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太阳照在黔南的山路上,黄桂林背着铺盖卷走进贵定师范学校,这是1988年秋天,他刚满十七岁。在平塘县的山沟里,能考上中专的都是尖子生。乡亲们都说,黄家要出个吃公粮的了。
太阳照在黔南的山路上,黄桂林背着铺盖卷走进贵定师范学校,这是1988年秋天,他刚满十七岁。在平塘县的山沟里,能考上中专的都是尖子生。乡亲们都说,黄家要出个吃公粮的了。
黄桂林 资料图
三年后,他成了平塘县中学的语文老师。每月工资一百八十六块五,够给家里买化肥。教室的窗户漏风,他就用旧报纸糊上。学生们喜欢这个会说苗话的老师,他批改作业总要写到半夜。
时间来到1994年。县教育局贴出通知,要选送教师进修。黄桂林报了名,考试那天他穿着唯一的白衬衫。后来他告诉我:"那会就想多学点东西,没想过当官。"
大专念了一年,本科又读两年。1997年他拿到文凭时,县里正缺年轻干部。领导找他谈话:"小黄啊,去旅游局锻炼锻炼?"就这样,他放下粉笔,当上了贵定县旅游局副局长。
我翻过他的档案,1999年到2006年,他像踩着台阶往上走。副局长、镇党委书记、县委办副主任,每两年就换个新头衔。2006年冬天,三十五岁的黄桂林当上了副县长。那天他母亲炖了只老母鸡,全家人围着火塘喝米酒。
黄桂林 资料图
他的办公桌上总摆着两本书,一本是《行政管理》,一本是《计算机基础》。2007年,这个中文系毕业的副县长,突然报考了软件工程硕士。同事们都纳闷,他说:"现在搞建设要懂大数据。"这话后来应验了。
2015年春天,四十三岁的黄桂林当上瓮安县县长。电视里播着他带人修公路的新闻,满身泥点子也顾不上擦。那年他得了"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奖状,红绸子挂在会议室最显眼的地方。
转折发生在2021年,他调任福泉市委书记,办公室比从前大了一倍,有人看见他坐的车换成了奥迪,手表也变成了外国牌子,这些细节像种子一样埋在群众眼里。
2025年4月19日这一天,省纪委的通报来得突然。五十四岁的副州长黄桂林正在开会,被工作人员请了出去。后来人们才知道,他帮开发商批项目收了钱,具体数目还在查。
我走过他曾经工作的乡镇,新修的广场上,扶贫标语还没褪色。卖糍粑的阿婆说:"黄书记头回来我们村,连鸡蛋都不肯收。"如今官方网站却贴着他的案情通报。
我估计黄桂林交代材料写了至少不下二十页,最开头写着:"我永远记得当老师时,有个学生送我一筐地萝卜..."
黄桂林 资料图
现在他常呆的地方,窗户上钉着铁栏杆,当年师范学校的毕业照里,那个穿蓝布衫的年轻人笑得很干净,照片背面有行小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这世上最结实的竹篮,也装不住贪心撑破的水。
来源:刚峰有看法一点号