憨厚的汉子微微一笑:“因为我师傅也是这么带我的,技术要传承,知识要分享。只有这样,我们的团队才能更加强大,我们的技术才能不断创新和发展。”
瞧!这就是我们的“大师兄”。他没有七十二变的本事,只有一颗敢于创新、勇用于担当的匠心。
文字:尚朔
摄影:沈黎明
视频:许琳
责编:李敏
本文来自【上海电气】,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